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药
当代中医药
《当代中医药》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最新中医药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相关的论文,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药学术。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中医药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89

《当代中医药》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彭建中从肝论治失眠经验 下载:79 浏览:504
  • 高梦鸽 赵艳 《当代中医药》 2019年2期
  • 摘要:
    介绍彭建中治疗失眠的经验。强调应辨病与辨证、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指出失眠病位在肝,病机为肝经郁热、热扰心神,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治疗大法,尤擅加入凉血化瘀药物,辅以泻肝清心、疏肝和胃、滋养肝肾等法,兼顾调理心、脾、肾三脏。
  • 张志远治疗精神分裂症经验 下载:86 浏览:510
  • 潘琳琳1 王玉凤1 金坤1 孙君艺1 刘桂荣2 《当代中医药》 2019年2期
  • 摘要:
    总结张志远教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经验。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密切相关,诸病因可使脏腑功能失调,进而产生气滞、瘀血、痰结、郁火等蒙蔽心神,使神志出现异常。治疗主要从气、血、痰、火论治,同时巧用相克法、善用宣泄法;用药常以大黄、茯神、龙骨三味药物为重;主张从涤痰开窍、疏肝理气、活血破瘀、疏肝健脾方面入手辨证施治。
  • 通元理论与《易经》 下载:79 浏览:484
  • 吴跃峰1 赖新生2 李琛赟2 《当代中医药》 2019年2期
  • 摘要:
    《易经》为群经之首,通元疗法援《易经》之说,总结提炼传统针灸理论,以丰富其学术内涵,阐明部分机理。从《易经》理念对通元生理的启示、通元理论一元二气圆道周流与《易经》太极阴阳观的联系、卦气与经络的联系等3个方面总结《易经》与通元理论的关系,以进一步明确通元太级圆道观、通元阴阳观、卦气与通元等的深刻内涵。
  • 蒙药珍宝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痰瘀互阻证54例临床观察 下载:89 浏览:517
  • 易文明1 张芳芳2 王颖1 孙宏峰1 胡燕1 吴淑馨1 刘铜华3 《当代中医药》 2019年1期
  • 摘要:
    目的评价蒙药珍宝丸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控制血糖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口服珍宝丸,每次3. 0 g,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硫辛酸胶囊,每次0. 6 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积分(MDNS)、双侧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以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MDNS积分均明显降低(P <0. 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MDNS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和SNCV明显提高(P <0. 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和SNCV明显提高(P <0. 05)。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血糖、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蒙药珍宝丸能明显改善DPN患者症状,提高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神经的传导速度。
  • 双和散加减联合养心导引操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511
  • 寇兰俊1 潘国忠2 刘畅3 张米镎3 郭金瑞2 赵景生2 张妍2 任晓霞2 林晓烁2 《当代中医药》 2019年1期
  • 摘要:
    目的观察双和散加减联合养心导引操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6例。治疗1组应用双和散加减+养心导引操治疗;治疗2组应用双和散加减+常规体育锻炼治疗;对照组应用劳拉西泮片+常规体育锻炼治疗。试验周期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末、3个月末测评各组患者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包括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健康变化(MT)]和冠心病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评分,设各指标评分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的改变量为改变量1,治疗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的改变量为改变量2,比较各组改变量并统计冠心病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疗效。结果 SF-36改变量1比较,PF、RP、GH、VT、RE、MH因子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两比较,PF和GH因子治疗1组优于对照组,RP和VT因子治疗1组优于治疗2组及对照组、治疗2组优于对照组,RE和MH因子治疗1组与治疗2组均优于对照组(P <0. 05)。SF-36改变量2比较,RP、VT、RE、MH因子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两比较,RP、VT、MH因子治疗1组优于对照组,RE因子治疗1组与治疗2组均优于对照组(P <0. 