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等教育普及化对大学生学习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学习素养是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所养成的适应学习需要且能迁移至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和品质,具有持久性、可迁移性和集成性。当前我国大学教学存在片面的教师中心、浅表性学习、功利化教学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学习素养的养成。大学教学改革要重视提高大学生学习素养,重视为不教而教、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养而教、为大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教,培养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摘要: 基于334所高校在线教学的调查分析发现:在线教学交互在总体上促进了学生有效学习,但不同维度教学交互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教师、学生的人机交互水平与生生交互、内容交互显著正相关;内容交互与生生交互、师生交互显著正相关;各维度教学交互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在不同学生群体间存在差异。为营造更好的在线教学交互环境,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应防范交互异化,建立有意义的在线教学交互;促进同伴互助,丰富学生社会化发展空间;加强教师引导,规避学习失范行为。
摘要: 培养现代农业创业型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产业升级对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培养新型职业化农民、提高涉农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人才培养创新实践。改变农业基础薄弱、技术创新能力差、农民职业化素质不高、农业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性弱等问题,需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参与,涉农高职院校应依托资源优势,以创业精神和理念为核心,完善"全程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特色办学优势。
摘要: 台湾高等教育起源于1918年日本殖民者建立的台湾总督府医学校医学专门部,其产生涉及日本对台殖民政策的转变、向南侵略的更大企图和台湾学制系统自身生长逻辑等因素。日本殖民者最终建立起包括1所大学、5所专门学校和3所高等师范学校在内的殖民地高等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存续27年,呈现出显著的殖民地教育和南侵政策工具等特征。
摘要: 公立高校的举办者是高等教育法律关系中的重要主体,也是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中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其权利义务边界是构建政府、高校与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的基础。但实践中人们对"公立高校举办者"内涵的理解仍然含混,对政府作为举办者与管理者的职能差异存在认知盲区。要重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举办者身份,应进一步明晰举办者的概念和内涵,厘清不同层级政府部门作为举办者和管理者的职能身份及权利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