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解决研究
争议解决研究
《争议解决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争议解决领域方面的研究成果及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324

《争议解决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 刑法中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讨论 下载:67 浏览:742
  • 朱海龙 《争议解决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与其说是两种不同的刑法理论,不如说是两种价值观念。但是,我们更应该明晰的是,在刑法条文已经确定基础上,即使是价值观念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用二者之间的哪一种观念或是价值观去指导刑法条文的修改。对于两种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是,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影响司法实践。在具体的司法裁判时,就算发条相同,但是根据不同的理论是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的,所以讨论两个理论那个更能贴和我们当今社会的价值,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

  • 刑法中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讨论 下载:66 浏览:769
  • 周麟 《争议解决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与其说是两种不同的刑法理论,不如说是两种价值观念。但是,我们更应该明晰的是,在刑法条文已经确定基础上,即使是价值观念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用二者之间的哪一种观念或是价值观去指导刑法条文的修改。对于两种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是,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影响司法实践。在具体的司法裁判时,就算发条相同,但是根据不同的理论是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的,所以讨论两个理论那个更能贴和我们当今社会的价值,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

  • 论积极刑法观在环境犯罪治理中的应用 下载:67 浏览:798
  • 张哲钧 《争议解决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积极刑法观是一种强调预防、注重法益保护的刑法理念。它认为,刑法不仅应当在犯罪行为发生后进行惩罚,更应当在犯罪行为发生前通过立法、司法和执法等手段,积极预防犯罪的发生,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本文深入探讨了积极刑法观在环境犯罪治理中的应用,指出积极刑法观通过前置犯罪预防、强化法益保护及促进恢复性司法等手段,为有效应对环境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持。文章首先阐述了积极刑法观在环境犯罪治理中的应用可行性,随后分析了环境犯罪的特点及治理现状,进而从立法、司法及执法层面详细论述了积极刑法观在环境犯罪治理中的具体应用路径。本文认为,积极刑法观的引入,不仅有助于提升环境犯罪治理效果,还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浅谈文创产业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以文化遗产类型景区承德避暑山庄为例 下载:64 浏览:798
  • 王博 《争议解决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是实现文化赋能。文化不仅是文创产品研发的起点与关键,更是文创产业发展的根源与基石。离开了文化谈文创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那么如何体现与提升无形文化的价值,更好地实现文化赋能产品、文化赋能产业,其中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就是知识产权(IP intellectual Property)的创造、保护与利用。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于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国家首批5A级景区。教科文组织对其评价是:“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历史遗迹。”

  • 杜里奥·帕多瓦尼刑法思想述评 下载:78 浏览:797
  • 张冬岩 《争议解决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意大利刑法学原理》一书集中阐述了帕多瓦尼教授的刑法思想,概言之分别为罪刑法定原则的内涵与外延、犯罪的形态与概念、刑罚的主体与客体。从原始社会的自然法则到现代文明社会的成文法规范,人类以种群(社会)为形态的生活方式中离不开对于法的理解和运用。如何准确地界定犯罪行为、应以何种刑罚方式予以纠正不法行为,在任何历史阶段、任何国家政体,都是值得反复研读和深入思考的课题。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争议解决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68
访问量 120587
下载量 20579
总被引次数 309
影响因子 0.80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