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护理学报
中国护理学报
《中国护理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护理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护理临床有指导作用的护理理论研究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护理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567

《中国护理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基于TcPO2和血流值基础上的血管介入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术后患者患肢足背部微循环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400
  • 付利红 王春燕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5期
  • 摘要:
    探讨基于经皮氧分压(TcPO2)和血流值基础上的血管介入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术后患者患肢足背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分别在手术前后测量仰卧位及患者抬高30°体位的TcPO2及激光多普勒血流值,比较两种体位状态下患肢足背部微循环的变化。结果:(1)术后患者患肢抬高30°体位的TcPO2值及血流值均低于仰卧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术后的ABI值、TcPO2及血流值均高于术前(P<0.05),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行血管重建术后,可将患肢抬高30°进而消除术后患者下肢的水肿。
  • 原位肾低温灌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护理 下载:66 浏览:391
  • 张小青 王良梅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5期
  • 摘要:
    探讨原位肾低温灌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4年12月2015年9月19例行原位肾低温灌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评估,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及并发症护理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19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实施,术后未发生肾衰竭。术后1例患者继发出血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好转。19例患者住院时间8~25 d,平均14.5 d。术后随访40~90 d,肾功能稳定,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密切监测患者术前术后的生命体征,周到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原位肾低温灌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患者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 以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82 浏览:374
  • 张萍 罗丽霞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4期
  • 摘要:
    探讨以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CIN并行宫颈锥形电切术(LEEP)治疗的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情绪状态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能够提高CIN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改善情绪状态与生活质量。
  •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产妇产后康复作用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307
  • 李桂容 杨宇婷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4期
  • 摘要:
    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产妇产后康复作用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妇200例,随机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产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产妇产后给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QOL,SAS,SDS评分,下肢不适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深静脉血栓、下肢疼痛/肿胀以及肺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应用于产妇产后康复中可显著改善产妇生活质量,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同时减少下肢不适情况的发生率,且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 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对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409
  • 马繁华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4期
  • 摘要:
    探讨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7年2月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126例,随机等分为常规组和策略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策略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策略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策略组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
  • 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王不留行籽穴位按压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及疼痛状态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303
  • 侯凌 李红娥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4期
  • 摘要:
    探讨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王不留行籽穴位按压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及疼痛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7月我院的16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A组、B组、C组、D组,A组采用常规分娩干预,B组采用分阶段体位管理,C组采用王不留行籽穴位按压,D组采用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王不留行籽穴位按压。比较四组产妇各产程时间、第二产程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结果:D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均短于B组、C组及A组(P<0.05),第二产程疼痛程度轻于B组、C组及A组(P<0.05),产妇满意度高于B组、C组及A组(P<0.05);B组及C组的上述评估方面则显著优于A组(P<0.05);B组及C组的上述评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王不留行籽穴位按压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及疼痛状态的影响更为积极,因此更适用于初产妇。
  • 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81 浏览:274
  • 肖妮娜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4期
  • 摘要:
    探讨预见性护理改善断指再植术患者血管危象的价值,并分析其对血流变的影响。方法:将50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7 d,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便秘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断指再植成活率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血管危象发生上的作用值得临床护理工作者关注。
  • 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484
  • 钟翠萍 彭爱梅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3期
  • 摘要:
    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行放疗的患者134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癌因性疲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遵医用药、按时复诊方面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认知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
  • 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下载:87 浏览:449
  • 陈冬梅 杨海清 李春兰 吕静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3期
  • 摘要:
    探讨肝癌患者在局麻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7月15例在我科就诊确诊为肝癌并在局麻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结果: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与其低蛋白、高血糖、门静脉癌栓形成及多次肝脏肿瘤局部治疗等因素有关。经积极治疗与护理,15例患者均得到康复。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行肝动脉栓塞治疗并存在并发肝脓肿危险因素的肝癌患者,在出院指导时应重点指导患者对肝脓肿的预防及自我观察;对已明确诊断肝脓肿的患者应尽早治疗,并做好病情观察及管道护理,预防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 生酮饮食疗法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难治性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78 浏览:298
  • 陈玉芬 廖建湘 段婧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3期
  • 摘要:
    探讨生酮饮食疗法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难治性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接诊的难治性癫痫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生酮饮食疗法加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生酮饮食疗法加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疗效、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生酮饮食疗法治疗难治性癫痫患儿的同时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应用效果,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量化训练法结合图谱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427
