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学报
农业学报
《农业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农牧业各个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区域综合开发和软科学方面的研究报告、专题论文、研究简报、学科进展述评等文章。本刊面向全球、分学科地、及时地、有见地反映农业科学研究新成果、前沿动态,以推动农业科研、教育和生产的发展。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农业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222

《农业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种施硒肥对春小麦富硒效应及硒素分配的影响 下载:49 浏览:219
  • 赵利梅1 孙文静2 高炳德3 《农业学报》 2019年3期
  • 摘要:
    以宁春4号春小麦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就种施硒肥对春小麦硒素吸收分配的影响及硒肥施用量、施用方法对籽粒硒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施硒肥用量的增加,籽粒Se含量也随之提高。在种施硒肥用量75~300 g/hm2(折合Se素34.29~136.89 g/hm2)范围内,可使籽粒Se含量达到0.103~0.218 mg/kg的安全富硒水平。而采用拌种或侧深施两种方法之间,籽粒Se含量无显著差异;种施硒肥(150 g/hm2)后,春小麦在生育期中全株Se含量为0.093~0.514 mg/kg,平均为0.219 mg/kg,比对照提高2.6倍。不同器官Se素含量的顺序是叶>籽粒>颖壳>茎。成熟期对各器官富集效应的顺序是:茎>籽粒>颖壳>叶;春小麦全株Se素吸收量变化呈"S"形曲线。种施硒肥春小麦全株Se素吸收量变化规律可用Logistic方程定量表达,Se素最快吸收速率达0.017μg/(d·株),比对照提高325%;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Se素在叶中的分布逐渐降低,籽粒中分布逐渐提... 更多
  • 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 下载:20 浏览:158
  • 余雅婧 李跃进 李青春 王丹斓 《农业学报》 2019年3期
  • 摘要:
    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及室内分析,探究了农牧交错带草地、林地、耕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并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含量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草地和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分别为21.22 g/kg和23.14 g/kg,显著高于耕地,并且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值也都高于耕地。整体来看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等级水平低于草地和林地;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土壤养分综合得分林地>草地>耕地;与1982年相比,2017年草地、耕地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04.0%和21.6%,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均有所恢复,且草地土壤养分恢复程度大于耕地。据此,对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农牧交错带,加大林地和草地的保护及耕地的管理是维持土壤可持续发展的较好选择。
  • 阿尔山落叶松根际土壤固氮菌多样性研究 下载:45 浏览:256
  • 郭振华 陈立红 《农业学报》 2019年3期
  • 摘要:
    为研究阿尔山地区落叶松根际固氮菌的多样性,试验采用平板分离法,结合16S r DNA序列比对,对落叶松根际土壤固氮菌组成类群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自落叶松根际土壤共分离纯化细菌菌株28株,分属于10属18种,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沙雷菌属(Serratia)、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根瘤菌属(Rhizobium)、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红球菌属(Rhodococcus)、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其中Pseudomonas、Phyllobacterium、Arthrobacter为优势菌属。研究结果阐明了阿尔山地区落叶松根际固氮菌的组成及其多样性。
  • 阴山北麓不同灌水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下载:21 浏览:174
  • 刘星岑 《农业学报》 2019年3期
  • 摘要:
    通过控制马铃薯生育期内2个关键生长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水分的试验,从理论上探明膜下滴灌马铃薯水分吸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确定马铃薯水与高产统一的灌溉制度。研究表明:马铃薯生育期内的2个关键时期,不同灌水量与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基本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灌水量的增大马铃薯的株高和茎粗也在增加;马铃薯的产量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以上,马铃薯的产量明显增加,但当土壤含水量小于某一特定值的时候,马铃薯的产量变化不大;马铃薯产量与块茎增长期的株高相关性较小,与块茎增长期的茎粗相关性较大。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农业学报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9
访问量 225687
下载量 79521
总被引次数 908
影响因子 1.157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