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研究

纳米技术研究

《纳米技术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纳米科学技术的创新思维、研究进展、应用开发和产业化进程相关的学术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纳米技术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435
qikan24@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纳米技术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微量氧对单壁碳纳米管生长的辅助催化作用研究 下载:59 浏览:599
摘要:
采用温控电弧炉,分别于He气氛和催化剂中加入不同量的氧,系统地研究了氧对纳米管形成的影响.TEM等研究分析表明,气氛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有利于氧化非晶碳促进纳米管的生长;催化剂中加入金属氧化物可以起到辅助催化的作用,减少产物中杂质含量,提高单壁碳纳米管的纯度.
纳米粉末在水中分散性的探讨 下载:57 浏览:632
摘要:
阐述了纳米粉末在水中的四种分散稳定机理:静电稳定机制、空间位阻稳定机制、电空间位阻稳定机制以及超分散剂的溶剂化作用;对影响纳米粉末分散性的因素进行了评述;通过论证分析,介绍了几种表征分散性效果的方法;指出了目前较为常用的两种分散方法.
硅基片上的自组装双层磷脂分子膜层 下载:55 浏览:638
摘要:
研究了L-α-磷脂酰乙醇胺分子(PE)与去污剂分子摩尔数之比Rm(P)/m(D)对磷脂分子在固体硅片表面自组装成膜的影响.通过椭偏技术测定磷脂膜层厚度,结合磷脂膜层表面疏水角的变化、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及与蛋白质分子的作用条件,得到:随着Rm(P)/m(D)在PE溶液中的增大,PE膜层在硅基片上的存在形式由单层向双层逐渐过渡.当对硝基苯酯基-聚乙二醇-(1,2-双油酰基-3-甘油磷脂乙醇胺)分子(pNP-PEG-DOPE)与已固定的PE分子反应时,分子间形成双层膜的机制也从pNP-PEG-DOPE与单层PE分子膜层的直接吸附逐渐过渡到取代上层 PE分子并与下层PE分子吸附形成双层膜。
有机-无机分子杂化稀土发光材料研究 下载:53 浏览:618
摘要:
利用无机正硅酸乙酯(TEOS)和有机聚乙二醇(PEG),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材料.首先将TEOS在酸性条件下预水解,再与PEG共水解、共缩聚以形成有机/无机杂化网络结构.在溶胶-凝胶过程中引入稀土离子来制备发光材料.通过控制工艺条件得到了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发光性能的透明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
液相还原法制备不同粒度分布的规则球形纳米银粉研究 下载:51 浏览:514
摘要:
采用液相还原法,分别以水合肼、次磷酸钠和硼氢化钠为还原剂,聚乙二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和保护剂,硝酸银被还原制备球形纳米银粉.通过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进行表征,得到在10~60 nm之间不同粒度分布的规则球形、纯相面心立方晶系纳米银粉。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