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学报
农业学报
《农业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农牧业各个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区域综合开发和软科学方面的研究报告、专题论文、研究简报、学科进展述评等文章。本刊面向全球、分学科地、及时地、有见地反映农业科学研究新成果、前沿动态,以推动农业科研、教育和生产的发展。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农业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222

《农业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放牧方式对人工草地植被生物量及碳密度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486
  • 徐智超1,2 祁瑜3 梅宝玲1,2 卓义1,2 王凤歌1,2 武胜男1,2 邬嘉华1,2 温璐1,2,4 《农业学报》 2018年8期
  • 摘要:
    以温带农牧交错区混播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在不同放牧方式下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变化规律,研究放牧方式对优势种碳分配及人工草地碳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划区轮牧能够有效地缓解草地压力,合理的放牧制度可以提高人工草地牧草的生产力;不同的放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绵羊的采食规律;连续放牧使得草地植被碳密度和土壤碳密度均显著降低,划区轮牧与对照样地(禁牧管理)保持相当的水平。在该研究中,不同的放牧制度对于牧草生产力和碳密度影响显著,土壤碳密度占人工草地碳密度的比例较大且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
  • 根区温度对嫁接黄瓜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下载:58 浏览:505
  • 刘念奇 宋阳 孙世君 高宇 吴佳旺 崔晓晗 《农业学报》 2018年8期
  • 摘要:
    以黑籽南瓜、白籽南瓜和"津优35号"黄瓜为试材,研究在适温(18~20℃,CK)、亚适温(13~15℃)、低温(8~10℃)的根区温度条件下,对黄瓜嫁接苗和自根苗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适温(CK)相比,随着根区温度的降低,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参数(qP)、非光化学淬灭参数(NPQ)均显著降低。亚适温和低温处理下,黑籽南瓜嫁接苗的净光合速率(Pn)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均高于白籽南瓜嫁接苗和自根苗,说明在低温胁迫下,黑籽南瓜嫁接苗抗逆性优于白籽南瓜嫁接苗及自根苗,光能利用率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 乌兰浩特地区日光温室性能优化及黄瓜促早栽培效益分析 下载:60 浏览:503
  • 张鹏1 崔世茂1 宋阳1 张国华2 叶丽红1 《农业学报》 2018年8期
  • 摘要:
    以传统的"43型"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采取7种措施对温室性能进行改造提升。在1月上中旬对温室的气温、地温进行监测,从1月下旬进行黄瓜促早栽培,对比分析整改效果和黄瓜采收期、产量和效益,为广大种植户获得黄瓜丰产、取得最大经济效益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日光温室蓄热保温能力明显提升,最低温度偏离度小于30%,温度波动小,1月中旬温室内气温稳定通过10℃,20 cm耕层地温达到12℃,具备果类蔬菜定植条件。1月20日开始定植黄瓜,比CK提前15 d栽植,始收期提前19 d,盛果期提前23 d,到5月末采收黄瓜136 200 kg/hm2,比CK增产25.8%,实现效益47.08万元/hm2,较CK增收32.54万元/hm2。
  • 紫花苜蓿中活性成分的功能及分析测定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63 浏览:500
  • 许卫萍1 张莹1 张林2 《农业学报》 2018年8期
  • 摘要:
    紫花苜蓿为豆科蝶形花亚科苜蓿属植物,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含量丰富,这些特性使其成为家畜饲料的理想选择,具有产草量高、利用年限长、再生性强、适口性强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的称号。此外,紫花苜蓿中含有多种活性化合物成分,包括:矿物质、氨基酸、非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多元醇、生物碱、胡萝卜素、香豆素、消化酶、类黄酮、酚类化合物、植物雌激素、植物甾醇、多胺、皂素以及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萜烯类、呋喃类、醇类和酮类等化合物。文章综述了近十年有关紫花苜蓿活性化合物成分功能及其分析检测方法,将紫花苜蓿中的活性成分分为三大类型:矿物质、初级代谢产物以及次级代谢产物,分别详细地综述了每种类型所包括的具体化合物活性成分、活性成分的生理功能及其相关的分析测定技术,介绍了紫花苜蓿中各种活性化合物成分的有效分析方法,旨在为今后紫花苜蓿活性物质研究提供科学有利的技术参考。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农业学报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9
访问量 225687
下载量 79521
总被引次数 908
影响因子 1.157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