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古今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及中外文学比较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以及书评和学术消息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文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35

《文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白话新诗、现代诗与早期城市文学——从北京到上海 下载:48 浏览:351
  • 张屏瑾 《文学研究》 2020年2期
  • 摘要:
    北京、上海这两座新文学的中心城市,在新诗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各自起到了很大作用。通过比较1920—1930年代两地新诗的特点,能够观察到的,是中国现代意识生成的两种不同的方式:一则是人文主义式的自我认同的发生,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人与环境的关系的深思,而在上海,都市的物质现代性和新的感觉结构,成为现代诗"再发生"的一大重要基础,从中亦可看出早期城市文学在北京与上海的不同表现。
  • “听众”的错位与诗歌大众化的内部危机——以延安诗朗诵运动(1938—1940)为中心 下载:52 浏览:356
  • 刘欣玥 《文学研究》 2020年2期
  • 摘要:
    1938—1940年在延安兴起的诗朗诵运动,与这门"声音艺术"服务于抗战宣传、群众动员的特殊效果密切相关。在大众化的诗学构想里,延安为诗朗诵提供了为工农群众创作并获得其直接检验的机会;但正是在现场反馈与实际互动之中,这场运动暴露出其内在的矛盾和危机。围绕柯仲平《边区自卫军》演出的评价,延安诗朗诵的"听众"构成呈现出暧昧的错位:其中固然有对于"大众"的想象与召唤,却也实际存在着普通群众与"超级听众"的分野。"听众"角色的引入与辨析,有助于我们对这场大众化实践的试验性质、历史评价、挫败与调整展开更进一步的认识与讨论。
  • 钱锺书的诗乐关系观及其诗学意义 下载:51 浏览:352
  • 潘建伟1,2 《文学研究》 2020年2期
  • 摘要:
    钱锺书对诗乐关系的问题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关注与深入的思考,其征引中西诗乐文献之众多、涉及议题之丰富,在同时代人中罕见其俦。他认为诗与乐作为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有其各自的特性,诗应该借鉴音乐的境界,但不能强和音乐的旋律;诗又必须重视文字的节奏,其自身的声音就可给人以情志的陶冶、情绪的净化。这种对诗乐关系的思考符合近代以来诗的发展规律,即诗应立足语言的本位,才能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诗又需借鉴其他艺术,才能为自己提供新的力量。
  • 从“闹”说起——论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翻言”问题 下载:49 浏览:332
  • 文贵良1,2 《文学研究》 2020年2期
  • 摘要: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暖水屯村民、区上的工作同志以及叙事者都喜欢用"闹"来描述土地改革,暗示了小说建立土改语言共同体的想象,从而为农民"翻言"的实践创造了言说平台。"翻言"是翻身者对自身"翻心"的具体表达。"闹"最重要的语言形态是农民"翻言"的实践:接受话语引导而得以发生,但过程非常艰难,往往以斗争会上斗垮地主、采用政治符号命名而获得胜利为标志。小说的语言融入方言、脏话,塑造了可听可懂的书面汉语,节奏舒缓又不乏诗意,形象地表达了暖水屯人的土地改革之"闹"和农民的"翻言",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诗学特质。
  • 迷楼:穿越时间的空间——论王安忆《考工记》 下载:44 浏览:342
  • 翟业军 《文学研究》 2020年2期
  • 摘要:
    《考工记》是一座纸面上的迷楼,上百年的时间以空间的形式被收纳其中。复活并串联起这些时间断片的,是作为"无"的阿陈。要从历史暗影里打捞出那些业已湮没的断片,叙事人必须拥有极大的善意,而王安忆的善意主要源于她的红色血缘中流淌着的"清丽的精神"。服膺于"清丽的精神",她就是一个纯良的人,试图写出一本纯良的书。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文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76
访问量 162208
下载量 76051
总被引次数 627
影响因子 1.20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