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研究
心脑血管病研究
《心脑血管病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心、脑、血管病学术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内、外科诊治经验,以及有关心脑血管病的社区人群防治和护理健康指导经验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心脑血管病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8-9877

《心脑血管病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金坛地区中年人群肥胖现状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研究 下载:62 浏览:402
  • 周鑫1 姚海舟2 王增武3 王馨3 陈祚3 张林峰3 田野3 邵澜3 朱曼璐3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8期
  • 摘要:
    了解金坛地区中年人群肥胖现况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方法 2009~2010年期间在金坛地区抽取35~64岁调查对象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调查对象982人。计算中年人群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并分析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金坛地区35~64岁中年人群超重率为42.77%,肥胖率为18.94%,轻、重度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8.70%、19.96%。不同性别间超重、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中心性肥胖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患病的比例明显增加,其中超重、肥胖人群中同时具有3个危险因素的比例是正常体重人群的3.56倍和6.05倍;而轻度、重度中心性肥胖人群中同时具有3个危险因素的比例是非中心性肥胖正常人群的4.62倍及5.51倍(P<0.05)。结论金坛地区中年人群中体重异常者近六成,肥胖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比例很高。
  • 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以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下载:72 浏览:404
  • 陆松华 梁日升 宋广全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7期
  • 摘要:
    分析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冠心病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美托洛尔片,持续治疗4周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QTd和心率变异性,观察两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9%,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QTd、矫正的QT离散度(correcting QT dispersion,QTcd)在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心率变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为15.56%,观察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为8.89%,两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应用可调节患者的QTd及心率变异性,减少不良症状的出现。
  • 巴戟天寡糖胶囊对冠心病抑郁患者神经递质及抑郁程度的影响 下载:71 浏览:407
  • 刘雯晶1 李珂2 胡健才3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7期
  • 摘要:
    探讨巴戟天寡糖胶囊对冠心病抑郁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将98例冠心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血清神经递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量表(SF-36)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系统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75.51%明显高于对照组42.86%(P<0.05);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等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戟天寡糖胶囊有助于缓解冠心病伴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可能与调节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等因素有关。
  • 高血压急症患者自我效能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74 浏览:411
  • 鲁晓迪 周郁秋 王月枫 秦欢欢 孟丽娜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7期
  • 摘要:
    调查高血压急症患者自我效能、健康生活方式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429名高血压急症患者进行自我效能及健康生活方式调查,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两者相关性。结果高血压急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为(57.16±20.26)分,其中64名(14.92%)患者处于低等水平,244名(56.88%)患者处于中等水平,121名(28.21%)患者处于高等水平。高血压急症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得分为(123.83±22.03)分,299名(69.70%)患者的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其中268名(62.47%)的健康生活方式一般,31名(7.23%)健康生活方式差,在130名(30.30%)具有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中,119名(27.74%)为良好,11名(2.56%)为优。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急症患者自我效能与健康生活方式呈正相关(r=0.54,P<0.01),且自我效能各个维度和健康生活方式各个维度亦呈显著性正相关(r=0.14~0.60,P<0.01)。结论高血压急症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处于中等水平,可通过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提高高血压急症患者的自我效能,从而改善其健康生活方式。
  •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25例临床分析 下载:71 浏览:413
  • 朱良枫1 胡晓晟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7期
  • 摘要:
    通过对25例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MINOCA)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潜在病因、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入选25例MINOCA患者,根据其病因学特点分为心肌炎组和非心肌炎组,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辅助检查及转归情况的差异。结果与非心肌炎组比较,心肌炎组患者更年轻,血象更容易偏高,肌钙蛋白升高更明显,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心包积液更多(P<0.05);而冠状动脉情况较非心肌炎组更好(P<0.05),但预后较差(P<0.05);血脂异常更易出现在非心肌炎患者中(P<0.05),两组在性别、发热者、血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心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肌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炎引起的MINOCA,较其他病因发病更为凶险,更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 尼克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下载:68 浏览:383
  • 黄晓慧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7期
  • 摘要:
    分析尼克地尔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本院108例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及他汀类药物等常规抗UA药物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克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PCI术中心绞痛发生率及心电图的改变;比较两组PCI手术前后肌钙蛋白Ⅰ(c TnⅠ)、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观察组PCI术中心绞痛及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c TnⅠ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K-MB水平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LVE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尼克地尔能够有效降低UA患者PCI术中心绞痛及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提高LVEF的水平,减少心肌损伤,有助于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 集束化干预策略在心肌梗死患者运动康复中的应用 下载:79 浏览:442
  • 张丽萍 施凤梅 陈丽娜 丁红英 沈剑英 俞迪红 唐欧杉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6期
  • 摘要:
