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护理学报
中国护理学报
《中国护理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护理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护理临床有指导作用的护理理论研究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护理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567

《中国护理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58 浏览:437
  • 孙明霞 杨宜谨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9期
  • 摘要:
    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制定相关临床干预预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临床收治的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144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的因素。结果:144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50.45±10.27)分;经Logistic回归方程验证性别、年龄、术前住院时间、在职情况、胸闷发作频次是影响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焦虑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我院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焦虑状况较为严重,性别、年龄、术前住院时间、在职情况、胸闷发作频次是影响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焦虑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工作者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方法,从根源上解决焦虑问题,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41 浏览:357
  • 李慧川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9期
  • 摘要: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进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郑州市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神经内科病区就诊的43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复发相关因素,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男性、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高血压、白细胞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积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患者复发率。
  •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63 浏览:306
  • 王芳 谭文惠 何玲吕 芳康倩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9期
  • 摘要: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行ERCP手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ERCP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并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 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58 浏览:386
  • 黎伟霞 张鹏 陈利芳 张小婷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9期
  • 摘要:
    探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30例腹部手术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指标、肠胃功能恢复效果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腹部手术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部手术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部手术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肠胃功能指标水平,且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75 浏览:425
  • 李玉梅 岑洪舟 林春元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8期
  • 摘要: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年3月2017年2月于我院精神科就诊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分、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各项NOSIE、MO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管理风险,成本效益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个性化护理对中药熏洗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及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68 浏览:408
  • 彭国辉 刘芙蓉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8期
  • 摘要: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中药熏洗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血液透析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进行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瘙痒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皮肤瘙痒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中药熏洗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预防肺结核初治患者复发中的应用 下载:66 浏览:414
  • 赖燕新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8期
  • 摘要:
    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预防肺结核初治患者复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初治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随访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复发情况、出院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综合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总体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掌握疾病知识、掌握药物使用知识,满意率、生活方式改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结核初治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综合护理服务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双水平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护理疗效观察 下载:55 浏览:425
  • 谭集凤 黄庚凤 李德清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8期
  • 摘要:
    探讨双水平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AECOP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水平呼吸机治疗,同时进行呼吸机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护理,观察治疗前后呼吸(RR)、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变化,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饱和度(SaO2)变化,观察辅助呼吸肌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变化,统计治疗不良反应和不良情绪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患者RR,HR,SBP和DBP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pH,PaO2和SaO2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PaCO2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双水平呼吸机治疗AECOPD患者,并施行相应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呼吸频率,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和不良情绪的发生。
  • 精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58 浏览:303
  • 叶淑尧 刘海英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8期
  • 摘要:
    探讨精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护理,干预1,3,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血氧饱和度(Sa O2)及动脉血氧分压(Pa O2)情况。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Sa O2及Pa 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COPD患者采取精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分压情况,患者角色实现评分、心理情况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提升,焦虑情况显著缓解,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 精细化护理在低钾血症急诊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54 浏览:456
  • 陈颖 徐华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7期
  • 摘要:
    研究精细化护理在低钾血症急诊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低钾血症急诊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辅助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方法能够帮助提高低钾血症急诊患者的治疗效果。
  •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下载:87 浏览:405
  • 谭庆红 王丽华 刘婷婷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7期
  • 摘要:
    探讨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采取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未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相关基础资料进行对比,针对相关因素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及消化性溃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中性粒细胞比例、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腹水比例、脾厚度、红色征比例均超过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白蛋白、血小板计数以及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门静脉内径、脾厚度、白蛋白、血小板计数以及红色征等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实施护理,对于促进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护理干预对降低脑出血患者并发低钠血症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下载:66 浏览:398
  • 李静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7期
  • 摘要:
    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脑出血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容易导致低钠血症的因素加以控制,制订合理的有效的个体化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22.50%,观察组发生率为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胃癌胃大部切除后患者的护理效果 下载:78 浏览:439
  • 陈艳平 曹丽丽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6期
  • 摘要: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行胃大部切除术胃癌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6月经我科收治拟行胃大部切除术的100例胃癌患者,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体重减少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效果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质量减少量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其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69 浏览:446
  • 周桂嫦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6期
  • 摘要:
    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20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满意度量表(LSIA)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慢性胃炎相关疾病知识了解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LSI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对慢性胃炎相关疾病知识了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健康教育干预方法获得了良好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以及睡眠质量,提升了疾病知识了解度和护理满意度。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75 浏览:371
  • 周庆兰 范颖英 周佳佳 赵玉洁 白丹 齐明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6期
  • 摘要: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于本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6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6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髋关节置换术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指导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Harris评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的治疗、护理认知度。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的Harris评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治疗及护理认知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护理认知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改善其生理及心理舒适度,提高患者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下载:69 浏览:500
  • 陈溢玲 李颖彬 晏益华 钟丽琴 范燕 曾桃霞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6期
  • 摘要: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于本院接诊的10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DS与SAS评分、治疗效果。结果: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躯体症状、社会关系、心理状况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人性化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饮食调理和情志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41 浏览:439
  • 范颖英 周庆兰 徐泽静 苗芳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6期
  • 摘要:
    探讨饮食调理和情志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78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慢性胃炎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调理和情志护理。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情绪状态、心理状态及健康饮食认知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3个月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评分、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情绪状态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3个月健康饮食认知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调理和情志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对患者健康饮食认知度及情绪、心理的调节作用均较为明显,适用于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
  •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在危重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57 浏览:312
  • 管玉珍 陆艳艳 仲怀凤 朱童 耿丹丹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5期
  • 摘要: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危重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CRRT设备联合ECMO循环管路辅助治疗技术在6例患者治疗的有关临床资料,观察ECMO及CRRT治疗时间,脱水量,联合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变化情况,临床结局,归纳出联合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例患者ECMO治疗时间22~310h,CRRT治疗时间13~303 h,脱水量800~39 400 ml。联合治疗后SCr及BUN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例患者撤除ECMO管道继续行CRRT治疗,2例肾功能恢复停止CRRT治疗,2例自动出院。6例患者均无气栓、血栓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CRRT并联ECMO管路实施联合治疗,能改善患者液体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护士熟练掌握CRRT和ECMO管路连接、抗凝,关注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是预防气栓、血栓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关键。
  • 以问题为导向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434
  • 黄花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5期
  • 摘要: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以问题为导向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效能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总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护效能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护能力各维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能力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护理干预可降低胃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自我效能感与自护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脑脊液引流治疗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并发截瘫的护理 下载:66 浏览:452
  • 许冉冉 胡雁秋 沈振亚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5期
  • 摘要:
    探讨脑脊液引流(CSFD)在治疗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并发截瘫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223例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存在并发截瘫高危因素患者,术前实施脑脊液引流及围手术期护理,3例患者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并发截瘫,实施脑脊液引流等措施及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患者并发截瘫的发生情况、护理措施及护理经验。结果:223例患者中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并发截瘫的患者3例,10例有截瘫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截瘫,3例截瘫患者经积极的治疗及护理,下肢神经功能基本恢复。结论:脑脊液引流是治疗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并发截瘫的有效方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护理学报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3
访问量 180563
下载量 69832
总被引次数 762
影响因子 1.38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