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美术、设计、音乐、表演、艺术教育以及艺术史论等领域的研究论文或作品。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43

《当代艺术》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何种“现实”?——从《江湖儿女》看贾樟柯的转型困境 下载:36 浏览:400
  • 杨林玉 《当代艺术》 2019年11期
  • 摘要:
    《江湖儿女》是以"记录底层中国"著称的导演贾樟柯商业转型的一个信号,影片试图以故事性的题材打破纪实性镜头语言的沉闷,突破小众圈子而进入大众视域。然而,类型片思维与纪实手法的生硬嫁接既损害了影片整体的"真实",又造成了部分观众的观影落差。不同于贾樟柯早期底层视角电影对时代变革之下中国社会"现实"的正面进击,《江湖儿女》的"纪实"影像与被遮蔽的"现实"暴露了导演某种现代性的缺失,影片背离了贾樟柯所推崇的现代电影之"真实"法则,其局部的真实难以掩盖起承转合的生硬以及情感立场的偏颇。影片自身无法为导演追忆的江湖提供一个合理性的阐释,贾樟柯的转型之路需要审视、提升其世界观,克服自身经验、视角的局限。
  • 《江湖儿女》与贾樟柯的电影江湖 下载:34 浏览:286
  • 田野 《当代艺术》 2019年11期
  • 摘要:
    "江湖"是贾樟柯电影创作的源泉和中心,是他发现自我和审视自我的空间,更是他电影精神的核心力量。贾樟柯以地域、文化、人缘表现小人物的江湖,中国社会的江湖,山西的江湖,并在时空变化中呈现江湖更迭,其中蕴涵着日常生活的哲理与历史的诗意。贾樟柯在"江湖"之间坚守"情义",体现出东方品格与人道主义关怀,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为之增添新的要义。《江湖儿女》既是他对"旧梦"的重拾也是其"最后"的思考,是贾樟柯电影创作历程的浓缩,也将他的电影创作推向新的高度。
  • 符号学视域下《地球最后的夜晚》的电影诗学建构 下载:63 浏览:369
  • 金明 《当代艺术》 2019年11期
  • 摘要:
    在《地球最后的夜晚》中,毕赣将故乡凯里凝滞成了爱情的最后幻域,并且以电影镜像重新开启自己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思考。电影是杂糅了现实记忆与虚构梦境的开放性文本,通过对罗纮武破碎生命经验的书写,对梦境乌托邦的呈现,揭示"真实域"的内在匮乏。《地球最后的夜晚》以一种女性主义镜像之思,逃逸出传统男性叙事的权威,对女性的身份、主体性、身体进行了想象性的建构,使其变奏出独特的美学特质,进而建构出充满性别愉悦的身体诗学。
  • 身份转换·修辞策略·影像机制——论女性主义视域下电影《刺客聂隐娘》的改编 下载:87 浏览:371
  • 孙力珍 《当代艺术》 2019年11期
  • 摘要:
    相比于唐传奇中的《聂隐娘》,电影《刺客聂隐娘》摒弃"奇侠"形象,转而以刺客/女性角色为叙事核心,着力展现刺客/聂隐娘刺杀过程中的等待与观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刺客/聂隐娘完成了自我身份的确认与女性意识的觉醒。从女性主义视域下,检视《刺客聂隐娘》的改编,首先通过表层文本比较,探寻侯孝贤以何种方式关照女性意识;其次从影像修辞策略挖掘侯孝贤迥异于唐传奇之处;此外从导演深层的影像机制中,窥探侯孝贤对女性主体建构与男女平权的现代化意识的呈现。
  • 从1929年教育部全国美展中的日本油画看中国现代主义艺术的起源和传播 下载:36 浏览:381
  • 陈雅婧 《当代艺术》 2019年11期
  • 摘要:
    929年4月,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在上海举办,会上除了展示本国所出的各类艺术品外,还出现了82幅日本画家的西洋油画。这些带有法式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主义特色的日本油画,与中国现代主义艺术的启蒙和发展有着极为密切且复杂的联系。文章通过分析这类油画的画家背景、风格构成、时代风尚等,来探究日本在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起源与传播过程中启蒙者与竞争者的角色定位,并还原20世纪初中国现代主义艺术从兴盛到寂灭的过程。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当代艺术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2
访问量 148652
下载量 36521
总被引次数 371
影响因子 0.82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