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临床医学领域内最新技术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临床医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08-0061

《医学研究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新生儿手术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的研究 下载:46 浏览:654
  • 郑婉霓1 付小婷2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 摘要:
    探析护理标识用于新生儿手术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纳入需要手术的新生儿70例,平均分为2组,每组各35例。比较常规护理、基于护理标识的手术室风险护理实施后,患儿的护理结局。结果:实验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P<0.05);实验组家长评价新生儿的住院环境与护理专业技能评分较高(P<0.05)。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压力评分相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5);实验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手术期间,采用基于护理标识的风险管理,能有效缩短新生儿的手术与住院时间,提高家长对新生儿的护理专业性和住院环境的满意度,降低护理人员的护理压力,为新生儿能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 分析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胸外科疾病的效果 下载:48 浏览:652
  • 刘立法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 摘要:
    目的分析在胸外科疾病中应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胸外科接收的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分成两组,组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人数为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开展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种治疗方案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最终结果比较后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胸腔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发生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最终患者生活质量同对照组相比明显提升,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外科疾病患者应用微创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可获得更加理想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而且手术切口较小,能够满足患者对手术切口的美观需求,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PDCA循环对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49 浏览:592
  • 王琳 付小婷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 摘要:
    目的研究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方法,分析PDCA模式在此过程中应用,为今后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方法 选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88例。以数学随机列表法,将其分成两个组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者为对照组(44例);实施PDCA循环模式护理管理者为观察组(44例)。对两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新生儿护理后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加理想(P<0.05)。结论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可帮助新生儿营养状态,减少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使家长满意度提高。
  • 新生儿科护理采取优质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684
  • 付小婷1 郑婉霓2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 摘要:
    目的探究新生儿科护理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04-2023.12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护理单元收治新生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划分组别;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情况、新生儿科护理质量分数、家长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时间、患儿病症有效缓解耗时、患儿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环境质量、护理操作、专业性、衣着整齐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认知满意度、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理想;显著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新生儿科护理质量;加速患儿康复。
  • 负荷深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高血压患者饮食护理中的作用 下载:55 浏览:635
  • 鄢弦 李晶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 摘要:
    探讨负荷深呼吸训练联合饮食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6月-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对照组,予以常规呼吸训练+饮食护理(护理方案A);另选我院2024年1月-2024年6月期间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观察组,予以负荷呼吸训练+饮食护理(护理方案B);152例研究对象均伴有高血压,比较两种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血压水平、营养状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方案B的实际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在改善患者肺功能、高血压,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显著优势,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
  • 外固定技术在四肢骨折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54 浏览:558
  • 张有文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 摘要:
    为了有效提高四肢骨折急救患者的治疗效果,深入探究对患者采取外固定技术的重要意义。方法:从我进修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诊的四肢骨折急救患者中选取90例参与实验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内固定治疗以及外固定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展现了更为突出的治疗成效,其治疗有效率高达43/45,与对照组的35/45相比,优势显著。此外,观察组在多个维度的功能恢复上均超越对照组:生理功能平均得分85.64±6.03,心理功能为87.03±4.15,躯体疼痛缓解至86.18±5.32,社会功能恢复至85.62±5.09,这些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2±4.37、80.47±4.06、79.62±5.07、78.13±4.93。这一系列数据充分体现了外固定技术在促进患者全面康复方面的卓越效果。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状况更为乐观,仅记录1例延迟愈合事件,而对照组则面临了更为复杂的并发症情况,包括1例畸形、2例骨不连、1例延迟愈合并2例感染,总计6例。这一对比凸显了外固定技术在减少并发症风险上的优势。在患者主观感受层面,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达到了44/45,再次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45。所有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技术在四肢骨折急救治疗中不仅在临床疗效上表现优异,还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及增强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显著成效。
  • 生化检验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54 浏览:654
  • 陈睿 纪琰昕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化检验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全面的生化检验方法进行诊断,包括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功能检查等;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的准确性、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化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通过全面的生化检验,其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生化指标方面,观察组FPG、HbA1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胰岛功能检查显示胰岛素分泌能力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及时发现并发症风险,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米诺环素在慢性单纯性牙龈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下载:52 浏览:661
  • 罗海峰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 摘要:
    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和米诺环素联合用于慢性单纯性牙龈炎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3年1月-2024年1月本科收治慢性单纯性牙龈炎病人(n=96)。试验组采取牙周基础治疗和米诺环素联合疗法,对照组行牙周基础治疗。对比探诊深度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高达97.92%,但对照组仅83.33%,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高(P<0.05)。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和龈沟出血指数: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试验组4.17%,对照组6.25%,比较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sf-36评分:治疗后,试验组高达(90.59±3.16)分,但对照组却仅有(84.02±4.17)分,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高(P<0.05)。结论:慢性单纯性牙龈炎联用牙周基础治疗和米诺环素,病人的不良反应少,疗效高,牙周指标改善也更加明显,生活质量提升更为迅速。
  • 性激素六项检验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54 浏览:669
  • 邓世吉 陈世相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 摘要:
    观察临床对妇科疾病患者诊断中开展性激素六项检验的作用。方法: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妇科疾病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80例在本院常规体检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开展性激素六项检验,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组间对比以及组内对比。结果:通过检查,观察组雌二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孕酮卵泡雌激素、睾酮、孕酮、促黄体生成素以及催乳素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对比,不同疾病患者在性激素六项检验结果上同样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对妇科疾病患者诊断过程中开展性激素六项检验,可以较为直观反应患者病症,可以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促使患者可以迅速进行确诊。
  •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53 浏览:635
  • 廖徐莉1 郑婉霓2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 摘要:
    探讨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入院的66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33例)采用股静脉穿刺进行采血,试验组(33例)采用外周动脉采血,观察两种采血方式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新生儿穿刺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且穿刺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两组研究对象数据间差异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施外周动脉采血,可以更好地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新生儿穿刺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缓解穿刺对新生儿造成的疼痛。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钩藤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含量 下载:54 浏览:584
