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与科学
数据与科学
《数据与科学》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数据技术应用领域中具有前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的产业与技术发展见解;产业的新研究应用成果与发展动态;关键技术、热点的前沿性研究与应用;具有先进性和推广价值的应用方案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数据科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8-9834

《数据与科学》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基于余弦相似度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研究 下载:84 浏览:466
  • 钱秋亮1 董宝伟1 邵馨叶1,2 邵建龙1 《数据与科学》 2020年7期
  • 摘要:
    压缩感知理论的提出极大促进了信号等领域的发展。为了精确的恢复原始信号,本文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余弦相似正交匹配追踪算法,该算法结合广义选择原子的思想,加入余弦相似系数,进一步提高对原子相关性选择,从而提高信号重构的精度。并通过在不同稀疏度及压缩比下进行信号重构,结合精确重构率对不同信号进行重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算法在重构精度上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 基于补充的集合经验模态最优降噪整形算法 下载:81 浏览:479
  • 董宝伟1 钱秋亮1 邵馨叶1,2 邵建龙1 《数据与科学》 2020年7期
  • 摘要:
    为了准确提取噪声干扰的脉冲信号,本文基于补充的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最优降噪整形算法,算法基于固有模态函数构建不同的带通滤波器和方波整形,并依据均方误差、线性相关度和目标函数值指标来建立最优降噪整形算法的判断指标。采用脉冲信号、调幅调频信号和高斯白噪声信号合成数值模拟信号进行仿真实验,本算法能够准确地提取脉冲信号,表明数值模拟仿真实验成功,可应用于提取受噪声干扰的单位脉冲信号。
  • NESMA功能点分析方法在电信行业软件中的应用与改进 下载:74 浏览:345
  • 张静娴1 张红福2 《数据与科学》 2020年7期
  • 摘要:
    针对当前信息系统规模估算方面等诸多问题,分析对比行业中流行的几种软件系统规模估算方法,探讨各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分析表明,功能点分析方法使用规范的数学模型,从业务功能的角度对软件规模进行度量,能够较好的反映出软件的逻辑规模,且能得到需求方和开发方的共同认可。NESMA功能点分析方法更是在IFPUG功能点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重点介绍NESMA功能点分析方法和其应用时的具体过程。同时,结合当前电信行业软件的特点,提出部分改进。
  •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频谱分配策略研究 下载:63 浏览:252
  • 杨洁祎 金光 朱家骅 《数据与科学》 2020年6期
  • 摘要:
    随着无线网络被广泛使用,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高效的频谱分配策略对无线通信至关重要。动态频谱接入是一个动态时变优化问题,基于固定编码的算法无法自适应复杂的网络环境。本文将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引入到认知无线电系统中,使智能体在未知频谱环境下不断与环境进行交互,学习到最佳频谱选择策略,提高频谱资源利用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能有效学习到最佳策略,且当网络环境发生变化时,算法能自动调整,实现二次收敛。
  • 基于无线通信的温室环境信息监测系统 下载:48 浏览:464
  • 郑志雄 张长胜 赵振刚 张家洪 《数据与科学》 2020年6期
  • 摘要:
    农场温室统一监测,在农场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无线通信技术研发了多温室多点监测系统,通过多点测量一个温室的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湿度以及光照强度,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发送信息到温室数据收集单元,数据收集单元通过GPRS无线通信模块发给农场监控室,监控室通过上位机界面将数据保存、分析处理,从而实现对农场多个温室的监测,发生异常时提醒管理员处理。
  • 基于遗传寻优的双阈值型AdaBoost分类器 下载:77 浏览:444
  • 张梦娇 叶庆卫 陆志华 周宇 《数据与科学》 2020年6期
  • 摘要:
    针对双阈值型AdaBoost分类器存在搜索弱分类器过程复杂和训练耗时长的问题,结合遗传算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寻优的双阈值型AdaBoost分类器。该方法通过对特征和两个阈值的编码来寻找弱分类器,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性,能够快速寻找到最佳弱分类器,减少训练时间。另外,在此基础上提出设置两阈值之间最小间距的方法,增强其抗干扰能力,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为验证实验效果,对MIT-CBCL人脸库提取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特征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双阈值型AdaBoost分类器比经典AdaBoost分类器在训练时间上提升了5倍,比双阈值型AdaBoost分类器提升了18倍,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与此同时,因为增加了两阈值之间的最小间距,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强的抗噪性能。
