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研究
肿瘤研究
《肿瘤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有关肿瘤免疫学、肿瘤病因学、肿瘤病理学等领域的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肿瘤研究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62

《肿瘤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胃癌组织中FoxO1、MAPLC3、Beclin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下载:54 浏览:381
  • 刘丰瑞1 姚明2 汤宁1 《肿瘤研究》 2020年1期
  • 摘要: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叉头转录因子O亚家族1(FoxO1)、微观相关蛋白轻链3(MAPLC3)和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胃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95例、癌旁组织49例,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组织样本中FoxO1、MAPLC3、Beclin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胃癌组织中FoxO1、MAPLC3、Beclin1蛋白表达变化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FoxO1、MAPLC3、Beclin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58%(30/95)、44.21%(42/95)、40.00%(38/95),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织中,FoxO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均P<0.05);MAPLC3和Beclin1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均P<0.05),三者共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均P<0.05)。Spearman相关检验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FoxO1水平与MAPLC3水平呈正相关(r=0.345,P=0.017),FoxO1水平与Beclin1水平呈正相关(r=0.385,P<0.001),且MAPLC3水平与Beclin1水平呈正相关(r=0.604,P<0.001)。[结论]胃癌组织中,FoxO1、MAPLC3、Beclin1蛋白表达均降低,且均与患者较差临床病理参数有关。FoxO1、MAPLC3、Beclin1对胃癌患者的诊断和病情进展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 MiRNA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87 浏览:428
  • 余伟 王晓光 宋政炜 费建国 《肿瘤研究》 2020年1期
  • 摘要:
    MiRNA作为一类短序列单链分子,通过对靶基因mRNA转录后的调节影响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并调控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在明确诊断、判断生存期及预后、调节耐药性和敏感性,以及靶向治疗胰腺癌的诸多环节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全文就miRNA在胰腺癌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BANCR的表达及调控作用研究 下载:44 浏览:257
  • 王微娜 毕永红 张瑞芹 关沧海 姜兴明 《肿瘤研究》 2020年1期
  • 摘要:
    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大量研究已证实恶性肿瘤内存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失调,且异常表达的lncRNA参与介导侵袭转移、上皮间质转化以及化疗耐药等诸多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BRAF激活的非编码RNA(BRAF-activated non-coding RNA,BANCR)是新近发现的lncRNA,研究证实BANCR与多囊卵巢综合征、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肝癌、胃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可能成为肿瘤诊治与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标记物。全文就BANCR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 平足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现状 下载:50 浏览:397
  • 董熠 李营歌 姚颐 宋启斌 《肿瘤研究》 2019年12期
  • 摘要:
    平足蛋白(podoplanin,PDPN)作为淋巴内皮细胞的标志,在炎症的发生发展、淋巴管的分化形成及血小板的聚集等方面都起着一定作用。近来研究发现在肿瘤组织或肿瘤微环境中也有不同水平的PDPN表达,可作为评估肿瘤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PDPN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可影响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全文对PDPN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TURBT联合放化疗的三联疗法对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保留器官的可行性分析 下载:47 浏览:387
  • 韩志兴1 赵玉千2 刘庆军2 纪世琪2 程文龙2 张海建2 薛芃2 《肿瘤研究》 2019年12期
