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建筑学领域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建筑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9-9155 (Online)
ISSN: 3008-0053 (Print)

《中国建筑》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城市符号在林区城市综合公园设计中的运用 下载:53 浏览:452
  • 陈科平 范传俊 《中国建筑》 2018年11期
  • 摘要:
    旨在探索借助景观途径将林业发展中留存下来的特有的林区城市符号在综合公园设计中加以运用的方法。从研究城市符号和城市综合公园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林区城市特点,对林区城市符号的探寻和运用手法进行了研究,并以加格达奇北山公园为例,对其各景观分区中城市符号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详细阐述。系统地提出了林区城市符号在林区综合公园设计中的运用方法。研究对于城市林区符号表达、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也为城市公园设计和林区城市建设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 三角洲城市雨洪规划研究——以新奥尔良“Dutch Dialogues”工作坊为例 下载:56 浏览:458
  • 戴伟1,2 孙一民3 《中国建筑》 2018年11期
  • 摘要:
    三角洲城市是一个综合、复杂的人工—自然系统。基于传统工程调控理念下的集中式排洪模式忽略了城市结构与地形条件的制约,在处理三角洲城市雨洪问题时会产生若干问题。该文回顾了2008新奥尔良"Dutch Dialogue"工作坊,提出其核心亮点在于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由雨洪规划为调控手段实现城市结构、地形与排水设施的协同,利用新的城市蓝绿发展网络以及新的雨洪管理分区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骨架,为三角洲城市解决雨洪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 工业建筑叙事的空间特色营造——以长沙湘江风光带工业建筑改造为例 下载:58 浏览:464
  • 刘乃芳1 张楠2 王英姿3 《中国建筑》 2018年11期
  • 摘要:
    工业建筑如何在城市空间的改造中显现自有特色是一个日渐需要关心的问题,该文对工业建筑叙事进行定义,接着说明影响工业建筑的三个重要因素:即物质要素、非物质要素和主体对空间特色的认知。然后,以长沙湘江风光带两个工业建筑改造为例进行案例分析,从物质要素的保护与更新——场景式叙事和非物质要素叙事——营造特色性认知空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紧扣实例,分析其叙事特色凸现的得与失,以期对城市工业建筑改造的空间特色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建筑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6
访问量 166527
下载量 51065
总被引次数 782
影响因子 1.68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