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研究

中文研究

《中文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本刊旨在为从事语言文字研究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及语言文字爱好者提供优秀的精神产品。以传承文明,传承学术为使命,提倡学术创新,反映国内外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服务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升社会精神文明生态为办刊方针。
ISSN: 3007-9896
qikan8@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中文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与对策 下载:253 浏览:2611
摘要: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是其中主要精髓。伴随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逐渐重视,古诗词位置越发显著,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务必要重视对古诗词的教学,可是基于当前现况而言,因为多种因素造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很难达到理想水平。所以文章针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
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比较阅读的应用探究 下载:254 浏览:2413
摘要:
小学高年级的古诗词课堂不仅是对小学一至四年级学生古诗词学习能力的验收与查漏补缺的升华,也为学生进入初中语文的学习奠定深厚的根基。但在如此关键的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教师的古诗词教学仍以讲读法为主,教学模式单一,流于形式,至于学生在本该得到能力提升的阶段,却鲜有收获。因此,鉴于古诗词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到古诗词教学中。
浅析中国诗词中的“西楼”意象 下载:250 浏览:2435
摘要:
本文考察中国古诗词中"西楼"的审美意象,感受作者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环境和社会、时代环境的碰撞交融,分析“西楼”意象的审美意蕴和时代意蕴,从而有效利用意象领会诗词所蕴含的深层次思想情感。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252 浏览:2429
摘要: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强化对古诗词的学习,除了能帮助小学生深层次感受汉字文化魅力之外,也能进一步对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进行增强。因此,为促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教师在对古诗词内容讲解期间,应该对教学目标合理制定,加强对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确保学生能在短时间内理解古诗词含义,提升学习质量。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翻译 —以许渊冲译本《定风波》为例 下载:255 浏览:2436
摘要:
认知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在反对主流语言学的基础上诞生,以认知科学和体验哲学为理论背景,注重于揭示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机制。认知语言学认为翻译的本质是认知活动,认为翻译应该兼顾原作者、文本与读者三者的关系,充分考虑三者的协调性。本文通过分析鉴赏许渊冲英译版宋词《定风波》,着重以诗歌翻译实践鉴赏来介绍认知语言学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
探究初中语文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下载:256 浏览:2460
摘要: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语言特征、情感表达方式、事物形象等展开全面、深入地分析,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最终促使学生在古诗词阅读鉴赏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全面深刻的认识,自觉承担其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重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立足于阅读与鉴赏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学生的古诗词阅读教学,可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古诗词进行全面、深刻的鉴赏。
初中古诗词拓展教学策略与方法 下载:258 浏览:2441
摘要:
古诗词为中华传统精髓文化之代表,其内容之丰富、情感之独特、思想之深邃都饱受关注,至于如何使初中生在面对营养如此丰沛的古诗词世界时,能够汲取更多的养分,则是教师要重点探索的课题,此时相当一部分教师给出了拓展教学的方案。初中古诗词拓展阅读教学就是在比较充分文本研究之上,对文本做出合理的延伸与拓展,拓展可以是情感上,亦可为资源上,更可为实用之上,总之均要利用有关资料,呼应文本、迁移放大,使文本价值可以最大可能地被开发出来。
论高中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 下载:257 浏览:2450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这就要求青少年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而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是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特性和精神属性的艺术。因此,语文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开展诗歌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与技巧,获得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和人文素养的增强,并且在诗歌的熏陶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打好最中国的精神底色。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诵读背诵古诗词的兴趣 下载:259 浏览:2458
摘要:
古诗词是汉语言的精粹,有着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但是,因为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偏低,致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期间,经常采用传统死记硬背的方式,不能深入理解和感受古诗词中的汉字文化魅力。对此,教师在即今后的古诗词教学期间,需要主动革新思想观念,积极应用先进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趣味课堂,保证古诗词教学效果在全面提高的同时,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能越来越感兴趣。基于此,本文针对如何培养农村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诵读背诵古诗词的兴趣展开研究,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浅谈统编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 下载:260 浏览:2441
摘要: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因此,古诗词绝对不能从课本中删除,更应该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新的统编本语文教材,就增加了古诗文的篇目,以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让学生从小就耳濡目染,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针对当前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具体问题,本文展开相关内容的具体论述。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