  • 摘要: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联合放疗、化疗的三联疗法治疗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效果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9月接受治疗的87例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其中45例实施TURBT手术进行部分膀胱切除,术后实施化疗及放疗(保留组),42例患者选择实施膀胱切除根治性手术(根治组),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的生存质量、3年生存率、复发率及转移率。[结果]根治组化疗4.0±1.7次,保留组化疗4.2±1.5次,均行3周的放疗。术前,两组的生存质量相当(P>0.05),术后1年两组的生存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且保留组的生理、心理、独立性和精神支柱评分均高于根治组(P<0.05),两组社会关系和环境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1、2和3年生存率、3年复发率及3年转移率分别为93.33%、77.10%、62.22%、53.33%和22.22%,根治组分别为97.62%、80.95%、69.05%、40.48%和19.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和根治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1.0和33.0个月(P>0.05)。[结论] TURBT联合放疗化疗的三联疗法治疗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手术效果与根治性手术相当,但保留了膀胱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ENO1在胰腺上皮内瘤变和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 下载:21 浏览:213
  • 王磊1 毕蓉蓉2 尹航1 袁平3 《肿瘤研究》 2019年12期
  • 摘要:
    [目的]检测烯醇化酶-1(ENO1)在人和大鼠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和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病理科存档人组织标本,胰腺导管腺癌18例,PanIN 4例,正常胰腺组织7例,免疫组化检测ENO1蛋白表达。SD大鼠20只采用胰腺包埋种植7,12-二甲基苯并蒽(DMBA)诱导法,建立大鼠PanIN和胰腺导管腺癌模型,Real-time PCR检测ENO1 mRNA表达,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检测ENO1蛋白表达。[结果 ] ENO1蛋白在人PanIN(9.63±1.80)和胰腺导管腺癌组织(12.14±2.71)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人正常胰腺组织(P<0.01)。与造模后大鼠正常胰腺比较,ENO1 mRNA在大鼠PanIN-3(P<0.01)和胰腺导管腺癌组织(P<0.001)中表达显著增加,在大鼠PanIN-2(P<0.001)、PanIN-3(P<0.01)和PDAC(P<0.001)组织中,ENO1蛋白表达呈进行性升高。[结论] ENO1在PanIN和胰腺导管腺癌的表达显著增高,在胰腺上皮的癌变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食管鳞癌中CD151、ERK1/2及血管生成拟态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下载:45 浏览:324
  • 刘玉1 王子安2 《肿瘤研究》 2019年12期
  • 摘要:
    [目的]研究组织分化抗原151(CD151)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与血管生成拟态(V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存档石蜡包埋ESCC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和50例癌旁(≥5cm)正常食管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ESCC中CD151及ERK1/2的表达,运用CD34/PAS双染检测食管癌中VM存在情况;并用Kaplan-Meier法分析VM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CD151(82%)、ERK1/2(75%)蛋白阳性表达率及VM存在率(2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36%、8%)(P均<0.05)。CD151蛋白表达与ESCC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ERK1/2蛋白表达与ESCC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ERK1/2在CD151阳性组的表达明显高于CD151阴性组,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451,P<0.001);CD151和ERK1/2表达均与VM存在呈正相关(r=0.299,P=0.002;r=0.318,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有VM组与无VM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3%和50.7%(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浸润深度、临床分期、VM存在是食管鳞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CD151、ERK1/2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及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通过VM的形成,影响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
  •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多态性对食管鳞癌预后的影响 下载:28 浏览:452
  • 王海莉 巩天晓 周士霞 张中冕 《肿瘤研究》 2019年12期
  • 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的多态性位点6304 A>G和食管鳞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75例接受完全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患者。在手术前收集患者的外周血5ml提取基因组DNA,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的方法对6304 A>G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应用SPSS19.0软件对该位点基因型和基线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该位点和预后的生存分析。[结果] 6304 A>G位点在研究人群的基因分布频率为:AA型133例(76.00%),AG型39例(22.29%),GG型3例(1.71%),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3,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942)。野生型AA型相对于AG/GG型患者者具有明显较晚的肿瘤分期(P<0.001)。AA型和AG/GG型患者的复发比例分别为71.43%和5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AA型患和AG/GG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36.2个月和48.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经多变量Cox模型校正后该位点对患者OS具有独立的影响(OR=0.85,P=0.043)。[结论] TNFAIP36304G>A多态性位点和食管鳞癌患者总生存期显著相关,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预后更好。
