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科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环境科学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环境管理的新理论、新经验,以及反映环保领域热点问题的学术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环境科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383

《环境科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集约化种植区面源污染研究 下载:52 浏览:403
  • 石先 罗章卫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9期
  •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集约化农业成为大势所趋。结合集约化种植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面源污染问题,提出了基于种植因素、肥料因素、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四个大方面17个驱动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熵权综合指数法、相关性分析法识别出作物类别A13、化肥总施用量A24、地形坡度A32、土壤砂粒A35及植被覆盖率A43为集约化种植区面源污染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我国集约化种植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提供一定依据。
  • 膨润土/过硫酸盐协同处理罗丹明B废水的研究 下载:51 浏览:417
  • 唐婧1 范开敏2 王芬3 王坤3 黄小梅3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9期
  • 摘要:
    实验研究了膨润土和过硫酸盐协同去除水中的罗丹明B(RhB)。比较了4种不同体系中RhB的去除效率,并考察了不同因素对RhB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纯的PS和PMS体系中,RhB的去除率仅为22.97%和25.63%。而在Bt/PS和Bt/PMS体系中,去除率高达86.66%和98.32%,可见膨润土与过硫酸盐明显存在协同作用,且膨润土对PMS的协同作用强于PS。当过硫酸盐与RhB的摩尔比为5∶1,pH为3,反应温度为30℃时,Bt/PS和Bt/PMS体系能在30min内完全去除水中的RhB。
  • 光照对腐殖酸生物可利用性的增效作用的研究 下载:66 浏览:407
  • 任东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9期
  • 摘要:
    以稻田土壤腐殖酸(HA)为代表,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等多元手段探究了光照影响HA组成、结构、光学性质和微生物可利用性的机制。结果显示,光化学转化能减小HA的分子量、腐殖化程度和芳香化程度,改变HA的组成和结构,生成多种小分子有机物,如脂肪性有机物和有机酸,从而增大HA的微生物可利用性。值得注意的是,光照对HA微生物可利用性的增强作用会受光照时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溶解性腐殖物质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效应研究提供信息。
  • 污泥秸秆动态容器好氧发酵堆肥热量平衡实验 下载:55 浏览:388
  • 曾海燕1 杨钊2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9期
  • 摘要:
    为进行污泥秸秆好氧发酵容器堆肥探讨,先建立一般污泥秸秆动态容器好氧发酵堆肥热量平衡模型,通过利用不同容积动态容器堆肥机,调节污泥秸秆不同配比,对模型加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TN-TC=896/[2.95+372(J·F+1)/Sm]可用于实际动态容器堆肥升温的粗略计算,同时在合理的碳氮比(20~35)范围,相同质量不同配比的污泥秸秆动态容器好氧发酵堆肥升温差异不明显,且动态容器好氧发酵可以快速分解有机质,缩短堆肥时间,但分解不完全,陈化仍可升温。
  • 两淮地区燃煤电厂砷、汞、氟、铍和铀的大气排放清单的研究 下载:61 浏览:405
  • 王克健 陈健 王兴明 曾建 张博斐 沙吉顿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9期
  • 摘要:
    安徽两淮地区(淮南和淮北)为华东地区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共有8个大型燃煤电厂,小型电厂数量众多,坑口电厂煤电的转换,污染物多残留原地,PM2.5细颗粒物及有害元素大气排放尤需关注。两淮煤田煤中As、Hg、F、Be和U不富集,但燃煤电厂煤消费量大,而两淮地区燃煤电厂有害元素的大气排放量相关报道较少;基于该地区煤炭消费量、煤中元素含量和元素大气排放因子,建立了有害元素As、Hg、F、Be和U的大气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2年两淮地区燃煤电厂As、Hg、F、Be和U的大气排放量分别为0.31 t、1.93 t、727 t、0.08 t和0.18 t。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环境科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89
访问量 150257
下载量 30587
总被引次数 386
影响因子 0.896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