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美术、设计、音乐、表演、艺术教育以及艺术史论等领域的研究论文或作品。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43

《当代艺术》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为何明清玻璃画外销西方?——基于西画东瞻的视角 下载:44 浏览:371
  • 李瑛 《当代艺术》 2019年2期
  • 摘要:
    明清时期玻璃画远销欧美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比较引人瞩目的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们对近代艺术领域"西学东渐"的刻板印象,表明中国传统艺术经验对西方绘画的影响并非微不足道。明清玻璃画远销西方,主要是因为它融合了中西绘画理念和技法,添加了丰富的中国元素。中国传统审美经验对近代西方艺术的反哺,也令欧美艺术界对明清玻璃画日渐重视。为此,应当抛弃各种艺术偏见,重估明清玻璃画在近代中西艺术交流史上的局限与贡献。
  • “十七年”国产电影孙悟空形象建构研究(1949—1966) 下载:36 浏览:366
  • 徐广飞 《当代艺术》 2019年2期
  • 摘要:
    "十七年"作为中国电影创作的重要阶段,其文化属性与艺术形象建构之间相互联动的样态关系,已经成为国产电影孙悟空形象建构的重要依托。文章立足于"十七年"国产电影的文本精读,着重探讨了在"十七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空间下,孙悟空以心理、突破与价值为表现形式的怒者抗争的形象,及其心理源起、抗争精神与抗争主题。
  • 嘈杂音响、流行歌曲与地域方言——从艺术物性论看贾樟柯电影的声音诗学 刘昌奇 下载:76 浏览:239
  • 刘昌奇 《当代艺术》 2019年2期
  • 摘要:
    贾樟柯的电影给人以粗粝的触觉感受,这是因为贾樟柯接受了后现代艺术观念,有意突出艺术物性和材质,这也典型地体现在其电影的声音运用中。贾樟柯电影中的声音是一种拒绝叙事编码、拒绝形式化的物。无处不在的噪音是去除了旋律形式的声音基底;流行歌曲是一种"音乐现成品"的挪用,类似于杜尚用小便池创作的《泉》;地域方言则抑制了语义而突出了物性语音。物性的声音虽然削减了形式美感和明晰的符号意义,却最大程度地还原了人们的听觉感知和现实情境,使得贾樟柯的电影向广阔的现实和丰富的诗意敞开。
  • 身份议题、时间重组与“去哪儿”——试论近年影视作品对个体精神困境的回应 蔡春芳 下载:42 浏览:377
  • 蔡春芳 《当代艺术》 2019年2期
  • 摘要:
    近年来,新旧身份的矛盾冲突、身份选择的困惑与寻求身份证明一再成为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叙事的基本线索或基本诉求。与之相应的是以《超时空同居》《路边野餐》《缝纫机乐队》等为代表的电影中所体现出的关于"去哪儿"和如何处理"过去、现在、未来"关系的问题,及其所导致的精神焦虑。近年来影视作品对这一困境的回应和开出了药方:接受过去/现在、在旅途/在异地完成治愈并回归都市。一方面,重组的时间质疑了传统的"时间穿越"在治疗上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影像乌托邦虽然提供了想象性的救赎空间,但鼓励个体的逃离悬置了都市问题,也就悬置了对答案的探索。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当代艺术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2
访问量 148652
下载量 36521
总被引次数 371
影响因子 0.82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