    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在心肌梗死患者运动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住的心肌梗死患者103例,应用计算机随机抽样,分为干预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出院宣教及出院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集束化干预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及干预后1个月、6个月与12个月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左心室射血分数、生存质量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和再入院率。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前、干预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及12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再入院率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运动康复中应用集束化干预策略,能改善患者活动能力,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再入院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常规疗法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下载:79 浏览:416
  • 李澈 刘幼根 王圣果 李春萍 丁莉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6期
  • 摘要:
    观察慢性舒张性心功能不全(DHF)患者应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24例慢性DHF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两组,各组62例,对照组行抗心力衰竭常规疗法,在其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心率变异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6%比对照组79.03%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部正常R-R间期标准差(128.41±20.41)ms、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68.52±13.91)ms、相邻R-R间期占全部正常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9.63±3.21)%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慢性DHF患者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改善心功能效果显著。
  • 不同剂量FTY720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炎症因子与神经功能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411
  • 董晓巧 俞文华 杜权 王昊 杨定博 沈永锋 江力 杜垣峰 朱强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6期
  • 摘要:
    揭示不同剂量FTY720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枕大池两次注血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予以1ml 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大鼠按1mg/kg和5mg/kg剂量予以FTY720腹腔注射。每组6只大鼠断头处死,采用四肽荧光底物法检测海马组织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海马组织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每组剩余6只大鼠逃避潜伏期同时评价大鼠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增高,海马组织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显著升高,海马组织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活性显著增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均P<0.05);与小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也均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FTY720可通过抑制脑炎症反应,降低神经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其作用效果呈现剂量依赖性。
  • 心动过速揭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性 下载:74 浏览:403
  • 蒋寅 徐建国 骆正东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6期
  • 摘要: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是一种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以及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其中又以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F AVN-RT)多见,频率常在136~230次/分[1],随着自主神经张力的变动而有波动。由于SF AVN-RT具有自身的特点,故在心动过速发作时,与其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多例平时较少见,尤其是在非电生理检查状态下不常见到的心动过速,来进一步认清SF AVN-RT的特性。
  • 早期针灸按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作用 下载:68 浏览:431
  • 陈梅1 潘利妹1 沈红萍1 徐萍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6期
  • 摘要:
    探讨早期针灸按摩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的作用。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64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康复组32例采用中西药物治疗与针灸按摩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的中西药物治疗;入院时和治疗(25.10±5.12)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FMA)。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I指数、FMA评分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按摩康复组患者BI指数、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中西药物常规与针灸按摩康复结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能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
  • 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的关系 下载:76 浏览:448
  • 付蕾 何浪 钟诚 孙国建 欣明花 沈法荣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5期
  • 摘要:
    研究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根据心电图有无破碎QRS波分为观察组(有破碎QRS波,n=50)和对照组(无破碎QRS波,n=40)。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参数、实验室指标并统计Gensini评分与ST段回落率。结果有破碎QRS波患者心电图参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 Form,CK-MB)、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 Tn I)等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特征均显著高于无破碎QRS波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 QRS时限增量、术前f QRS导联数、c Tn I与术后ST段回落不良独立相关。结论 QRS碎裂波与行急诊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ST回落不良有关,急诊PCI术前心电图出现f QRS能够作为ST段回落不良的预测指标。
  • 支架成形术与单纯药物治疗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比较 下载:76 浏览:476
  • 王俊 严永兴 钟长扬 张艳 魏颖楠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5期
  • 摘要:
    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椎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支架成形术及12例单纯药物治疗的老年症状性椎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支架成形术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期内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再狭窄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脑缺血事件发生率等对比其疗效。结果临床随访73~104个月,平均(90.41±10.86)个月,支架成形术组患者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率(82.50±9.17)%vs(79.83±6.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末支架成形术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9.00±15.85)%,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84.83±1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架成形术组有3例出现支架内狭窄,药物组有3例患者完全闭塞;随访期内支架成形术组患者总的缺血事件3例,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8例(P<0.01)。结论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椎动脉中重度狭窄有较好的长期效果,对预防后循环缺血事件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但仍需要更大样本量对照研究证实。
  • HbA1c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功能与MACE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 下载:74 浏览:432
  • 顾方方 韦凡平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5期