  • 基于ALS模型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研究 下载:80 浏览:326
  • 舒珏 淋吴晟 《数据与科学》 2020年6期
  • 摘要:
    针对协同过滤算法存在着数据稀疏性、准确性以及可扩展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Word2Vec词向量模型和LSH局部敏感哈希的矩阵分解推荐算法。首先通过Word2Vec模型高速将词的相似性转换为向量之间的相似性,然后基于改进的LSH局部敏感哈希高速计算项目向量之间的相似矩阵,最后结合用户-项目原评分矩阵计算出未评分项目的预评分进行数据的填充,同时在ALS矩阵分解阶段加入相似性,以减少隐含特征因子信息的丢失。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比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MAE值低,具有更优的性能。
  • 中国电信4G FDD L800M扩频规划和CL覆盖对比分析及优化提升的研究 下载:62 浏览:425
  • 吕军 《数据与科学》 2020年6期
  • 摘要:
    本文介绍了衡水电信网优团队针对有限的800M频段资源为VoLTE用户提供高清语音、视频服务方面开展的网络规划优化实践活动及取得的成绩的过程。介绍了运用SEQ平台识别用户终端类型、支撑市场精准营销、规避投诉风险等工具手段,主动、快速、安全、准确引导目标VoLTE用户使用VoLTE业务的基本思路、优化方法。介绍了运用SEQ平台并结合网管数据综合分析CDMA网络与VoLTE现网进行对比优化分析的基本思路、优化方法。希望能够为网优工程师在VoLTE优化工作中提供帮助和支撑。
  • 无损检测技术在道桥工程中的应用及趋势 下载:67 浏览:458
  • 苗嵩 《数据与科学》 2020年5期
  • 摘要:
    本篇文章大部分是介绍并展示无损检测技术在道桥中的应用以及其发展趋势,尽可能详细的解析无损检测技术在道桥工程的有关应用中有可能形成的问题以及不能够有效应用的部分,在各种情况下,提出一些我们可以看到的亟待处理的问题思绪,也包括预测无损检测技术的当前发展前景及将来的趋势。
  • CRN中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信道选择方法 下载:82 浏览:427
  • 朱豪 彭艺 张申 李启骞 《数据与科学》 2020年5期
  • 摘要:
    频谱感知技术作为CRN(Cognitive Radio Network)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对空闲信道进行有效的探测,然后再重新分配给次级用户SU(Secondary Users)。针对现有频谱感知技术在感知新信道过程中时延较大、选择信道达到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道选择机制的HMM(Hidden Markov Model)方法。以减小感知时延,并对频谱范围进行优化,进而估计节点的带宽范围以将信道分配给SU。与现有方案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好的端到端吞吐量、且具有更低的运行时间和平均端到端延迟。
  • 基于5G边缘云的新媒体解决方案 下载:71 浏览:354
  • 成静静 潘桂新 《数据与科学》 2020年5期
  • 摘要:
    随着5G时代来临,新媒体视频行业对大带宽、边缘云、AI的需求不断增强,研究证明,媒体业将是第一个享受5G红利的垂直行业。通过对比分析传统技术与5G技术支撑下的业务场景,5G技术能够对新媒体提供有效支撑并降低成本。详细介绍了基于5G边缘云新媒体应用的组网方案,对比分析使用5G边缘云与使用传统公网的延时对比、AR眼镜及摄像头使用5G边缘云前后的时延对比,时延等指标大幅降低。未来,随着5G技术和新媒体业务结合的不断深入,赋能新媒体行业。
  • APP软件产品质量评估 下载:85 浏览:324
  • 张李芳 姜瑛 《数据与科学》 2020年5期
  • 摘要:
    随着APP软件产品的广泛应用,APP软件的质量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现有研究集中于传统软件质量评估,从用户角度对APP软件产品质量的评估很少,且部分模型只针对APP软件产品的部分特性。因此基于ISO/IEC 25010软件质量模型,建立用户评估APP软件质量的相关模型及过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的APP软件产品质量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 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虚拟机放置方法 下载:62 浏览:357
  • 王茂宇 任时萱 《数据与科学》 2020年5期
  • 摘要:
    针对现有采用粒子群算法放置虚拟机问题存在优化目标单一,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虚拟机放置方法,通过综合考虑数据中心类型对优化侧重的影响和放置后的负载均衡度,鲁棒性,能源消耗,针对计算密集型数据中心和数据密集型数据中心设计不同的目标函数,对负载均衡度,鲁棒性,能源消耗3方面进行了多目标优化,使其更贴近实际情况。并且通过优化粒子初始位置调节收敛速度,设置动态的学习因子和引入粒子位置的漂移因素使其跳出局部最优解。仿真实验证明,本方法和粒子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比较,在负载均衡,鲁棒性,能源消耗三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性能提升。
