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研究
天线研究
《天线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天线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相关内容。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天线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8-9710

《天线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一种新型的Hilbert分形RFID标签天线 下载:51 浏览:438
  • 倪静 闫述 《天线研究》 2022年6期
  • 摘要:
    随着射频识别技术研究的迅速发展,寻求具有尺寸缩减特性的天线结构成为RFID设计的实际需要,Hilbert分形结构是天线小型化设计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本文论述了Hil-bert分形天线的基本原理,对弯折偶极子天线采用Hilbert分形结构进行小型化设计,并对实物进行仿真。经测试与仿真后结果表明:标签天线尺寸约为25.6mm*16.2mm,工作在中心频率915MHz处,增益达到2.19dB,相对阻抗带宽为90MHz。天线能保持较好的工作性能,可应用于酒瓶盖防伪RFID标签中。
  • 一种UHF频段小型圆极化微带天线 下载:55 浏览:455
  • 汪炜 李民权 陈林 黄魏 《天线研究》 2022年6期
  • 摘要:
    采用曲流技术在贴片内部开十字形缝隙,在贴片边缘开矩形缝隙,并通过对贴片切角形成微扰,设计了一种UHF频段小型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的贴片天线尺寸为59×59mm2(即0.176λ),与相同频率相同介质的普通微带贴片天线相比有约54%的尺寸下降。天线的实测结果显示,在898~925MHz内回波损耗小于-10dB,在910~920MHz实现圆极化特性。
  • 级联L-C抑制寄生效应的方向回溯天线带通滤波器 下载:59 浏览:451
  • 臧建国 刘文平 闫述 《天线研究》 2022年5期
  • 摘要:
    在PON阵型方向回溯天线中,需要在原位消除带通滤波器的固有寄生效应。采用级联L-C等效电路实现的3GHz内的低通特性,在通带2.4-2.5GHz范围内,带内衰减小于2dB,起伏小于1dB,2.2GHz以下以及2.7GHz以上衰减大于40dB,寄生通带处的衰减达到了50dB,有较高的滤波选择性。改变L-C结构的谐振点后,可用于其他频段的PON方向回溯天线。对其他场合下有较高带外抑制要求的混频器、放大器等,级联L-C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双频双极化端射天线 下载:51 浏览:435
  • 刘姗 华昌洲 《天线研究》 2022年5期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的毫米波双频双极化端射天线。传统的双极化天线实现方式主要是:磁电偶极子、贴片天线和正交模式耦合器来实现,这些实现方式存在结构尺寸较大、不易集成,带宽和平面化难以兼顾的缺点。本文提出的双频双极化端射天线利用堆叠结构,实现了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的极化分离,同时采用Vivaldi天线结构,实现了宽带特性。与传统正交放置的Vivaldi双极化天线相比较,本设计具有减少天线尺寸,易实现平面集成,结构简单等优点。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垂直极化部分,在E波段60-90GHz频带范围内,S11均在-10dB以下,交叉极化在-20dB以下;水平极化部分,在Ka波段26-32GHz频带范围内,S11均在-10dB以下,交叉极化在-20dB以下。
  • 应用于WiFi6的双频段天线-低噪放一体化设计 下载:53 浏览:437
  • 伊浩 然陈益 《天线研究》 2022年5期
  • 摘要:
    随着WiFi技术的发展,新一代WiFi6应用日渐广泛。为了提高WiFi6双频段接收机性能并减小尺寸,本文基于ATF-551M4晶体管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WiFi6的双频天线与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 LNA)一体化设计方法。在两个工作频段内同时将天线的输出阻抗调节为LNA电路最小噪声匹配所需的输入阻抗,使得天线可以与电路直接相连,不需要任何的匹配网络,从而消除传统设计中匹配网络带来的损耗并使得电路结构更加紧凑。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一体化设计的尺寸较传统级联设计减少了约13%,并且一体化设计的噪声系数(Noise Figure, NF)在工作频带内明显低于传统级联设计,最大减小了0.44dB(改善了约19%)。
  • S/C波段双频振荡器的研究与设计 下载:55 浏览:441
  • 姜阿龙 华昌洲 《天线研究》 2022年5期
  • 摘要:
    本文设计的是一款基于并发式谐振器的双频振荡器,对于并发式谐振器的设计,引用阶跃阻抗通过阻抗比提高频率间的隔离度;对于振荡器的设计,采用负阻式原理设计双频的有源振荡器,通过ADS仿真平台对以上器件进行仿真设计,分别采用了瞬态和谐波仿真方法,结果显示,在2.4GHz振荡频率处,测得的相位噪声为-122dBc/Hz@100kHz,输出功率为11.372dBm,二次谐波抑制超过30dB;在5.8GHz振荡频率处,测得的相位噪声为-118dBc/Hz@100kHz,输出功率为11.727dBm,谐波抑制超过21dB,且双频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度,瞬态和谐波平衡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满足设计要求。
