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50

世纪中文出版社 ——“建设顶级中文期刊”为使命!期待与您同行......
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古今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及中外文学比较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以及书评和学术消息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文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35

《文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新媒体上的文学表演——以“匿名作家计划”为例 下载:65 浏览:475
  • 霍艳 《文学研究》 2019年1期
  • 摘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介入,文学的生产、传播方式、评价体系、作者队伍乃至文本形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媒体正在形成一个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文化场域,传统文学也开始寻求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转型。"匿名作家计划"就是一次尝试,赛制设定、参赛队伍、评审标准的改革,体现诸多新意。但转型中也展现出一种表演性,成为一种景观化的文学生产,没能真正弥合传统文学和大众阅读之间的裂痕。如何通过新媒体平台打破传统纯文学的封闭状态,和读者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找到更准确、有效的言论方式,在作品里呈现更为复杂的现实经验,建立新的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些是比赛带给我们的真正思考。
  • 歧义丛生的“真实”——对《大墙下的红玉兰》及其讨论的历史性考察 下载:65 浏览:474
  • 赵天成 《文学研究》 2019年1期
  • 摘要:
    从维熙的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在发表之后引起热烈讨论,其中"真实性"问题成为了各方争辩的焦点。本文在参照性的视野中,从细节真实、典型性、倾向性和爱国主义的角度,梳理了这场讨论中的关键点,并结合从维熙的文学观念与同时期创作做了延伸讨论。"真实性"历来被视为现实主义的根本要素,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冲突的概念。从维熙的小说及其后续讨论,充分表现了当时语境下人们对于相关问题的认识,是历史化地理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型案例。
  • 关于电影《吾儿不肖》 下载:69 浏览:472
  • 坂井洋史 《文学研究》 2019年1期
  • 摘要:
    本文系基于"广义的互文性"概念,试图把巴金1940年代代表作《憩园》中所有"故事"无遗漏地剔抉出来而确认其内涵的一系列工作之一部分。论者注目于《憩园》所提两部电影之一《吾儿不肖》,确认电影的梗概及其有关具体信息,以填补过去《憩园》解读中的空白;与此同时,还指出作为"父子故事"的《憩园》中弑父因素的缺席以及"死亡"在文本情节中起到的特殊作用,提出《憩园》精读的新视角。
  • 韦素园与高晓岚的“两地书”——《痕六篇》原型探微 下载:72 浏览:477
  • 柳冬妩 《文学研究》 2019年1期
  • 摘要:
    现代作家韦素园的女友高晓岚,是陈独秀夫人高大众、高贤萃的堂妹,1925年赴美留学。韦素园的散文诗《痕六篇》之二《"窄狭"》、之三《端午节的邀请》,分别书写了"我"与黎沙、少年与爱华的爱情。把《痕六篇》与高晓岚的一组诗歌进行深入研究,就会发现黎沙与爱华的原型均是高晓岚。黎沙的原型是以高晓岚为主,可以说是用化名写他们的爱情经历。但在《端午节的邀请》中,原型人物的本事材料进入散文诗后大致得到了保留,但同时经过了必要的删减、增添和重组。周作人关于韦素园作品的提醒,对于我们今天讨论文学虚构与非虚构问题,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 能解释的和不可说的——解析海子的诗化语言 下载:74 浏览:474
  • 郭瑾 《文学研究》 2019年1期
  • 摘要:
    海子是一位有卓绝才华而早逝的诗人,他独特的诗歌语言是一种英雄式的书写,具有不可重复性。诗人用生命书写诗歌,一生的追求都在建造中国的大诗理想上。本文从此着手,进而对其带有生命灵性的语言进行新批评式解读。本文用新批评理论细读法对海子诗歌语言进行分析,将其诗歌语言大致概括为能解释的和不可说的,有温度的诗性智慧和坚实的语言形式,在此分类基础上进行语言的新批评细读,解开海子生命语言的密码。
  • 博物、传奇与黔地方志小说谱系——论欧阳黔森的小说创作 下载:93 浏览:502
  • 李遇春 《文学研究》 2019年1期
  • 摘要:
    欧阳黔森是新世纪中国文坛上具有较大影响的贵州作家。他在小说创作中努力运用现代意识激活我们民族的文学传统。这主要表现为,他不仅把专业的现代地质学知识融入小说叙事中,用诗意的笔触展示贵州的地理风物,形成了独特的现代知识性叙事模式,激活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博物"叙事传统,而且他还着意发掘和捕捉贵州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异人奇事,塑造出形态各异的贵州人物艺术典型,以此激活中国古代小说中以史传或纪传为中心的"传奇"叙事传统。无论是以地理为中心的博物还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传奇,二者均统一在欧阳黔森的黔地方志小说谱系中。正是通过创造性地转换中国古代地方志及其方志小说叙事传统,欧阳黔森在小说创作中激活并重塑了作为地方性知识与文化的贵州精神。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文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76
访问量 162208
下载量 76051
总被引次数 627
影响因子 1.20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