05)。冠心病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评分各组间改变量1及改变量2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冠心病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 5%、88. 5%、61. 5%,治疗1组与治疗2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双和散加减联合养心导引操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疗效确切,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中医药辅助治疗60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分析 下载:82 浏览:503
  • 辛晓丽 姜怡 沈丽萍 刘苓霜 《当代中医药》 2019年1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600例接受中医药治疗年龄≥65岁的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病例报告表并采集患者信息,统计患者1、2、3、5年生存率并计算中位生存期(MST),对患者信息进行单因素分析;经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老年NSCLC预后的因素。结果600例老年NSCLC患者的MST为26. 80个月(0. 53~192. 40个月),其中Ⅰ期、Ⅱ期、ⅢA期、ⅢB-Ⅳ期的MST分别为103. 00、 82. 00、 71. 27、 20. 77个月。1、 2、 3、 5年生存率分别为74. 13%、 53. 75%、40. 02%、26. 77%。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病理类型、临床分期、PS评分、中医证型、手术、化疗、中药静脉制剂疗程、中医药治疗干预持续时间为预后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手术、中医药治疗干预持续时间是影响老年NSCLC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手术治疗是延长老年NSCLC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手段;诊断时PS评分越低,生存期越长;中医药治疗持续时间越长,患者生存期越长。
  • 亚砷酸注射液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历程 下载:83 浏览:503
  • 白云龙1 单宏丽1 周晋2 《当代中医药》 2019年1期
  • 摘要:
    20世纪70年代开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亭栋团队经过充分研究,将亚砷酸(三氧化二砷)为主要成分的癌灵注射液应用于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发现其尤其适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鉴于其存在的副作用,又于1995年开始,联合上海瑞金医院陈竺教授开展了三氧化二砷毒性反应发生机制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创立了亚砷酸持续缓慢静脉输注法,基本解决了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中的高白细胞血症和长QT间期综合征等临床医学中的疑难问题。该系列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 当归四逆汤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理论探讨和临床运用 下载:89 浏览:504
  • 闵潇1,2 焦拥政1 《当代中医药》 2019年1期
  • 摘要:
    勃起功能障碍(ED)是男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多元的发病机制。提出在ED的中医诊疗中"气血""络脉"是重要的切入点,血失清宁、络失畅达,则宗筋勃举失常,是辨治ED的关键病机。当归四逆汤温通补益,可畅达宗筋之气血、通利宗筋之络脉,适用于以血虚血瘀伴阳虚寒凝为病机特点的ED治疗;其所具备的现代药理作用亦有助于纠正导致ED的多种病理改变。临证运用当归四逆汤治疗ED,应把握好其用方指征,同时宜兼顾其他病机,随症加减。
  • 中医原创思维之“动态思维” 下载:73 浏览:480
  • 符宇1 范冠杰2 黄皓月2 林玉平2 梁庆顺1 夏亚情1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2期
  • 摘要:
    "动-定序贯八法"是中医原创思维的典型代表,注重运用多维度、多层面、立体的动态视角去观察、辨析、把握、干预复杂恒动的生命现象。动态思维是该理论重要内涵之一,从以"气"为核心、以阴阳运动变化为内在驱动力、以动静辩证法为抓手、以"天人合一""形神一体"为视角、以"中和思维"为防治观等不同角度进行阐述,进一步明确中医"动态思维"的内涵和外延,解决认识思维"碎片化"的问题,构建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
  • 参葵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310例临床观察 下载:81 浏览:484
  • 严士海1 王道成2 沈竹阳3 刘福明1 李婕1 周仲瑛1 李七一1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2期
  • 摘要:
