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学报
中国海洋学报
《中国海洋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四大学科及海洋交叉学科和海洋工程环境等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代表我国海洋科学技术高水平的原创文章。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海洋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510

《中国海洋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海洋渔户转产转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山东省5个地级市的渔户调查数据 下载:44 浏览:404
  • 张兰婷1 金炜博2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2期
  • 摘要:
    渔户转产转业是渔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山东省5个地级市356份渔户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海洋渔户转产转业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测算相关因素影响渔户转产转业意愿和行为的边际效应,揭示了渔户转产转业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渔户转产转业的意愿和行为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关系,渔户转产转业受户主特征、家庭特征、村庄特征、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变量等因素的显著影响。总体上看,户主参加技能培训、家庭社会网络、便捷的交通及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均有助于提高渔户转产转业意愿和行为的概率。渔户从事捕捞的年代越长,渔户转产转业的概率越低;第二、第三产业占比和转产转业补贴越高,渔户转产转业的意愿越强。渔村兴办企业是推动渔户转产转业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推动渔户转产转业,需要政府从政策、资金及舆论引导等方面对其予以支持。
  • 海洋潜水旅游地研究历程、关键领域与展望 下载:52 浏览:391
  • 马仁锋 盛雨婷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2期
  • 摘要:
    海洋旅游日益风靡全球,全球主要滨海国家都非常重视蓝色国土的旅游活动,海洋旅游亦成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柔性战略之一。海洋潜水旅游作为海洋旅游的新兴业态,集休闲、康养、运动、冒险于一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海洋潜水旅游目的地已成为全球海洋旅游的重要载体类型之一。1、潜水旅游是以“潜水”作为主要的旅游动机,区别于其他海洋旅游活动;2、海洋潜水旅游地呈现地域综合体发展,依托陆域港口城市与海洋生物旅游资源,凭借综合性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浮潜、水肺潜水、船潜等各种潜水旅游活动(场所),并满足游客海洋体验需求;3、海洋潜水旅游研究较少关注潜水旅游与自然、人文因素间的关系,目的地适宜性分析多停留在中小尺度,未重视潜水旅游地成长特点与一般规律;4、科学诠释潜水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成长,亟待解剖影响其成长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尤其应综合旅游区位机制、成长过程生命周期性、多业态群集与空间竞争/协同理论,深度解析海洋潜水旅游地发展的微观过程、宏观格局与典型规律。未来应重点研究海洋潜水旅游地成长的时—空演化,以及核心海洋生物资源与历史、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要素的适应性。
  • “中国海洋安全的现状与前景展望”笔谈 下载:66 浏览:410
  • 胡波1 张良福2 吴士存3 朱锋4 李卫海5 金永明6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2期
  • 摘要:
    在中国的和平发展进程中,中美两国间的战略竞争是必然的产物,但中美战略竞争主要在海空竞技场、能力和利益的非对称、博弈环境的透明化、战略文化差异和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中美在安全领域的竞争场域之一为南海区域的南海问题,美国不仅改变了先前针对南海问题的中立政策,已由有限介入转为积极介入甚至干预,并采用多种手段包括政治外交、安全机制等予以遏制,南海问题呈现国际化、军事化、集团化和规则化、法律化等特点。为维护中国海洋权益包括南海权益,我国通过正常立法程序,制定和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以规范涉外维权执法机构中国海警局的职权,确保国家的海洋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 中国海疆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下载:42 浏览:392
  • 方堃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2期
  • 摘要:
    海疆是一个国家范畴的地理概念。历史时期海疆的形成与发展既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更与古代先民认识和利用海洋的进程相伴。因此,中国海疆史演绎的主题包括不同时期的陆、海关系和海洋与人的关系;而海疆史研究最关切的是沿海、腹地与近海空间范围内人的生存环境变迁与社会的进步发展。在现代疆域管辖和海洋制度建立前,中国海疆并非指"海洋疆域"。历史时期的海疆空间经历了从海岸线构成"海界",演化扩大为范围界限相对模糊的沿海区域,而后成为王朝国家的沿海疆域的推展发展过程,形成了以海岸带与相邻陆域为主,包括部分岛屿和近岸海域在内、有海洋文明特征的疆域边缘区域。海疆的历史分为奠基、形成、调整定型和成熟与转型等四个阶段;其中宋元时期定型的"中段突出、两端略低"的海疆发展格局,在中国海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地理和地缘角度分析海疆与陆域边疆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时期海疆治理既按照疆域治理的一般规律发展,同时更遵循自身的特殊规律。而历代王朝进行海疆经略的政策举措,反映了海疆在王朝疆域体系中的地位变化。
  • 由灵活性向确定性:公平原则在海洋划界领域的发展 下载:46 浏览:389
  • 闫朱伟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2期
  • 摘要:
    从1985年利比亚/马耳他案开始,海洋划界中公平原则的发展趋势开始由灵活性向确定性转变。从两个方面分析这一转变:内容方面,最初的公平原则仅仅强调个案的特殊性而缺乏具体的内容,但是,通过对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法律制度相关性的考察,以及司法判例的反复援引和适用,公平原则已经形成了普遍适用的内容,例如不侵占原则和比例因素;功能方面,公平原则最初发挥的是法律的填补功能,但是,随着等距离方法成为海洋划界的第一步,公平原则的功能也由此变成了矫正临时等距离线可能产生的不公平。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海洋学报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84
访问量 160589
下载量 70562
总被引次数 692
影响因子 1.20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