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七步法康复训练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七步法康复训练。分别于介入治疗后1,9 d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于介入治疗前、介入治疗后7 d、介入治疗后30 d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结果介入治疗后1 d两组患者LVE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介入治疗后9 d试验组LVEF≥50%的患者多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介入治疗后7,30 d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应用七步法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心脏功能,提高预后生活能力。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患者需求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卒中后偏瘫患者主观感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月我院卒中后偏瘫患者127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总体幸福感评估量表评分、家庭角色、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主观感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医护人员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0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5例出现肺部感染,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引起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体力状况评分≥3分、C反应蛋白> 10 mg/L、DS分期Ⅲ级、ISS分期Ⅲ级是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及时发现并开展对症治疗,争取减轻患者的病痛,同时要增强其免疫力,减少发生肺部感染。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注射方法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400例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方法,每12 h注射1次。连续观察7d,比较两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观察组皮下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选择正确的部位、角度、适宜按压时间及力度等,可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信念-行为水平,为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营养知识-信念-营养问卷进行调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处理,最终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25例患者营养知识(16. 46±3. 12)分,营养信念(18. 07±3. 24)分,营养行为(28. 52±0. 88)分,知信行总分(63. 05±7. 24)分。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 <0. 05),年龄<60岁明显高于年龄≥60岁(P <0. 05),城镇明显高于农村(P <0. 05),已婚明显高于未婚/离异/丧偶(P <0. 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明显高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含中专)(P <0. 05),家庭经济收入≥6000元/(月·人)明显高于家庭经济收入<6000元/(月·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肿瘤内科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为其独立影响因素(P <0. 05)。结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整体偏低,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明显相关。医护人员应结合这些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
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克罗恩病患者生存质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克罗恩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出院指导,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及自护能力。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自护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克罗恩病患者中应用延续性护理能改善生存质量,增强自护能力。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与心理状态和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非痴呆患者9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问卷测评患者认知功能、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经测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血管性痴呆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均呈正相关性(P <0. 05);研究组血管性痴呆患者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性(P <0. 05)。结论血管性痴呆经认知功能与心理状态和睡眠障碍各自量表评分数据存在相关性,负性心理状态和睡眠障碍可增加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因此,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态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
摘要: 目的探讨专案三维护理模式在外周动脉栓塞介入溶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8年7—12月我院在外周动脉栓塞介入溶栓治疗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基于时间、逻辑及知识维度的专案三维护理模式,比较实施前(2018年1—6月)及实施后(2018年7—12月)各25例患者护理后的疼痛程度、皮下血肿、肿胀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三维护理模式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血肿发生程度及术后肢体肿胀程度均轻于实施前(P <0. 05),护理满意度优于实施前(P <0. 05)。结论基于时间、逻辑及知识维度的专案三维护理模式能够减轻外周动脉栓塞介入溶栓患者术后的不适症状,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遵医行为及健康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健康认知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复诊、心理自调、用药饮食及生活自护方面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疾病认知、治疗认知、自护认知及康复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其遵医行为,可强化其健康认知。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ICU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90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QCC活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高磷血症、导管感染、穿刺部位渗血、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合作意识、协调沟通能力、解决问题及净化操作技能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提高ICU血液净化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路径化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路径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路径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能缓解术后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睡眠障碍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行胆囊切除术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术后1 d和实施干预措施后2周分别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和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干预2周后,干预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睡眠质量总分高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方案可以调和肝胆功能,强健脾胃,祛湿安神,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和睡眠障碍,适宜在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阶段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 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摘要: 目的探讨视频教育结合回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试验组采用视频教育结合回授法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评分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中应用视频教育结合回授法,可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术后生活质量。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行结肠癌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外科康复护理,研究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时效、营养状态及炎性应激反应。结果研究组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转铁蛋白、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等营养状态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炎性应激反应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0. 05)。结论结肠癌患者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可提高术后康复效果,改善营养状态,控制炎性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康复。
摘要: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模式对高龄皮肤溃疡自护能力及溃疡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10例高龄皮肤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医养结合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自护能力、溃疡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溃疡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溃疡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医养结合模式能够提高高龄皮肤溃疡患者自护能力,缩短皮肤溃疡愈合时间,瘢痕创面更为平整,值得推广。
摘要: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医护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医护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医护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共情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能增强其医护依从性,提高其生活质量。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防范干预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防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生存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情绪状况、疼痛控制、肢体状态及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早期护理防范干预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可加快其术后恢复速度,改善生存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锻炼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84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阶段性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阶段性康复锻炼在脊柱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全面提升其生活质量。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持续时间和缓解时间;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检测术后1,3 d血浆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观察组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和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WHOQOL-BREF量表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升高(P <0. 05),且干预后观察组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浆Cor,E,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缩短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和缓解时间,改善应激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