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美术、设计、音乐、表演、艺术教育以及艺术史论等领域的研究论文或作品。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43

《当代艺术》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20世纪初海派京剧中的外国戏与“五四”精神 下载:71 浏览:385
  • 倪君 《当代艺术》 2020年6期
  • 摘要:
    20世纪初海派京剧中的外国戏是商业都市的产物,反映了商业背景下市民大众的审美趋向。这些蕴含着现实关怀精神的外国戏具有强烈的现代性诉求,不仅作为一种娱乐文化,还代表着一种酝酿"五四"精神的文化形式。外国戏作为一种新文化形式,所酝酿的"五四"精神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个体层面,对个体启蒙与解放的追求;二是在国家层面,对民族独立与强大的争取;三是在戏剧层面,对现代性的自觉追求。外国戏在这三方面的变革创新,既为上海民众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一种新的娱乐样式、开辟了一个新维度,又为中国现代性进程提供了必要的传播媒介,成为中国旧文化向新文化转变中、量变走向质变的一股重要力量。20世纪初海派京剧中的外国戏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对当下的文艺建设亦深具启示和借鉴意义。
  • 电影发行的资本哲学 下载:69 浏览:355
  • 蓝凡 《当代艺术》 2020年6期
  • 摘要:
    以发行为本的电影逻辑,是一种以发行为中心向上下游发展的逻辑,而与商业产品的一般产业链逻辑不同。发行为本体现了电影商业原则的权力平衡:上下游的资本平衡以及资本流动的平衡,观赏权力与商业权力的平衡,时尚权力与资本权力的平衡,个人意志权力与票房利润权力的平衡。对电影发行来说,电影商业原则的权力平衡是相对的,发行的资本性是脆弱和不稳定的,它存在着时间、空间等诸多变数:发行的时空坐标、虚拟的时空流通、溢出的时空消费。营销即传播,数字化时代的电影营销,将会更加依赖信息传播。
  • 都市空间与现代性——从早期中国电影与舞厅的暧昧交织谈起 下载:63 浏览:361
  • 王婷 《当代艺术》 2020年6期
  • 摘要:
    电影和舞厅作为舶来品随着西方国家的入侵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并深深影响国人的生活,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征。从20世纪20年代的兴起到30年代的兴盛,电影和舞厅在中国的发展呈现相似的轨迹,无论是在文本内还是在画框外,电影和舞厅的暧昧关系共同塑造了那个特定时空下的都市形象,它们共同参与了都市空间的构建并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 美术片《大闹天宫》中小猴的“劳动”图像研究 下载:76 浏览:395
  • 刘双花 《当代艺术》 2020年6期
  • 摘要:
    美术片《大闹天宫》塑造了生动的小猴群众角色。本文以片中具有劳动特征的小猴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小猴的角色造型、动作设计和场景设计等要素,考察劳动在美术片中的流变,阐释片中劳动图像创作的外部影响与内部驱动,最终勾勒出经典图像创造与社会历史现实之间深层关系的视觉文化图景。
  • 邵氏黄梅调电影的家国想象与性别建构 下载:57 浏览:366
  • 侯东晓 《当代艺术》 2020年6期
  • 摘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邵氏黄梅调电影席卷港台及东南亚地区。这一时期,黄梅调电影中性别建构成为独特的表现。黄梅调电影中男性气质被解构,女性角色拥有强势的主体意识,但又被父权意识所规训。现实中冷战意识形态造成的空间区隔,造成了境外华侨身份认同和主体意识觉醒的无力感。但是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框架下,黄梅调电影中男性的"胜利"、女性的主体意识觉醒,成为观众对银幕形象的想象性满足。黄梅调电影中独具特色的性别展演,成为邵氏黄梅调电影中性别文化建构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对转型期香港社会的镜像映现。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当代艺术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2
访问量 148652
下载量 36521
总被引次数 371
影响因子 0.82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