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进展
历史研究进展
《历史研究进展》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我国史学界研究成果,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及世界史等方面的研究,刊登史学研究评介,报道史学研究动态。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00

《历史研究进展》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批判与青年恩格斯的思想发展 下载:52 浏览:238
  • 唐正东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 摘要:
    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与批判。马尔萨斯不去研究私有制条件下的竞争关系与穷人贫困之间的关联性,反而只是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土地的自然产出率之间的差额的角度去谈论贫困的根源及解决路径问题,这是故意绕开了私有制的合理性问题。恩格斯明确地指出劳动力过剩决不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学现象,而是由私有制条件下不道德的竞争关系所推动产生的政治—社会现象。他站在无产阶级政治立场上,从生产力的发展与私有制竞争关系之矛盾性的方法论层面入手展开了对自由竞争关系的批判。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探讨,清晰地反映了他当时在私有制批判理论上的总体思想水平。
  • 汉魏皇帝征召的礼仪、程序与互动——以管宁为中心 下载:20 浏览:189
  • 张仲胤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 摘要:
    汉魏时期,皇帝征召作为皇权的延伸,既是一条选官途径,又是皇帝与士人的互动方式。皇帝通过礼仪等差、授官高低、授官程序表达对士人的优礼,传达政治意图。作为回应,士人则以应对征召的态度与方式,表达政治态度、处世立场。士人拒不就征反映其对皇权的反抗、对政治不满;而接受征召的内涵,则正与之相反。在接受征召与拒不就征之间,还存在着虚与委蛇的应对方式,反映士人既服从皇权又疏离政治的态度。而强征的存在,则反映了汉魏士人处于皇权控制之下的现实。
  • 公司治理视角下民国武汉震寰公司的浮沉 下载:30 浏览:208
  • 刘岩岩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 摘要:
    学界目前已有的研究,很少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民国时期内地民营企业的发展进行审视。以武汉震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心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其在公司治理方面,一度形成了债权团、沿海资本、政府"三足鼎立"的格局,围绕企业控制、利益分配、企业西迁等问题,三方展开博弈,其结果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发展走向。经历了时代大潮的风云变幻,震寰公司始终没有形成健全成熟的治理机制,透过其"半家族化"的治理形式,亦能管窥近代公司制在内地民营企业落地和发展的诸多艰难以及具体实践的复杂性。
  • 休斯与牛津大学汉学科——近代中英人文交流史钩沉 下载:30 浏览:212
  • 刘超 王贺欣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 摘要:
    休斯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英人文交流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曾主持牛津汉学科十余年,成为该校对华交流中的首席学者。为推动中英交流、提升英国汉学水准、传播中国文化,休斯做了大量工作。此间,牛津大学为推进汉学科的变革和升级,聘定中国学者陈寅恪出任教授,对此休斯助力良多,并曾来华积极接洽。但此事因故终未成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中国学界失去了在西方顶尖大学传播东方文化的一次良机,英国汉学界失去了直接吸收东方学术养分的机会,错失了转型机遇,造成了历史的遗憾。对国际汉学及中外交流史而言,这一案例蕴含重要意义。
  • 处于社会边缘的行医者——13至15世纪西欧的犹太医生 下载:16 浏览:207
  • 高建红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 摘要:
    在中世纪的西欧,存在着各种不利于犹太人行医的因素,但许多犹太人仍选择成为医生并取得巨大的成功。这并非一种偶然现象,而有其内在的必然性。犹太文化传统中对卫生保健的重视,犹太人掌握多种语言的能力,为犹太人进入医学这一领域提供了先天的优势条件;中世纪西方在医学发展上的长期滞后,使得医术高超的犹太医生更容易脱颖而出;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以及12世纪以后医生职业的日益世俗化,成为犹太人从医的一个良好契机;而医生职业在声望、地位上带来的诸多好处也对犹太人构成了极大的吸引力。
  • 19世纪英国伤寒与公共卫生改革研究 下载:20 浏览:206
  • 毛利霞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 摘要:
    伤寒是19世纪英国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盛行于19世纪下半叶,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很长时间内,医学界把伤寒与斑疹伤寒混用。到19世纪下半叶,医学界认为伤寒存在两种主要的传染方式:水传染与牛奶传染。实际上,牛奶因水被污染而具有传染性,故而水污染是伤寒传染的主要途径,伤寒是一种水生传染病。为此,英国政府重视公共卫生改革,既加强对水源、供水、下水道排水的改革和调整,又重视对牛奶场和牛奶运输的监管,治理牛奶掺假。19世纪末,伤寒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成为"卫生革命"的结果之一。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历史研究进展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08
访问量 160587
下载量 59862
总被引次数 603
影响因子 0.928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