    目的评价参葵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20例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参葵通脉颗粒,对照组加服参葵通脉颗粒安慰剂,均每次1袋,每日2次,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生活质量积分、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检测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浓度,并判定心功能分级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分级疗效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为80.32%;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90%,对照组为61.94%,治疗组心功能分级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LVEF、NO显著增加,NT-pro BNP、LVDs、LVDd、生活质量积分、AngⅡ、TNF-α、MDA显著降低(P<0.05),且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葵通脉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患者神经内分泌紊乱与心肌重构有关。
  • 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兼杂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90 浏览:531
  • 俞洁 丁珊珊 康洁 赖新梅 李灿东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2期
  • 摘要: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综合征(PPS)妇女肝郁及其兼杂特征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关系,探讨PPS肝郁及其兼杂特征的部分生物学机制。方法:以证素辨证判定189例PPS患者的肝郁及兼杂特点,应用ELISA等方法检测血液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比较PPS肝郁组(128例)和非肝郁组(61例)神经递质差异,比较肝郁不同兼杂神经递质差异。结果:肝郁组的DA和NE较非肝郁组为低(P<0.05)。肝郁病位兼肾者DA和5-HT显著低于单纯肝郁者(P<0.01);肝郁兼痰者DA和5-HT显著低于无痰者(P<0.01,P<0.05);肝郁兼湿者5-HT显著低于无湿者(P<0.01);肝郁兼热者5-HT显著低于无热者(P<0.01);肝郁兼气虚者5-HT显著低于无气虚者(P<0.01);肝郁兼血虚者DA和5-HT均显著低于无血虚者(P<0.01);肝郁兼阴虚者DA和5-HT均低于无阴虚者(P<0.05)。结论:PPS患者DA和NE的降低可能是肝郁发生的生物学基础。PPS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与肝郁兼杂特点密切相关。
  • 独活潜在功用的考察与分析 下载:85 浏览:537
  • 张丽艳 梁茂新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2期
  • 摘要:
    目的:利用《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结合文献考证和现代药理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挖掘和分析独活潜在功用,扩大临床应用范围。方法:分析《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含独活复方所治病证的分布和构成,同时考察历代本草记载的独活功用,并与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比较,发现古今功用主治的不同,挖掘和分析独活的潜在功用,结合现代药理学和临床应用加以佐证。结果:在《普济方》数据库中检索含独活复方1 619首,所治病证499个,分为26类,根据病证提炼功能,其中祛风除湿、止痛功能与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内容相吻合,但治疗中风、痈疽疮疡、痉病、瘙痒、惊悸、虚损、目赤肿痛等病证的功用未被收录。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验证发现独活还具有平肝息风、解毒疗疮、安神定悸等功用。结论:通过数据分析、文献考证及现代药理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的佐证,确认独活具有平肝息风、解毒疗疮、安神定悸的潜在功用。
  • 基于叶天士行医时期苏州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疾病基础探析 下载:79 浏览:537
  • 屠燕捷 方肇勤 杨爱东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2期
  • 摘要:
    叶天士所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对指导治疗当今临床具发热性质的感染性、传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若能探知叶天士通过观察哪些疾病的发病规律获得这套理论,对于深入理解该理论内涵,准确运用于临床是有所裨益的。文章依据"实地调研法",通过走访苏州叶天士故居等处,收集相关史料,分析史料与叶天士医著记载,探究卫气营血理论形成期间叶天士辨治的主要温病病种,进而探讨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于临床的适用病证,为感染病的中医辨治提供参考。
  • 基于真实世界的12385例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患者临床用药特征分析 下载:89 浏览:509
  • 滕月1,2 荆志伟1 王连心1 谢雁鸣1 张寅1 王群3 贾萍萍4 凤博4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1期
  • 摘要: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在真实世界中的用药特征。方法收集全国16家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住院患者信息,参照集成数据仓库构建模式,整合为清开灵注射液HIS数据仓库,对使用过清开灵注射液的12385例患者的基本信息、住院信息、诊断及中医辨证、合并用药等信息进行描述分析,并与药品说明书进行对比。结果使用清开灵注射液的患者中以45~65岁最多,占35.14%;入院时急、危症患者占42.65%;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患者发病和死亡发生率最高的节气前两位是冬至和小寒;符合药品说明书西医诊断的患者占36.84%;符合药品说明书的中医主证占42.35%;49.64%使用清开灵注射液的患者单次剂量是30~40 ml。结论清开灵注射液的使用患者以中老年居多,临床中存在未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及适应症使用情况,普遍存在联合用药现象但可能存在用药风险。
