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
中国土壤
《中国土壤》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我国土壤科学及与其相关学科的论著、试验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研究通讯、研究方法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502

《中国土壤》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垄膜集雨种植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80 浏览:477
  • 张剑1,2,3 高宇2,3,4 任永峰2,3,4 赵沛义2,3,4 任冬生5 刁生鹏1,2,3,4 聂晶2,3,4 骆洪2,3,4 《中国土壤》 2018年9期
  • 摘要:
    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全覆膜垄膜沟播、半覆膜垄膜沟播和不覆膜平作三种不同种植方式对旱作向日葵农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进一步补充完善垄膜集雨和旱作农业丰产栽培理论。结果表明:全覆膜垄膜沟播有效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表现为全覆膜垄膜沟播>半覆膜垄膜沟播>不覆膜平作,其数量各处理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各处理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呈降低趋势。试验认为全覆膜垄膜沟播可增加向日葵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数量,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并提升土壤养分,可以为植株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创造良好微环境。
  • 甘蔗渣炭对湿润铁铝土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下载:81 浏览:468
  • 郑慧杰1,2,3 徐豪东1 王学良1 邓万刚1 《中国土壤》 2018年9期
  • 摘要:
    为探究生物炭对湿润铁铝土酶活性的影响,以甘蔗渣分别在300、500和700℃下慢速炭化1 h制得的甘蔗渣炭为研究材料,分别以炭土比0%、0.5%、1%、2%、5%、10%和15%的用量加入土壤中,在土柱中培养360 d后,分析甘蔗渣炭对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00℃甘蔗渣炭抑制土壤脲酶活性;甘蔗渣炭显著促进土壤蔗糖酶活性,且酶活性随制炭温度和炭添加量的升高而增加;制炭温度和甘蔗渣炭添加量中,炭添加量为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甘蔗渣炭显著抑制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
  • 芜湖城市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 下载:67 浏览:472
  • 沈非 任雅茹 黄艳萍 王甜甜 麻金继 《中国土壤》 2018年9期
  • 摘要:
    研究城市绿地土壤碳密度的分布特征,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城区绿地土壤碳固定与植被、人类活动的关系,对促进生态化城市建设有重要的意义。以芜湖市区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多视角分析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芜湖市城区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1.01~8.75 kg m-2之间,并在垂直方向上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值差异显著,乔木>灌木>草本;不同绿地类型间,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值排序为道路绿地>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街头绿地,以0~10 cm深度层差异显著;文教、居住、工业、商业4种城市功能区绿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极显著,均值依次减小,各深度层变化态势一致;在相同土层深度下,土壤有机碳密度随绿地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城市绿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差异是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利用方式/功能区下的人为活动干扰是造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 基于GIS的烟田土壤碱解氮时空变异性研究——以豫中襄城县紫云镇为例 下载:83 浏览:464
  • 王晓强 何晓 冰常栋 《中国土壤》 2018年9期
  • 摘要:
    为探明烟田土壤碱解氮在不同时期的空间变异特征和空间变异规律,为烟草精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针对豫中襄城县紫云镇烟田,采用20 m网格法布点101个,利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013~2014两年6个时期的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各个时期土壤碱解氮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小,每年各时期土壤碱解氮的平均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7月份的含量显著高于4月和10月份。各时期土壤碱解氮空间最大相关距离范围在27.3~162 m;2013年10月土壤碱解氮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他时期均表现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碱解氮的时间稳定和较稳定级别区域面积很广,合计占总面积的84.09%。在时空变异研究的基础上,辅以时间稳定性分析能够更好的量化烟田土壤碱解氮的时空分布。
  • 稻油轮作茬口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下载:67 浏览:479
  • 朱丹丹 廖世鹏 丛日环 李小坤 《中国土壤》 2018年9期
  • 摘要:
    开展稻油轮作茬口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动态变化研究,揭示茬口土壤的真实供钾能力,为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培养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水稻收获后连续不定期取土壤样品,测定不同形态钾素含量。结果表明:培养试验中沙洋和武汉土壤醋酸铵-钾含量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土壤沸硝酸-钾、冷硝酸-钾和四苯硼钠-钾含量变化不明显,表明水稻收获后土壤非交换性钾向交换性钾转化,但有效钾总量保持不变。田间试验条件下,沙洋和武汉土壤醋酸铵-钾含量显著增加,其他形态的钾素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这可能与秸秆钾的释放等环境因素有关。两种试验条件下,武穴土壤不同形态的钾含量变化均不显著,说明茬口土壤有效钾含量的变化因土壤性质而异。可见,水稻-油菜茬口土壤有效钾含量在水稻收获后有升高的趋势,其增幅受土壤类型和秸秆还田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土壤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62
访问量 160235
下载量 30587
总被引次数 408
影响因子 0.88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