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和成果报道及评述。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心理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057

《心理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折衷进路:英国独立学派评述 下载:63 浏览:236
  • 王礼军1 郭本禹2 《心理学研究》 2019年8期
  • 摘要:
    自精神分析学诞生以来,其发展进路经历了自我革命、客体关系革命、自体革命、关系革命和神经科学革命。英国独立学派是客体关系革命的主要发起者和中间力量,它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内部的"论战",并在规模以及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方面都取得重大发展。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师以开放和折衷的态度批判性地汲取各种现存的精神分析观点,形成不同于克莱因学派的客体关系思想,并表现出独立性、开放性、关系性和真实性的内涵与特征。温尼科特、费尔贝恩和巴林特是独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各自建构出独特的客体关系理论,促使精神分析范式从一元驱力模式转向二元客体关系模式,推动了客体关系理论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后续精神分析发展的基石。
  • 熟悉性对被试操作效应的作用:来自无线索回忆再认的证据 下载:38 浏览:355
  • 刘贵雄 贾永萍 买合甫来提·坎吉 王新洋 刘欣欣 《心理学研究》 2019年8期
  • 摘要:
    在动作事件的再认记忆中,被试操作后的记忆成绩优于单纯的词语记忆(SPT效应)。人们认为操作促进了回想加工,而熟悉性是否对SPT效应起作用仍然存在分歧。研究采用无线索回忆再认范式,考察了信息提取失败时熟悉性对SPT效应的作用。结果显示:(1)SPT和VT两种编码都引发了稳定的无线索回忆再认效应(RWCR效应)。(2)与VT编码相比,SPT编码引发更强的熟悉性加工,表现出无线索回忆再认的记忆优势。上述结果表明,即使无法正确提取细节信息,在SPT编码中被试凭借熟悉性辨认的能力仍然高于VT编码。该结果从信息提取失败的视角为熟悉性对SPT效应的作用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
  • 决策理由、行动和后果对决策后悔的影响 下载:52 浏览:241
  • 范宜波1 吴晓静2 刘志雅2 《心理学研究》 2019年8期
  • 摘要:
    探讨决策理由(合理与不合理)、行动(做与不做)和后果(严重与轻微)对决策后悔的影响,以2×2×2被试内设计,设置8个决策情境进行实验。结果:不合理决策的后悔体验比合理决策更高,严重的后果导致的后悔比轻微的后果更高,行动无主效应,但在后果轻微,理由不正当条件下,行动也就是"做"导致更多的后悔情绪。结论:决策理由的合理性与后果的严重性是影响决策后悔的重要因素;只有理由不正当且后果轻微时,才存在"做效应"。
  • 大学生情绪复杂性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下载:45 浏览:321
  • 张鹏程1 汪海彬2 范苗苗2 姜士成2 卢家楣3 《心理学研究》 2019年8期
  • 摘要:
    为考察大学生情绪复杂性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通过情绪体验范围和区分性量表(RDEES)筛选出高低情绪复杂性被试各30名,采用2(情绪复杂性:高、低)×3(效价:正性、中性和负性)×4(呈现条件:0/300/600/900ms)的三因素混合设计要求被试完成视觉搜索任务。结果显示:(1)高、低情绪复杂性组在情绪条件(正性、负性)下的正确率显著低于中性图片、反应时显著高于中性图片,均表现出对情绪图片的注意偏向;(2)高分组在正性图片0ms呈现的条件下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低分组,在负性图片300ms和900ms呈现和正性图片900ms呈现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低于低分组。
  • 延迟学习判断的时间加工进程 下载:44 浏览:245
  • 刘超1,2 陈功香1 李开云1 《心理学研究》 2019年8期
  • 摘要:
    学习判断是指人们在学习之后对自己学习效果所做的一种预测,是元记忆监测性判断的一种形式。学习判断按其发生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即时学习判断和延迟学习判断。与即时学习判断相比,延迟学习判断的相对准确性较高,被称为延迟学习判断效应。实验借助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究延迟学习判断的时间加工进程,发现高等级学习判断比低等级学习判断诱发了更大的时间窗为400-600ms的早期新旧效应和800-1200ms的晚期右侧额区新旧效应。上述结果表明,延迟学习判断包含不止一个加工过程,早期新旧效应反映了线索再认的过程,晚期右侧额区效应则反映了对提取之后的评估过程,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两阶段模型解释延迟学习判断效应的有效性。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心理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76
访问量 160258
下载量 76521
总被引次数 723
影响因子 1.50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