  • 基于LTE信令监测系统的降本增效研究 下载:77 浏览:434
  • 何丽华 程玉松 董雪 李明晏 聂圣峰 《数据与科学》 2020年4期
  • 摘要:
    LTE信令监测系统通过对海量数据灵活的挖掘和分析,为运营商全业务精细化运营提供支撑。近几年,随着用户流量的快速增长,LTE信令监测系统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也越来越高。如何做到降本增效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从模型参数调整、组网架构调整、合理利用现网退网的服务器设备、软件架构优化方面提出LTE信令监测系统降本增效的措施。
  • 基于PCA和模糊聚类的用电行为分析 下载:68 浏览:377
  • 赵嫚1,2,3 李英娜1,2 杨莉3 《数据与科学》 2020年4期
  • 摘要:
    随着智能电网的高速发展,电力系统中负荷数据高维度特性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造成了数据冗余、聚类复杂、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利用主成分分析对负荷数据进行降维,提取主成分特征,并利用FCM聚类算法对负荷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不同用电习惯下的负荷数据聚类曲线及不同类别用户的用电行为特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在降低数据维度的同时提高了算法的效率,并为供电企业进行负荷预测、异常检测、差异化服务等提供了帮助。
  • 中国电信NB_Iot异常接入问题分析研究 下载:76 浏览:425
  • 吕军 《数据与科学》 2020年4期
  • 摘要:
    NB-IoT是IoT领域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在政府、各大运营商以及各大芯片、模组厂商的全力推动下,基于NB-Io T技术的应用已经在全国落地。NB网络的窄带宽带来的广覆盖和低能耗优点明显,但缺点是对MT(被叫)业务响应不及时,主要应用于表类等对下行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业务。其业务特点相应带来的异常问题主要为接入类问题,本文就衡水电信近年来发现的NB Iot网络问题进行了跟踪分析,从覆盖、干扰、负荷、特性以及终端性能等方面对衡水区域的集中性NB网络问题进行了逐项分析和排查,并进行了经验总结。
  • 便携式光纤光栅解调仪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64 浏览:245
  • 张鑫 张家洪 许晓平 赵振刚 李川 李英娜 《数据与科学》 2020年4期
  • 摘要:
    便携式光纤光栅解调仪实现对光纤光栅传感器返回的光信号进行解调、显示、存储等功能,因为其内部含有光源、解调模块等对电源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器件,所以电源的性能对解调仪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本文设计了一种适配器或内置24V/12000mAh锂电池双电源供电的便携式光纤光栅解调仪直流稳压电源,基本原理是:IRF9542(PMOS)场效应管与降压控制器LM2576作为核心器件,通过场效应管实现适配器和锂电池供电自动切换、利用降压控制器输出多路不同电压给解调仪内部器件供电、采用限流电路给带充电管理芯片的锂电池充电。制作PCB板,试验表明:电源5V输出端口纹波电压为19. 2mV,12V输出端口纹波电压为60. 8m V,便携式光纤光栅解调仪续航时间为4.1h。证明设计的直流稳压电源在输出电压稳定性、续航能力等方面完全满足便携式光纤光栅解调仪正常工作需求。
  • 基于系留无人机平台的应急通信中继技术研究 下载:77 浏览:458
  • 黄宇 吴彦锋 周镇宇 《数据与科学》 2020年4期
  • 摘要:
    针对重大突发灾害救援的应急通信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系留无人机的无线应急通信中继系统。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对该应急通信中继系统的特点与优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对设计研制的应急通信中继系统样机进行了介绍,并利用该样机系统开展了实际外场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中继通信覆盖半径超过23km,数据传输最大速率达15Mbps,高清视频传输清晰流畅,语音通话清晰,短消息收发正常,可满足灾害救援的应急通信业务量需求。
  • 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7 浏览:463
  • 袁健 《数据与科学》 2020年3期
  • 摘要:
    当前,现代工业迅速发展,电气自动控制水平空前提高,人工智能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获得了非常乐观的效果,不仅大大提高了控制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而且明显降低了自动控制的相关成本。未来,人工智能就是电气自动控制的一个发展主流。本文对此展开详细分析,希望能为同行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数据与科学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71
访问量 85621
下载量 19862
总被引次数 328
影响因子 0.627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