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视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研究;包括经济、文化、历史等社会学学术论文和成果报道及评述。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社会科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6X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影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因素及实施策略 下载:56 浏览:389
  • 杨宗斌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3期
  • 摘要:
    中职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能够全面的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有效的提升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让他们养成用心服务社会的习惯,掌握报效社会的技能,最终全面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开展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逐步实施分层教育,有效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帮助中职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中职生职业规划的社会因素,提出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策略。
  • 信息化社会德育教育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下载:52 浏览:348
  • 吴琳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3期
  • 摘要:
    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也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离不开互联网等技术的运用。而对于学生来说,为了更好地使其成长成才,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还应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在立足于德育教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等平台,更好地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打破传统教育弊端的束缚,进而通过教育模式、方式的优化改进,来确保最终的教育效果。基于此,本文以信息化社会德育教育的内涵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信息化社会德育教育模式变迁,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信息化社会德育教育的实现路径,希望能为该领域提供一些有帮助性的建议。
  • 初中生物教学如何渗透社会责任思想教育 下载:48 浏览:355
  • 梁才望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3期
  • 摘要: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方面内容。生物课程具有社会责任教育的优势和义务,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教育非常重要,且势在必行。因此,初中生物教育应当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作为生物学教学实践的一大重点,以推动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重点探究加强生物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具体策略。
  • 社会主义学院主体班教学管理安全风险管控 下载:49 浏览:377
  • 李玲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3期
  • 摘要:
    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是社会主义学院的核心,教育培训工作的安全是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要求。从《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的角度出发,预防和化解社会主义学院主体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风险,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义学院主体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 我国社会信用修复的现实困境与法律对策 下载:47 浏览:347
  • 印兴业 王欣宇 邢佳政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3期
  • 摘要:
    信用修复作为信用体系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社会信用体系提升闭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各地信用修复都在探索推进阶段。当前社会信用修复机制存在信用修复领域的研究不足,信用修复的重视程度不够,信用修复立法的法律位阶较低,社会信用修复的管辖主体不明确等社会信用修复的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社会信用立法的相关研究和信用意识宣传工作,将部分成熟的下位法上升到法律层面以及改善社会信用修复的司法环境等举措。从而,顺应我国社会信用修复的发展的趋势,助力我国社会信用修复制度的发展。
  •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应用数字党建的有效方式探索 下载:45 浏览:368
  • 王春波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3期
  •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毫无疑问,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也必须顺应“数字+”的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这既是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全面适应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本质要求,又是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求。由此可以看出,数字党建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制机制创新。因此,本文对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应用数字党建的有效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83
访问量 142365
下载量 46521
总被引次数 398
影响因子 0.99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