  • 方颖吕 菲高莉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3期
  • 摘要:
    探讨量化训练法结合锻炼图谱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于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及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量化训练结合锻炼图谱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1,3,6个月后Harri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理能力评分入院时和出院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和出院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化训练法结合锻炼图谱能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锻炼的依从性,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以3H理论为指导的全程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88 浏览:444
  • 杨金平1 朱佩茹2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3期
  • 摘要:
    探讨以3H理论为指导的全程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3月应用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3H理论为指导的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变化、遵医行为、功能障碍、不良反应、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功能障碍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3H理论为指导的全程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中的效果明显,对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促进身体功能恢复及提高护理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下载:84 浏览:370
  • 黄永兰 刘旭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2期
  • 摘要:
    探讨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11月我院实施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前收治的手术患者37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3月我院实施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后接收的手术患者372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各项指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感染情况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应用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可明显改善手术指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降低患者感染率,促使护理质量提升。
  • 分层次管理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护理综合质量评估的效果观察 下载:58 浏览:403
  • 夏海娜 温小凤 刘娜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2期
  • 摘要:
    探讨分层次管理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护理综合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3月我院7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护理人员采取分层次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考勤情况、护理文书情况、护理业务能力测评得分和护理质量安全评分。结果:观察组的考勤情况、护理文书完成情况、护理业务能力测评得分和护理质量安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模式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护理工作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危机护理干预在影像学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79 浏览:480
  • 杜彩虹 曹务腾 周智洋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2期
  • 摘要:
    良反应、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心理状态、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患者SDS评分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机护理干预在影像学检查中应用,可降低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 全方位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80 浏览:400
  • 徐洁 李敏婕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2期
  • 摘要:
    探讨全方位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7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室护理干预;选取2015年9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全方位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应激指标变化情况、焦虑状况、术后舒适度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入室后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患者中应用全方位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并可明显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显著缓解其焦虑状况,促使患者舒适度得以提升。
  • 区域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的应用 下载:88 浏览:410
  • 施红娟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1期
  • 摘要:
    探讨追溯系统在区域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的应用方法及效果,以提高CSSD工作质量。方法:我院在实行区域化集中供应中,应用追溯软件对所有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在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存储、发放、接收和使用等环节进行电子化信息追溯,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追溯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手工到智能的转变,能够更加规范流程,实现实时定位和监控,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和成本。结论:CSSD追溯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区域医院CSSD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且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有助于区域医院CSSD消毒灭菌物品管理更加安全规范和高效。
  • 专业小组干预模式对静脉治疗质量改进的影响 下载:89 浏览:433
  • 张西嫔 吴红娟 张玄肖 海敏 刘红梅 张菁 张玉莲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1期
  • 摘要:
    探讨专业小组模式对静脉治疗质量改进的影响,为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立静脉治疗专业小组,培训、指导或质控责任护士完成所有住院患者的静脉治疗,横断面调查比较干预前后质量指标。结果:静脉治疗专业小组干预后,全院留置针使用率提高(P<0.05);护士静疗知识掌握改善(P<0.05),导管维护、敷料固定与维护合格率上升(均P<0.05),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建立静疗输液专业小组干预模式,利于提高护士的静脉治疗专业知识,规范操作,减少相关并发症,是静脉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手段。
  •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切口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85 浏览:518
  • 王丽娜 马贵芳 冯红燕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1期
  • 摘要: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切口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12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12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6~12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法的2000例该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2120例患者中12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观察组2000例患者中69例,两组间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中引进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意识及医院感染管理质
  • 专科护理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 下载:82 浏览:475
  • 刘燕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1期
  • 摘要:
    研究专科护理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专科护理小组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建立4个专科护理小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糖尿病、静脉治疗、慢性伤口造口和危重症护理小组,共纳入护理人员120名,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和指导,并对每个科室的专科护理质量进行巡查评分,将评分结果与2015年1月2016年1月即实施前的护理质量对比。结果:实施后的病区管理评分为(96.05±3.21)分,基础护理评分为(95.27±2.54)分,危重症护理评分、消毒隔离评分、急救质量评分及护士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5.92%,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4.97%(P<0.05)。结论:专科护理小组对护理质量管理具有积极作用,且可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护理学报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3
访问量 180563
下载量 69832
总被引次数 762
影响因子 1.38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