  • 黄静广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 摘要:
    探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钩藤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含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采用Thermo C18(250×4.6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0.2%氨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设定为1.0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45 nm,进样量为20 μl。在上述条件下,进行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分离和检测。结果:钩藤碱、异钩藤碱在0.01~0.0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重复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0%和0.83%;钩藤碱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 μg/ml和1.5 μg/ml,异钩藤碱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 μg/ml和0.5 μg/ml。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在24小时内均稳定。随机测定10批次钩藤样品,结果显示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同一批钩藤药材中,带钩茎枝和叶中的异钩藤碱含量较高,而钩、无钩茎枝和主干中异钩藤碱含量依次降低;带钩茎枝和主干中的钩藤碱含量较高,无钩茎枝、钩和叶中的钩藤碱含量依次降低。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用于钩藤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含量测定。研究发现,除传统药用部位带钩茎枝外,钩藤的其他部位均含有钩藤碱和异钩藤碱,为钩藤药材的全面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应用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下载:47 浏览:625
  • 苏盈莹1 赵俊鹏2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 摘要:
    分析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运用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病例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医院接收的疑似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均采取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并且将单独血常规检验结果与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最终对比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疾病类型诊断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独血常规检查结果,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运用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方案,可使临床疾病诊断准确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使患者能够尽早接受有效治疗,降低疾病危害性。
  • 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的临床效果 下载:52 浏览:678
  • 王秀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 摘要:
    探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72例结核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36)采取常规药物加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n=36)采取常规药物加莫西沙星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症状指标(症状缓解、心理健康、并发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统计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采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患者效果显著,且采用莫西沙星药物治疗更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得到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值得推广与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缩宫素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下载:51 浏览:673
  • 袁艳红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 摘要:
    分析缩宫素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90例,选择其中2021年1月-2022年6月内的产后出血患者为对照组(45例,采取缩宫素治疗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4年1月内的产后出血患者为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葡萄糖酸钙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如患者的产后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与产后24h出血量)、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血钙、血红蛋白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进行对比与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纤维蛋白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钙、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后出血患者实施缩宫素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取得明显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提高患者的血钙、血红蛋白水平,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 带线锚钉穿骨张力带与高强线环扎双重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下载:49 浏览:675
  • 解先念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 摘要:
    分析带线锚钉穿骨张力带与高强线环扎双重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2023年期间收治的42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21例,采取克氏针张力带与钢丝捆扎内固定治疗)和观察组(21例,采取带线锚钉穿骨张力带与高强线环扎双重固定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如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与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髌骨骨折患者实施带线锚钉穿骨张力带与高强线环扎双重固定治疗取得明显效果,可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并避免二次手术。在实际应用中有较高价值。
  • 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作用 下载:48 浏览:587
  • 孙宛玲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作用。方法 时间: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对象:院内手术患者共102例,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臂丛神经麻醉,观察组采用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神经阻滞情况以及麻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可显著改善患者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神经阻滞情况以及麻醉相关指标,值得推广与应用。
  • 阿司匹林和硫酸镁联合应用于妊娠高血压治疗的价值分析 下载:56 浏览:670
  • 白云霞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 摘要:
    探讨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采取联合用药方案(阿司匹林+硫酸镁)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单用硫酸镁疗法,47例),联合组(阿司匹林与硫酸镁联合疗法,47例)。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SBP、DBP),以及血常规(HCT、PV)和尿常规(PRO、BUN)相关指标,并比较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联合组用药后的SBP、DBP、HCT指标远低于对照组,且PV、PRO、BUN指标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前的各评测指标及用药后出现失眠、头晕、腹泻、心悸的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双镜联合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 下载:57 浏览:665
  • 朱强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 摘要:
    探析双镜联合同期治疗方案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予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腹腔镜分期治疗(方案A),另选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采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同期治疗(方案B),160例患者均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方面,组间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镜联合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在优化手术指标、控制术后并发症、减少治疗成本方面均有显著优势,具备借鉴和推广价值。
  • 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效果 下载:48 浏览:670
  • 杨帆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条件下的检验过程,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误诊和漏诊率。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志愿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血液细胞检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检验流程。通过比较两组在血液稀释比例、标本放置时间、抗凝剂使用、储存条件及检测仪器校准等方面的差异,评估质量控制效果。观察指标包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和血红蛋白(HGB)的计数及形态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血液细胞检验的准确性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观察组WBC、RBC、PLT和HGB的计数变异系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后的质量控制措施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血液细胞检验中表现出色,有效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 卡格列净治疗冠心病伴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下载:49 浏览:665
  • 罗梅晓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 摘要:
    分析讨论卡格列净治疗冠心病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01-2023.12所接收的60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卡格列净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将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控制和心功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FBG为(5.65±0.23)mmol/L,2hPBG为(8.23±0.24)mmol/L,HbA1c为(5.12±0.13)%]比对照组低,(P<0.05);2.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指标水平[TC为(3.12±0.26)mmol/L,LDL-C为(2.24±0.32)mmol/L,TG为(1.43±0.25)mmol/L]比对照组低,(P<0.05);3.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58.31±4.25)%,血浆NT-proBNP(1.59±0.12)ng/mL,6分钟步行距离(227.07±21.05)m,左心室舒张末径(46.13±4.17)mm]均比对照组更好一些,(P<0.05)。结论: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采用卡格列净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医学研究杂志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5-2024
发文量 2305
访问量 130856
下载量 30027
总被引次数 205
影响因子 0.96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