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报
中国音乐学报
《中国音乐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音乐学领域内最新研究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音乐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80-1478

《中国音乐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SPOC理念下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 下载:69 浏览:404
  • 高天乐 郭民建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8期
  • 摘要: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信息化技术水平的迅猛提升,教育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大量新型的教学模式,例如MOOC教学模式,对于我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使用的过程中,这种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帮助学生实现深度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育工作者将在线教育和线下教学进行了充分的结合,产生了SPOC这种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于SPOC理念下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进行探究。
  • 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下载:66 浏览:400
  • 单南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8期
  • 摘要: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发展历程久远、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形成了大量以民族为单位的独特音乐风格。这些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的音乐瑰宝,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塑造学生的精神道德。因此,对我国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深入研究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改革的意义,就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模式同民族民间音乐有机融合的路径进行研究与梳理,从而构建出更为完善合理的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实现我国高校学生了解民间音乐文化、熟知中华历史、强化民族认同的目的。
  • 高校小提琴专业教学模式革新初探 下载:71 浏览:402
  • 周怡杉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8期
  • 摘要:
    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的整体架构和活动程序,对教学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作为高校小提琴专业来说,传统的师徒制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下的现实需要,成为了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应将更多科学、高效的模式应用于教学中,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将学生培养为基础扎实、能力全面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推动专业教学迈上新台阶。
  • 试论音乐审美教育对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载:66 浏览:391
  • 谢梅1,2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8期
  • 摘要:
    音乐审美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步向前发展,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现已经被认为是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音乐审美教育并不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高尚的音乐家,而是想通过对审美能力的培养,让所有学生拥有健康、高尚、丰富多样的审美趣味,并进一步完善他们的人格,扩展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而音乐审美的根源性特点也注定其会对学生尤其是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独特的意义及作用。本文在分析中学音乐审美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音乐审美教育对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并对中学生音乐审美教育提出了建议。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音乐学报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发文量
访问量
下载量
总被引次数
影响因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