  •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管状胃两种上提途径分析 下载:37 浏览:335
  • 许挺辉 岑浩锋 申文明 吴彪 《肿瘤研究》 2019年11期
  • 摘要:
    [目的]比较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管状胃经食管床和胸骨后两种不同上提方式行胃食管颈部吻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5例行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4例患者经食管床径路上提食管(A组),48例患者经胸骨后径路上提食管(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手术时间(213.68±20.86min)、术中出血量(150.33±12.53ml)及住院时间(13.76±1.07d)均少于B组(手术时间219.85±21.42min、术中出血量157.63±23.57ml、住院时间14.34±2.65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胸腔引流量(538.64±42.62 ml)和胸管引流时间(125.48±5.48 h)均多于B组(术后胸腔引流量321.47±28.43 ml、胸管引流时间83.36±4.2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率(20.37%)、肺不张发生率(14.81%)高于B组(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率6.25%、肺不张发生率2.08%),A组吻合口瘘发生率(1.85%)低于B组(12.50%)(P<0.05)。[结论]经胸骨后和经食管床两种不同上提方式行胃食管颈部吻合均是安全、有效的路径,各有优缺点。
  • 肿瘤正电子显像的临床应用现状与前景 下载:25 浏览:393
  • 廖栩鹤 王荣福 张建华 刘萌 庞小溪 《肿瘤研究》 2019年11期
  • 摘要:
    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实现一站式功能代谢和解剖形态成像,对恶性肿瘤原发灶定位及定性、分期及治疗决策、预后判断、生物靶区勾画、疗效监测及复发再分期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全文首先就18F-FDG PET/CT在常见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述,同时与包括CT、MR、超声等在内的其他影像学技术进行横向对比,最后就其他常见的正电子显像剂(18F-FLT、11C-choline、68Ga-PSMA等)的肿瘤应用进行概述,以期简要的展示PET/CT在肿瘤的临床应用现状和前景。
  • 化疗脑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下载:51 浏览:298
  • 李帅1 谢长生2 《肿瘤研究》 2019年11期
  • 摘要:
    化疗脑,即化疗相关认知损害,是化疗引起的副反应之一。15%~45%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化疗脑。目前有关化疗脑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可能与海马区神经细胞受损、DNA损伤、炎症反应和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等因素相关。目前临床治疗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等方法来治疗化疗脑。中医诊疗化疗脑中医治法根据辨证可分为益气健脾、滋阴补肾、疏肝解郁等,以达到养神而恢复认知功能的目的。全文综述化疗脑近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思路。
  • β-catenin在软组织肿瘤和组织起源未定的实质脏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17 浏览:186
  • 刘杰1 魏建国2 许春伟3 梁文清2 《肿瘤研究》 2019年11期
  • 摘要:
    catenin(CTNNB1)是Wnt信号通路的关键调节分子,对细胞增殖、分化和功能的调节至关重要。目前在实质器官肿瘤中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在一些软组织肿瘤和组织起源未定的实质脏器肿瘤中研究相对较少。通过阅读文献复习发现,β-catenin在许多间叶性肿瘤的发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韧带样型纤维瘤病、栅栏状肌纤维母细胞瘤、鼻腔鼻窦型血管外皮细胞瘤、青少年鼻咽血管纤维瘤及卵巢微囊性间质肿瘤。此外,β-catenin与一些组织起源未定的实质脏器肿瘤密切相关,包括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过去称全肺硬化性血管瘤)、胰腺或卵巢的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及肝脏钙化性巢状间质上皮肿瘤。全文重点阐述β-catenin突变的间叶性肿瘤及组织起源未定的实质脏器肿瘤的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强调不同β-catenin突变对潜在预后的影响。
  • 远隔效应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进展 下载:40 浏览:215
  • 徐唐鹏 胡梦雪 许斌 宋启斌 《肿瘤研究》 2019年10期
  • 摘要:
    随着远隔效应概念的提出及放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关于如何促进远隔效应的临床前及临床试验投入研究。近年来,有研究指出,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可促进原发及转移部位肿瘤消退。同步智能技术的发展,如纳米颗粒技术、SRBs及肿瘤内输送技术,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有望增强肿瘤免疫原性、减轻肿瘤免疫抑制及剂量限制性毒性作用。
