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中国艺术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美术、设计、音乐、表演、艺术教育以及艺术史论等领域的研究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51

《中国艺术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从“金陵画派”到“新金陵画派”的嬗变 下载:68 浏览:406
  • 陶亚萍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9期
  • 摘要:
    江苏地区自明代出现影响巨大的吴门画派之后,于明末清初又以"金陵八家"为主干形成了"金陵画派"。时至20世纪,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又再次形成以南京为中心的"新金陵画派"。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初,徐悲鸿、张大千、陈之佛等画坛名流曾云集南京,汇合成美术界颇具影响的主流画派"新金陵画派",形成中西融合、具有时代气息的绘画风格;第二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傅抱石、钱松岩、亚明、魏紫熙、宋文治等人为代表,集中继承和发展了"新金陵画派"的艺术主张,重视写生,以现实主义的精神描绘江南的山水风情,弘扬民族的觉醒、创新意识,把江苏山水画的发展推向更高的辉煌。第三个阶段以方骏、薛亮、刘二刚、常进、朱道平、宋玉麟、周京新等四五十年代后出生的画家为代表,他们无论从创作技法、思想上都融入了时代最前沿的创新元素,把当代江苏中国画的发展推向新的至点。本文以"金陵画派""新金陵画派"的绘画风格对全国主流画风的影响为背景,阐述江苏地域性画派在艺术语言、艺术精神及人文内涵方面的演变过程,为现当代江苏中国画的研究提供相关借鉴。这两者既有历史语境的相似性,又有内在精神上的嬗变。
  • “东巴舞谱”概念范畴的再思考 下载:69 浏览:411
  • 习建勋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9期
  • 摘要:
    自20世纪末在丽江地区发现了7册东巴舞谱后,一直没有再发现东巴舞谱。笔者近期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东坝村发现了1册清代东巴舞谱藏本。通过对该舞谱的由来、释义及特点的分析,并与已发现的舞谱进行比较研究,由此引发了对"东巴舞谱"概念范畴的再思考:在西方学术话语中的舞谱概念统摄下,学术界长期以来把东巴舞谱定义为"一类记录舞蹈乐谱的文本",而忽略了东巴舞谱的仪式本质。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东巴舞文化生境的深层认识,往往用西方学术概念来理解、套用地方性传统文化,由此出现了名与实相悖离的文化误读。
  • 维西县老好村纳西族古歌“跳火神”考察 下载:64 浏览:408
  • 邓虹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9期
  • 摘要:
    纳西族古歌"跳火神"是纳西族在每年六月"火把节"期间"迎神消灾""祈求丰收"祈祷活动中表演的一种传统歌舞艺术形式,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老好村。其表演集诗、歌、舞三位一体,是典型的人类早期歌舞艺术形式,内容有民族迁徙、狩猎寻址、建庄立寨、农耕收获、男女情爱以及日常社会生活劳动中的互助互爱等。"跳火神"的表演活动是在火把节期间(农历6月25日至6月27日)举行,活动从开演前的设坛祭祀,到正式的表演和内容,再到最后的祭送仪式都需要严格按照套路进行。纳西族古歌"跳火神"的演唱方式继承了纳西族古老的演唱方法,除男女混声齐唱、对唱外,还有"跟唱",舞蹈也显示出纳西族舞蹈古朴、简洁的风格特点。纳西族古歌"跳火神"是纳西族传统民间艺术中难得的研究资料,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十分珍贵。
  • 历史的回眸 时代的前瞻——改革开放40年云南舞蹈创作综论 下载:64 浏览:409
  • 曾金华1,2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9期
  •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云南的舞蹈创作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生活与艺术的探索时期;智慧与才华的巅峰时期;事业与产业的同构时期;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时期。云南的舞蹈创作从舞剧、舞蹈诗在全国赛事中的频频摘桂,到单、双、三人舞及群舞的大量获奖;从民族歌舞作品的层出不穷,到旅游歌舞晚会的方兴未艾等,开辟了中华民族舞蹈创作百花园中的一片彩云天地,抒写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民族民间舞蹈的云南篇章。
  • 改革开放40年云南美术创作的成就及其影响 下载:62 浏览:406
  • 汤海涛1,2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9期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美术的发展在中外传统艺术的交融和学习中实现了自主性的现代性变革。在中国画创作中,"云南画派"的产生是云南美术的第一个高峰;在油画创作中,地域性的探索打开了油画如何本土化创作的窗口;在版画创作中,"绝版木刻"的出现关键性地解决了油印套色版画技法上的重大创新问题;在水彩粉画中,以彩性代替水性的绘制手法已不再局限于即时即兴的表现;在美术理论研究中,云南民族地域作为研究对象的专史著作成为主要的撰写形式;在与东南亚美术交流中,云南省美术馆和博物馆越来越多地扮演着与南亚、东南亚交流中重要枢纽的角色。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艺术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1
访问量 150324
下载量 63257
总被引次数 562
影响因子 1.30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