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建筑学领域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建筑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9-9155 (Online)
ISSN: 3008-0053 (Print)

《中国建筑》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算法实现及建筑生形——模拟鸟类觅食形态的建筑雏形设计 下载:72 浏览:474
  • 罗钏雯 《中国建筑》 2020年6期
  • 摘要:
    参数化设计中,建筑生形的核心就是算法。该文研究鸟类觅食形态所衍生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并将其成果应用于建筑形态生成。首先通过对鸟类觅食形态观察,分析生形原理,结合数字图解方法总结出生形特征;其次使用开发工具对犀牛(Rhinocero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粒子群优化算法;最后在设计中对算法进行应用,并通过对比建筑设计雏形更直观地理解参数对建筑形体生成的影响。文章以西宁某项目中的生形设计为例,对该算法在建筑设计中进行实际应用。研究针对生形设计算法,并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提高了生形算法的准确性与效率。粒子群优化算法可将点元素生成三维曲线,并产生富于变化的复杂形态,具有生成和优化建筑形态的巨大潜力。
  • 寒冷地区住宅室内不同通风方式模拟与分析 下载:74 浏览:473
  • 孙波1 武紫涵2 季翔2,3 《中国建筑》 2020年6期
  • 摘要:
    住宅室内存在不同的通风方式,对室内风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寒冷地区一梯三户中户住宅室内不同通风方式的特点以及效果,探索不同通风方式对住宅室内风速场、空气品质和热舒适度的影响。引用CFD流体力学的原理,运用Airpak3.0软件对住宅室内自然通风、侧送风、置换通风进行模拟计算,模拟三种通风方式室内风速场、温度场、空气平均年龄、PMV、PPD参数值分布,对比分析不同通风方式下室内风速、温度、空气平均年龄、PMV值,得出采用置换通风的寒冷地区一梯三户中户住宅室内通风利用气流上升,提高了室内新鲜空气,满足室内热舒适环境,创造良好的住宅室内环境,是一种舒适高效的通风方式,为寒冷地区一梯三户中户住宅室内通风设计提供科学指导。
  • 基于GIS的城市热环境气候图研究——以大连星海湾为例 下载:75 浏览:482
  • 张弘驰 唐建 郭飞 《中国建筑》 2020年6期
  • 摘要:
    由于气候变暖、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等因素相叠加,如何应对城市热岛和污染等问题,采取缓解与改善策略已成为城乡规划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城市气候的成因和分布极其复杂,且缺乏基础数据,城市气候的定量评估成为现实中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该文以大连滨海景区星海湾为例,研究了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城市气候图的建构方法,获取了热负荷、通风潜力分析图及热环境综合分析图,并应用气候数值模拟法对气候图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和修正。根据气候图所得分级标准,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规划缓解对策。研究对城乡规划领域提升城市气候环境质量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 探究活力流对400m马路市场中活力商业的作用 下载:70 浏览:471
  • 戴智妹 华晨 《中国建筑》 2020年6期
  • 摘要:
    厦门一长约400m的马路市场形成活力商业,而规划设计的许多宽敞、整洁、高档街道的商业却常常活力缺失,究其原因在于"活力流"对商业活力的支撑作用。通过对这一马路市场古今的"活力流"进行分析,发现支撑商业繁荣的"活力流"包括产业互动流与人群活动流,两者融合推动市场活力的提升,同时也对外界形成业态辐射、文化影响及产品输出。可见,许多街道未形成活力商业的原因即为仅拥有店铺空间,造成"活力流"不够旺盛。因此,在商业改造或设计过程中,应为"活力流"相关环节留出足够的空间,以达到形成活力商业的目的。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建筑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6
访问量 166527
下载量 51065
总被引次数 782
影响因子 1.68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