  • 摘要: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脏功能、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依据术前静脉HbA1c水平分为两组,其中A组患者HbA1c值<8%,而B组患者HbA1c值≥8%,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Killip心功能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Dd)水平、左心房大小(LAd)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随访MACE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A组患者术后Killip心功能分级水平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水平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患者LVDd、LAd及LVEF水平均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患者随访MACE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随访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高HbA1c水平可能影响行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脏功能恢复,导致MACE和死亡风险上升。
  • PTEN介导的自噬对慢性酒精刺激引起的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 下载:72 浏览:487
  • 高学忠1 黄隐青2 林丛2 黄亦炜2 张鑫2 吴连拼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5期
  • 摘要:
    自噬对慢性酒精刺激引起心脏损害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慢性酒精心肌病组、同时利用自噬抑制剂3-Methyladenine(3-MA)和PTEN抑制剂SF1670,每组各10只。第2个月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处死小鼠,取下心肌组织标本。检查比较各组小鼠的心脏功能,心肌细胞凋亡水平,心肌组织中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LC3-II)的表达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酒精组小鼠心肌LC3-II和PTEN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同时也发生心肌细胞凋亡数量的增加。当同时作用自噬抑制剂后,细胞凋亡进一步加剧。共同作用PTEN抑制剂后,LC3-II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的下降,但伴随着凋亡水平的增加。结论慢性酒精刺激下,心脏通过上调PTEN介导的心肌自噬表达水平,减轻酒精造成的心肌损伤,减少细胞凋亡。
  •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及RhoA/ROCK活化机制 下载:76 浏览:449
  • 葛水秀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5期
  • 摘要: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及Rho A/ROCK活化机制。方法选取生理状况相近的SD大鼠40只,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瑞舒伐他汀组、AMI组、假手术组、正常组四组,平均每组10只;使用ELISA法对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等水平进行检测;使用试剂盒法对各组大鼠肌酸激酶(CK)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转化酶(SOD)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利用HE染色对大鼠心脏组织病理变化进行检测,使用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使用TTC/伊文思蓝染色测定大鼠的心肌相应梗死面积;使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体内NF-κBp65、ROCK1、ROCK2、Bcl-2、Bax等表达水平。结果瑞舒伐他汀组大鼠梗死面积下降至(30.00±7.00)%,显著低于AMI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43.00±5.00)%(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大鼠血清中心肌损伤标记分子LDH和CK水平均显著低于AMI组大鼠(均P<0.05)。AMI组大鼠心肌组织和血清中的抗氧化分子SOD水平较假手术组大鼠急剧下降,同时AMI组大鼠氧化损伤标致分子MDA水平则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大鼠(均P<0.01);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MDA水平则显著低于AMI组水平(P<0.05)。AMI组大鼠血清中的IL-6、TNF-α、CRP等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大鼠(均P<0.01);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的IL-6、TNF-α、CRP等水平则显著低于AMI组大鼠(均P<0.05)。AMI组大鼠的ROCK1和ROCK2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7±0.06)和(1.49±0.04)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大鼠,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的ROCK1和ROCK2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MI组大鼠(均P<0.05)。结论对于大鼠急性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凋亡现象瑞舒伐他汀能够起到较好地缓解效果,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对Rho A/ROCK活化和介导的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进行有效的抑制。
  • 评估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降压治疗 下载:75 浏览:451
  • 陈海燕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4期
  • 摘要: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连续动态评价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早期降压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明确诊断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期间观察组利用TCD动态监测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指导患者急性期的降压治疗药物的使用时机和使用的剂量,对照组根据指南推荐的降压策略适度降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血压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评估入院后第1、3、5、7天两组患者脑卒中严重程度,改良RANKIN(mRS)量表评价第1、3、5个月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记录脑卒中再发事件,绘制生存曲线,比较脑卒中再发事件的组间差异。结果总共124名患者被纳入该项研究,其中23例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所有患者出院平均随访期6.4个月。观察组患者24h和72h内平均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CD指导下的早期降压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入院后第1、3、5、7天的NIHS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个月后mRS量表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随访期间再发脑卒中事件的log Rank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观察组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CD动态监测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指导下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实施更积极地降压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出院后6个月内再发脑卒中事件的发生率。
  • 寒冷刺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皮素、炎症因子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455
  • 董彦文 牧骑 孙秀杰 安静 祁宏 韩旭晨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4期
  • 摘要:
    寒冷刺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皮素(ET-1)、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0例为观察组;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8例为对照组,检测ET-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结果观察组ET-1水平[(115.64±6.52)mg/L]高于对照组水平[(85.16±3.25)mg/L]、观察组IL-6水平[(189.31±13.94)ng/L]高于对照组水平[(168.23±14.17)ng/L]、观察组TNF-a水平[(223.62±13.91)pg/ml]高于对照组[(202.83±12.38)pg/ml]、观察组LP-PLA2水平[(20.19±10.86)IU/ml]高于对照组[(16.45±8.67)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冷刺激导致ET-1、炎症因子水平增加,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 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Ⅱ°AVB的诊断价值 下载:74 浏览:481
  • 邵燕1 张磊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4期
  • 摘要: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Ⅱ°房室传导阻滞(AVB)的诊断价值。方法记录198例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的动态心电图(DCG),根据术后DCG将患者分为两组:无Ⅱ°AVB组(A组),Ⅱ°AVB组(B组),分析R-R间期>2.0s、逸搏心律的分布规律及两组间的平均心率、长R-R间期及逸搏心律的平均次数。结果 198例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均成功转为窦性心律,A组中R-R间期>2.0s及逸搏心律的分布与睡眠或休息明显相关,而B组中则日夜均可见;且B组中长R-R间期、逸搏心律的平均次数明显多于A组(P<0.05)。结论 R-R间期>2.0s超过25次/24h并出现R-R间期>3.0s及心室率小于35次/分的逸搏心律,且与睡眠休息无关,或出现R-R长间期及逸搏心律时伴有头晕、黑甚至晕厥现象,需考虑心房颤动伴Ⅱ°AVB。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心脑血管病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2
访问量 106325
下载量 29512
总被引次数 398
影响因子 0.67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