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与技术
信息通信与技术
《信息通信与技术》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信息通信技术最新研究成果,推广先进信息通信业务和应用。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信息通信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8-9842

《信息通信与技术》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主流国际运营商互联网化转型实践 下载:62 浏览:390
  • 茹丽洁 滕佳佳 康飞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7期
  • 摘要:
    在互联网和OTT业务对传统电信业造成冲击的背景下,国际运营商纷纷进行互联网化转型探索。文章对AT&T、T-Mobile、NTT DOCOMO、LG U+等主流运营商互联网化转型实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阐述典型运营商在公司战略、市场策略、管理机制等方面的互联网化转型举措,总结经验,以期为国内运营商转型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 电信运营商的互联网转型浅析 下载:24 浏览:293
  • 云晴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7期
  • 摘要:
    文章通过互联网企业在基础网络设施领域内的拓展说明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转型的必要性,并对电信运营商互联网转型的背景情况、实践尝试及成效进行了论述。利用最佳实践法和标杆分析法,对多个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的转型尝试进行了探讨。此外,对互联网企业与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模式也做了广泛的比较和分析,认为拓展内容和应用的运营、借助IT架构(云化)的变化实施转型、注重客户的感知等是电信运营商互联网转型所应该关注的重要方向。
  • 互联网化转型战略研究 下载:90 浏览:503
  • 鲁维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6期
  • 摘要:
    纵观产业发展趋势,从消费面来看,我们进入了超级个性化时代;从生产面来看,成熟产业增速放缓,未来跨界竞合加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创新总是发生在产业边界。通过分析DICT(数据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界互联网化转型的典型实践,提出运营商互联网化转型的体系演进思路,概况出产业界互联网化转型的基本策略。
  • 网络社群助力运营商市场经营互联网化转型 下载:87 浏览:505
  • 李睿1 李家正2 刘旭峰1 吴钢1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6期
  • 摘要:
    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的营销渠道互联网化发展,用户触点逐渐由线下转向线上,网络社群成为有力抓手。文章论述网络社群的概念和社群运营的应用场景,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社群的建立与运营方案,最后为运营商的社群运营提出建议。电信运营商应把握住社群经济的发展趋势,构建起自身的粉丝生态圈,打造互联网化的市场营销模式。文章对电信运营商构建社群营销体系和助力运营商市场经营互联网化转型有参考价值。
  • 实体渠道业务能力培训项目互联网化转型实践 下载:44 浏览:356
  • 赵健东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6期
  • 摘要:
    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在互联网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以提高实体销售渠道营销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对提升一线员工能力素质、提高企业绩效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针对某电信运营商部分实体渠道存在的销售下滑、营销手段单一和员工技能不足等共性问题,文章提出一种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实施方案,旨在通过规范化组织学习提升实体渠道销售能力和绩效,助力企业构建具有差异化能力的实体销售渠道体系,从而有效提升企业业绩。此方案已在某电信运营商进行实践应用,取得一定成效,为相关企业改善实体销售渠道绩效提供了参考案例。
  • 基于大数据的通信资费产品分析方法 下载:48 浏览:351
  • 双程1 姚磊2 杨子文3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6期
  • 摘要:
    通信资费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评价一款通信资费产品发展的好坏已经成为运营商亟需考虑的问题。大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为通信资费产品的分析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通信资费产品分析方法,并以腾讯王卡的发展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最后,结合分析结果对腾讯王卡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 云网一体化场景下的智能医疗平台 下载:38 浏览:397
  • 贾智宇 毋涛 徐雷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5期
