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一项覆盖我国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同,这类保险遵循自愿原则,不具有强制性。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目前在参保率和参保水平方面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养老待遇的需求。实践证明,地方政府财政补贴水平的提升,对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和参保水平都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但如何促进地方政府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进行合理的财政投入,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利用公共物品演化博弈论建模,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促进地方政府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水平的合理措施。
摘要: 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11年数据,探究社区老龄服务提供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因性别而异;高龄老年人失能的可能性要明显高于低龄老年人;相对于少数民族老年人,汉族老年人具有更高的失能概率;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无配偶老年人失能的可能性要比有配偶老年人高;罹患慢性病会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独居老年人失能的可能性最高;社区老龄服务提供对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影响显著,有社区老龄服务的老年人的失能概率要明显低于没有社区老龄服务的老年人。
摘要: 老年人作为国际法保护中的特定群体,其权利的实现面临着特殊的困难与障碍。在老年人权利国际法保护方面,联合国、区域性人权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对研究热点的综述可以发现,学界关于老年人权利国际法保护的研究呈现出研究内容多元化、研究方法多样化、学科融合突出、相对侧重实践性等特征。
摘要: 基于2006—2016年中国省际人口老龄化指标,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确定人口老龄化关系矩阵,然后构建人口老龄化空间关联网络,并从整体网络密度、中心性、块模型角度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空间特征,最后运用QAP方法考察了人口老龄化空间关联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网络关联关系密切复杂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2)人口老龄化空间关系主要呈现出以东北地区、中部地区、重庆为中心的网络特征;(3)人口出生率、城镇化率、人均GDP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较大,其中,提高人口出生率可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摘要: 随着我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在融入数字生活的过程中面临巨大的挑战,构建老年数字鸿沟社会支持体系刻不容缓。综合来说,造成老年数字鸿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社会支持体系的系统支持。基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构建由政府、社区、新媒体和智能产品开发商、老年人自身、老年人人际关系网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数字鸿沟社会支持体系,以期为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供系统、科学的全方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