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进展
哲学研究进展
《哲学研究进展》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哲学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对重要的哲学问题展开讨论,对各种现实问题进行哲学反思、探讨,反映国内外哲学动态。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哲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86

《哲学研究进展》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从“万物皆备于我”到“反身而诚”——以孟子“诚”的思想为线索 下载:56 浏览:386
  • 何益鑫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4期
  • 摘要:
    以往从神秘经验或理性认知的角度理解《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章,都不是孟子的本义。从孟子思想的一贯思路来看,"万物皆备于我"是说万物之成为万物的根据、亦即使人伦事物成为人伦事物的德行,具足于"我"的性分之内,若能反身向内思求、体认四端之心而存养之、扩充之,以至于其究竟的实现,便是"反身而诚"。"万物皆备于我"作为孟子性善论的一种确认方式,是思想的前提;"反身而诚"作为孟子成德之学的一种表述方式,是工夫的道路。从思想的前提到工夫的道路一以贯之,并无半点神秘因素。
  • 身体、心灵与自然的融通——王阳明心学主体性的结构 下载:44 浏览:386
  • 张新国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4期
  • 摘要:
    主体性是人在其伦理行动中所展现出的自主的、能动的与合目的性的地位与特性的综合性范畴。儒学以其治世的文化特质而对主体性思想揭橥甚深。宋明理学继承了先秦儒学在阐扬主体性时的"身"与"心"两个维度。相对于程朱理学较为注重人的行动的理据和根由,阳明心学则既注重美德所从出的人的内在良知即"心灵",同时也颇为注重人的道德行动展开的直接现实性基础即"身体";在本体论上则显示为,自觉在气论中展开其心学演绎,建构一种即主体即本体、既重价值型塑又重现实关怀的道德哲学新形态。
  •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的多部分与统一性 下载:56 浏览:386
  • 曹青云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4期
  • 摘要:
    亚里士多德批评柏拉图对灵魂部分的划分,他认为灵魂的各部分在空间上不可分,仅在定义上可分。"灵魂在定义上可分"指的是各个部分的定义不包含彼此,因此,灵魂仅有三个真正的部分:营养、感知和理性。然而,灵魂的多部分如何构成统一体对于亚里士多德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因为任何一个生物体的灵魂都是单一的形式。《论灵魂》第二卷第三章解释说灵魂的统一性是由于"低级部分潜在地存在于高级部分之中"。本文指出这个解释是不清晰的,灵魂的统一性辩护另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在亚里士多德之后的传统中发展起来的"虚拟潜在性"概念,另一种是亚里士多德将生命活动作为整体目的的论证。
  • “一神论”还是“多神论”?——亚里士多德论不动的推动者 下载:63 浏览:385
  • 王纬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4期
  • 摘要:
    本文讨论了亚里士多德的不动的推动者理论,以及作为其背景的古代因果理论。根据传统的"一神论"阐释,亚氏认为整个世界仅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不动的推动者,其他任何推动者都是工具性的"被推动的推动者"。本文试图挑战这一传统观点,通过细读文本,厘清亚氏推动者理论的内在结构,从而揭示出一幅和传统"一神论"阐释迥异的"多神论"图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多神论"阐释对于亚氏理论哲学研究的意义。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哲学研究进展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1
访问量 126587
下载量 29862
总被引次数 365
影响因子 0.86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