  • 畅达“邪毒”出路提高肿瘤疗效 下载:83 浏览:495
  • 田建辉1,2 刘海涛3 刘嘉湘2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1期
  • 摘要:
    "给邪气以出路"是中医顺势利导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恶性肿瘤是内外邪毒乘机体正虚而发,结聚于经络、脏腑,不能及时外泄,以致蓄积成瘤。因此,畅通邪毒外达的通路可以促进邪毒及时外泄,是防止其蓄积致癌,进而提高防治恶性肿瘤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此观点进行理论的梳理和临床可行性策略的探讨,以丰富"扶正治癌"的内涵,探索提高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疗效的新思路。畅达邪毒外排通路的途径包括刀圭祛毒法、从皮部与七窍祛毒、从经络促使癌毒排出、根据肿瘤病位确定癌毒外排通路、脏病治腑法。
  • 用“营卫精神模型”假说阐释抑郁障碍病机 下载:81 浏览:503
  • 杜世豪1 胡春雨2 丁元庆2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1期
  • 摘要:
    以《黄帝内经》关于营卫与精神活动的论述为依据,提出以营卫运行为核心,涉及脏腑、血脉、九窍的"营卫精神模型"假说,用以解释精神活动。认为精神活动是在心主导下脏腑气化产生的,营卫充养五脏,支持脏腑气化,是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营卫循行周身,沟通脏腑、血脉、九窍,传达神机,协调脏腑生克制化,是精神活动的调节机制。以该假说阐释抑郁障碍的病机,认为"卫气郁痹,神机抑遏"是抑郁障碍的基本病机,卫气郁痹可导致脏腑气化失司、营卫失和、血脉损伤、九窍不利等病机变化。
  • 基于贝叶斯网络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症状与证候间关联模式 下载:75 浏览:497
  • 王至婉1,2,3 李建生2,3,4 陈楚湘5 章亮5 王翔6 李海霞2,4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1期
  • 摘要:
    目的基于贝叶斯网络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症状对证候的贡献度,构建症状与痰热壅肺证的关联模式。方法采用全国九家省级中医院为期2年所调查的1768例患者数据建立痰热壅肺证数据库。数据预处理后导入贝叶斯网络。以痰热壅肺证为目标变量,以决策树运行结果筛选出的变量为输入变量,运用IBM SPSS Modeler 14.2软件实现贝叶斯网络算法,选用评估及分析对TAN及马尔科夫毯两种模型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痰热壅肺证因果关系如下:1)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脉数、大便秘结、口渴喜冷饮;2)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舌苔黄腻;3)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舌苔黄、舌苔黄腻;4)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舌质红。上述4条中,共有的症状为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其中,痰色黄对痰热壅肺证的贡献度最大,为0.72;其次痰白黏,为0.61。马尔科夫毯模型显示,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苔黄腻对痰热壅肺证的贡献度均>0.7。结论痰热壅肺证与症状间有4条因果关系,痰色黄、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苔黄腻对痰热壅肺证的贡献度较大。
  • 基于玄府理论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维模式的构建 下载:89 浏览:510
  • 王小强 白雪 唐红梅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1期
  • 摘要:
    玄府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以还原论式的象思维扩展玄府内涵,将其比类为人体的微观结构,故而其能够成为连通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知识的桥梁。以医学衷中参西之意,整合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整体论与还原论等相关知识,以进一步扩展玄府理论之内涵,探讨玄府理论与现代医学微观结构之联系,构建中西医结合独特的诊疗思维模式,为开通玄府、改善微观结构功能以治疗相关疑难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 王行宽滋肾清肝润燥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 下载:81 浏览:497
  • 曾智力1 黄柳向2 王行宽2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0期
  • 摘要:
    介绍王行宽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经验。认为干燥综合征发病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失于调摄,导致肝肾亏虚,水亏火旺,相火、君火亢而妄行,从而出现一派水亏失润、火旺受灼之干燥之象。治疗上主张"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滋肝肾之阴精、清机体之燥火、润脏腑之干燥;并倡导以治一脏或二脏为主,兼顾调节他脏,治疗时当同时调节肺、脾、胃等脏腑,亦不忘疏泄调达肝木。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当代中医药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593
访问量 110623
下载量 36258
总被引次数 421
影响因子 0.629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