  • 肿瘤疫苗临床研究评价及进展 下载:44 浏览:411
  • 黄芸 高建鹏 王辉 《肿瘤研究》 2019年10期
  • 摘要:
    肿瘤疫苗是近年来肿瘤疾病的新兴治疗手段之一,其种类繁多,疗效显著,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肿瘤疫苗可分为全细胞疫苗、多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和单克隆抗体疫苗等类别。2011~2017年间有15个肿瘤疫苗类新药获批上市,实现了基础研发到临床应用的迈进,为肿瘤的治疗模式带来了令人振奋的变革。全文就近几年肿瘤疫苗领域的新药从分类、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 PD-L1和TIL表达与妇科肿瘤预后相关性研究进展 下载:32 浏览:280
  • 韩滕 唐丽萍 包乐 《肿瘤研究》 2019年10期
  • 摘要:
    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又称B7-H1,是免疫反应中极其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PD-L1在心、肝、肾、肺等多个器官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中广泛表达,肿瘤发生时机体内的肿瘤微环境会使得浸润性T细胞高表达程序性死亡-1受体(pro-grammed death-1,PD-1),同时肿瘤细胞中PD-L1的编导上调,与PD-1受体相结合,导致肿瘤微环境中PD-1/PD-L1通路持续开放,进而导致T细胞凋亡,肿瘤细胞则逃脱机体的免疫监视,发生肿瘤免疫逃逸。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被认为是反应宿主对抗实体肿瘤的主要免疫机制。全文就PD-L1和TIL的表达与妇科肿瘤预后相关性进行综述。
  • PD-L1表达调控研究进展 下载:59 浏览:402
  • 李岚1,2 宋启斌2 刘立柏1 《肿瘤研究》 2019年10期
  • 摘要:
    PD-1/PD-L1信号通路是肿瘤免疫逃逸主要机制之一。通过单克隆抗体与配体或受体结合阻断PD-1和PD-L1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肿瘤患者中疗效显著,但是只对部分患者有效。已开展的临床研究发现患者肿瘤部位的PD-L1表达量可能与PD-1/PD-L1抑制剂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此,深入研究PD-L1的表达调控机制有利于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潜在靶点,改进PD-1/PD-L1抑制剂的疗效。全文将PD-L1表达调控分为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对近几年PD-L1表达调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大株红景天对XELOX方案化疗胃癌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 下载:40 浏览:201
  • 袁虎方1 李勇1 汪雁博2 叶卫华1 檀碧波1 赵群1 范立侨1 《肿瘤研究》 2019年10期
  • 摘要: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对胃癌患者XELOX方案心肌损伤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拟行XELOX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大株红景天组(在XELOX新辅助化疗的基础上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ml静脉输液7d)53例和对照组(在XELOX新辅助化疗的基础上给予安慰剂10ml静脉输液7d)55例。两组患者均于化疗前和化疗结束后24h内行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采静脉血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I(cTnI)和B型利钠肽(BNP)。[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前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和心功能水平相似(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001),治疗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心脏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均较化疗前下降(P<0.0001),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癌患者应用XELOX方案化疗期间联合使用大株红景天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肌损伤,保护患者心功能。
  • Gab2基因在肺癌细胞表达及对癌细胞凋亡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下载:21 浏览:234
  • 范亚峰 崔晓燕 虞中平 李海燕 张开明 《肿瘤研究》 2019年9期
  • 摘要:
    [目的]探讨Gab2结合蛋白2 (Gab2)基因在肺癌细胞表达及对癌细胞凋亡及Wnt信号/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以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作为对照细胞,通过Western bloting检测肺癌H322、A549、PC9、H1299、SPC-A-1细胞中Gab2的蛋白表达;转染48h后Western bloting检测Gab2、Cleaved 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MRC5细胞比较,Gab2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显著性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Gab2-siRNA组Gab2的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上调表达,Bcl-2、β-catenin、cyclin D1、c-myc蛋白表下调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肺癌细胞Gab2表达能诱导细胞凋亡,机制是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肿瘤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1
访问量 160328
下载量 60589
总被引次数 852
影响因子 1.82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