  • 摘要: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云计算和网络带宽在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为满足视频技术的新需求创造了条件,云网一体化打通了云到端的通道,使更多的行业和企业能够通过云网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实现快捷入云和自主组网。文章结合云网一体化和"人工智能+视频技术"的应用,针对医疗行业提出云网一体化场景下智能医疗平台的方案和异地医疗机构云组网和通过云专线上云的网络模式,该方案和网络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实现平台建设成本的降低和医疗效率的提升。
  • 面向电信运营商的容器云SDN云网一体化方案研究 下载:40 浏览:352
  • 李铭轩 邢鑫 王本忠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5期
  • 摘要:
    随着SDN技术的发展,网络IT化是未来网络演进的方向,而在IT领域,集约化和虚拟化是目前主流的发展方向,如何实现云和网的统一发展也是目前电信运营商重点关注的领域。基于电信运营商现有的资源部署和网络建设现状,文章提出面向电信运营商的容器云SDN云网一体化整合方案。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网络部署方案和总体技术架构,并且对未来容器云SDN云网一体化的应用场景进行分析。
  • 智慧执法平台体系建设与创新应用 下载:67 浏览:476
  • 苏畅 马旭超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5期
  • 摘要:
    移动执法领域正逐步进入互联网新时代,现有的执法平台已经难以满足大范围、高层次的信息整合与信息共享,难以提供全面高效的应用支撑并形成健康有序的应用生态体系。文章针对该现状,提出一种智慧执法平台支撑建设体系及创新应用建议,在智慧执法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之上,采用创新关键技术,对应用开发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予以支撑保障。
  • 融合中的ICT基础设施 下载:55 浏览:336
  • 张杰 聂秀英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4期
  • 摘要:
    以计算、存储和通信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近年来迅速发展并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文章介绍信息社会不同阶段技术的发展改变ICT应用的使用方式,特别是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下,存储资源、计算资源和设备主体智能的分离已经是大势所趋。分离出去的IT资源和网络融合必须相互协同共同发展,才能更好地构建ICT融合基础设施。
  • 电信云网络架构及对云网融合的要求 下载:27 浏览:364
  • 毕以峰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4期
  • 摘要:
    电信网络虚拟化对电信运营商来讲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如何实现传统网络向SDN/NFV新网络的转型,成为摆在运营商面前的一道难题。为帮助运营商提升网络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文章从云网融合环境以及电信云特点等方面对其网络架构和部署要求进行了分析和归纳,认为电信云是基于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云网融合的一个场景,以NFV、SDN为主要技术,并结合电信云网络的特点开发网络功能,可以构建一个资源可全局调度、能力可全面开放、容量可弹性伸缩、架构可灵活调整的云化平台;电信云所需的自动化网络功能,是构建该云化平台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保证了运营商网络在云化转型过程中多个层面的网元之间通信的自动化调整、运维和网络安全防护。文章可以为运营商研制电信网络虚拟化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促使运营商最终实现网络的软化和云化。
  • 云网一体赋能运营商数字化转型 下载:60 浏览:354
  • 王小雨 贾宝军 徐雷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4期
  • 摘要:
    在"互联网+"和5G时代席卷而来的大背景下,云网一体已成为有效赋能推动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强力推手。文章首先概述国内外主流运营商在数字化领域业务的开展情况,分析电信运营商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围绕网络架构、业务服务和运营模式三个方面转型,随后从网络部署和业务运营两个维度探讨如何依托云网一体架构实施数字化运营,以及云网一体产品的发展演进方向,最后对国内三大运营商推动云网一体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云网一体;数字化转型;电信运营商;生态体系;
  • 面向智慧城市应用的人工智能服务运营方案探讨 下载:43 浏览:391
  • 严斌峰 加雄 伟闫硕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3期
  • 摘要:
    针对面向智慧城市应用的人工智能服务的研发、部署和访问,以及智慧城市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分析智慧城市应用使用人工智能服务的主要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人工智能服务开放平台,并介绍其主要特征、参考框架和应用方法。文章提出的人工智能服务开放平台有利于人工智能服务赋能智慧城市应用,有利于智慧城市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有利于智慧城市应用提供商和人工智能服务提供商共同向用户提供价值服务。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信息通信与技术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8
访问量 150262
下载量 48955
总被引次数 408
影响因子 0.827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