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信息化带来的线上教育让教育的应灾能力显著增强,但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也暴露了线上教育的诸多问题,尤其是线上与线下教育脱节的问题。因此,通过梳理疫情期间线上教育出现的各种问题,整合已有的研究经验,可提出从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时代教育的应灾能力:构建学习者本位的线上课程体系、完善质量为本的线上课程评价体系、创设问题导向的人机互动课程生态、选择"全身反应"的课程实施方式、建设多主体协同育人的课程环境。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全民居家隔离使得家庭成为教育的"主阵地"。家庭防疫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设计科学的家庭防疫课程。家庭防疫课程应以守护生命健康为核心目标,以防疫为主题,融入多学科内容,以过程哲学为导向,多路径、立体化实施课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拉锯战席卷全国。防疫教育是全民抗疫战争成败的关键,而自我防疫教育是全民防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个个体应该积极进行自我防疫教育,具体可以从革新卫生习惯、提升生活管理能力、培养信息领导素养、践行职业伦理精神、开展自我生命教育、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等六个方面进行,促进全民防疫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摘要: 选取人教版和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函数内容中的例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鲍建生等建构的"五因素多水平"的综合难度模型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例题的综合难度要高于人教版教材;人教版教材例题仅在"背景"因素上略占优势,而沪教版教材例题难度在"数学认知""运算""推理"和"知识综合"四个因素上均高于人教版教材的例题难度;人教版和沪教版两个版本的教材都较侧重于"运算"因素。
摘要: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使地理教科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内容结构体系意识"。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地球的运动"为例,借助ISM分析法将初中地理教材知识要素关联可视化,试图从量化层面分析地理教材,以期为科学化的教学次序构建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