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建筑学领域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建筑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9-9155 (Online) ISSN: 3008-0053 (Print)
qikan7@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中国建筑》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艺术介入策略下的乡村规划改造研究——以柳泉镇北村为例 下载:65 浏览:512
摘要:
在乡村转型与复兴的大背景下,乡村建设发展面临着巨大困境。该文试图以柳泉镇北村为研究对象,从推动产业发展与重塑乡村精神两方面,探讨艺术介入在当代乡村建设中的作用,为我国乡村建设的发展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复兴之路。
基于景观设计的海绵城市建设公众教育策略研究——以成都市活水公园为例 下载:68 浏览:516
摘要: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城市水问题,我国提出建设海绵城市应对相应挑战。公众教育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因素值得重视和研究。该文首先分析公众教育的重要性,并阐述景观设计作为公众教育途径的可行性,从景观体验的角度分析基于景观设计的公众教育内容以及实现公众教育的策略。该文进一步以著名的成都活水公园为例,阐述、分析结合海绵型公园改建和优化过程贯彻公众教育的策略。研究认为重要的海绵城市可持续雨洪管理景观建设项目应注重公众教育策略的运用,更好地推动海绵城市理念不断普及,从而有利于我国城市水资源问题的解决。
基于开放教育理念的中学校园规划设计探索——以当阳市玉阳中学为例 下载:74 浏览:534
摘要:
开放教育理念是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1]。新时期下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的转变将最终影响校园建筑的空间形式,如何设计适应开放教育理念的校园空间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该文通过当阳市玉阳中学规划设计实践案例,探讨了中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思路,并对校园空间模式及形态进行了解读,体现了开放的教育理念,以期为今后中学校园的建设起到借鉴意义。
基于行为需求的武汉老城区住区适老化改造 下载:81 浏览:534
摘要:
研究立足于城市老城区的既有住区老年居民,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他们对各种生活行为的满意度,再利用数理分析方法得到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对应到该行为的发生空间,判断该空间是否存在弊端,从而指导城市老城区既有住区的适老化更新。
营造全天候使用的体育场——武汉地区体育场开合屋盖设计和气候适应性研究 下载:75 浏览:525
摘要:
该文从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入手,分析了开合屋盖的优势和分布特点。针对武汉地区气候条件及活动特点,结合开合屋盖的技术特点及造价分析,提出了在武汉地域运用开合屋盖技术,营造全天候使用体育场的思路。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