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研究进展
水资源研究进展
《水资源研究进展》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水资源保护领域中的新颖实用技术和科技信息;推广水资源保护工作中的成果和经验。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545

《水资源研究进展》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山西省水安全综合评价 下载:55 浏览:410
  • 褚桂红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 摘要:
    本文从影响水安全因素的角度出发,合理构建了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对山西省2009—2018年的水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西省综合水安全度在2009—2018年由不安全状态逐渐上升为安全状态,其中2009—2010年处于不安全状态,2011年后随着大水网的建设,全省水安全状况逐渐好转,2011—2018年基本处于安全状态,2016年综合水安全度达到了最高值,但在2012年和2015年综合水安全度有所下降。通过水资源安全评价,可动态监测全省水资源所处的安全等级,以便更好地制定和实施与水资源有关的政策。
  • 常见水生植物对城市河道水质净化影响试验研究 下载:67 浏览:389
  • 李纯洁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 摘要:
    用水生植物对城市河道低污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兼具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良方法。本文选择了3种本土水生植物,探讨其净化机理,并通过水生植物的模拟水培试验得到以下结果: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率显著提高,分别达到43. 3%~54. 1%、54. 3%~88. 2%,而植物组合对TN、TP去除率均显著高于单一植物,总去除率可达61. 3%~65. 0%、79. 2%~88. 6%。同时污染物去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TN去除率主要来自于微生物和物理化学作用,而TP去除率来自植物处理。
  •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汾河水质评价 下载:64 浏览:499
  • 秦聪1 郭华2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 摘要:
    汾河作为山西最大的河流,是山西饮用水及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本文以汾河监测断面水质为评价对象,选取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氨氮、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铅和镉8个评价因子,基于MATLAB和SPSS软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汾河检测断面进行水质评价,并对比了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汾河水质评价方法切实可行,为监测和治理汾河水质状况提供了合理可靠的依据。
  • 区域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与农业用水相关性研究 下载:65 浏览:447
  • 韩亚静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 摘要:
    为了解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农业用水的变化特点,确保水资源合理分配,本文根据河南省地区发展现状与资源禀赋,基于2001—2017年统计数据,选择郑州、周口两座城市为典型研究区,在分析两市用水结构和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法探讨两市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与农业用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地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与农业用水的相关性存在一定差异。
  • 柳江流域岩溶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 下载:64 浏览:449
  • 杨林 朱明 何愿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 摘要:
    为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柳江流域岩溶地下水质量的影响,本文利用在该流域岩溶地下水污染调查时所取得的数据,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单因子污染标准指数法对其进行了地下水质量和污染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柳江流域岩溶地下水可直接饮用(Ⅱ~Ⅲ类水)的占82. 12%,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Ⅳ类水)和不能直接饮用(Ⅴ类水)的分别占9. 27%和8. 61%,流域整体上处于轻度污染,局部地区污染较重。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水资源研究进展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71
访问量 120565
下载量 30268
总被引次数 258
影响因子 0.419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