  • 基于吸收式频率选择反射结构的波导缝隙阵列天线RCS缩减设计 下载:55 浏览:440
  • 孙东伟 钟硕敏 《天线研究》 2022年4期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吸收式频率选择反射(AFSR, absorption frequency selective reflection)特性的超材料结构,可用于降低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带外和带内结构模式的雷达散射截面(RCS)。该结构厚度仅为0.16λ,吸收性能主要归功于中间层上表面集总电阻,吸波率最高可达99%以上,带内反射损耗小于1dB,从而保证天线辐射性能不受影响。将其加载到波导缝隙阵列天线的金属表面上,同时与辐射缝隙保持一定的距离,仿真结果表明加载该结构后波导缝隙阵列天线的反射系数、方向性和波瓣宽度基本保持不变,工作频带为8.87GHz-9.03GHz,在中心频率8.96GHz处增益提高了3.47dBi。
  • 基于时空特征的无线网络流量预测方法 下载:57 浏览:444
  • 袁浙科 《天线研究》 2022年4期
  • 摘要:
    无线网络流量分布具有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特征,针对传统预测方法对流量分布空间特征的利用不足问题,提出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相结合的无线网络流量预测模型。首先通过3D-CNN挖掘流量数据的局部时空关联性,并利用空间注意力机制完善全局空间关联的提取;然后使用LSTM模型对抽象时空特征进行训练,并加入了注意力机制缓解循环神经网络的遗忘现象带来的信息损耗。运用此方法对"意大利电信大数据挑战赛"的公开数据集进行训练,其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降至5.17和3.32,明显优于其他对比预测模型。
  • 具有或与开关功能的T沟道隧穿场效应管 下载:51 浏览:441
  • 杨源 胡建平 柳苗龙 《天线研究》 2022年4期
  • 摘要:
    为了应对传统CMOS器件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或与"开关功能的新型TFET器件,并将其命名为具有或与开关功能的T沟道隧穿场效晶体管(T-Channel tunnel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OR-AND switching behavior:TOA-TFET)。新器件具有三个独立偏置的栅极,相当于两个传统的单输入器件并联再与另外一个单输入器件串联,通过Silvaco TCAD软件仿真可以验证单个器件具有或与逻辑开关功能,极大的增强了单个晶体管的信号处理能力。我们详细分析了金属栅功函数和体硅厚度等参数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最终优化出一个高性能的多功能逻辑器件。本文所提出的三输入TFET器件在电路设计中,使用单个晶体管就可以实现一些复杂的逻辑门,使电路得到简化并实现了低功耗的目标。
  • 基于泄露电缆的周界入侵数据增广方法研究 下载:55 浏览:447
  • 张锋 蔡宗阳 《天线研究》 2022年3期
  • 摘要:
    机器学习的方法在泄漏电缆周界入侵检测领域有了比较好的发展。采集大量的入侵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模型,可以实现周界入侵检测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更低的误报率。但是大规模入侵信号数据的缺乏限制了识别的准确率。而人工有效采集标注入侵信号数据极其费时且代价高昂。针对入侵信号数据缺乏的问题,本文引入了图像领域的数据增广方法。实验表明,几何变换增广结合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的增广方法对周界入侵识别准确率的提升达到14.11%,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小样本下周界入侵定位精度低的问题,证明了本文增广方法的有效性。
  • 三维超薄宽带FSR的仿真设计 下载:59 浏览:449
  • 冯佳祺 张豫 《天线研究》 2022年3期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隧穿波导的超薄三维频率选择性吸透一体结构(FSR)。该结构具有一个低插损,高选择性的透射窗口,透射窗口两边为宽带吸收。引入隧穿波导作为透射通道,在波导截止频率上实现隧穿效应,总厚度可以压缩到与吸收通道相同的厚度。该结构的厚度仅为0.128λc(其中λc为波导透射频率的波长),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透射频带的-3-dB相对带宽为8.7%,在5.48GHz处的插入损耗为-0.8dB,上下频带的吸收带宽分别为118%和27%,展现出了良好的频率选择性,以及宽带吸收效果。
  • 基于增强型LSTM神经网络的5G射频功放线性化 下载:53 浏览:443
  • 方俊 《天线研究》 2022年3期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型LSTM神经网络(A-LSTM)的数字预失真线性化模型,以更好的补偿5G宽带射频功放的动态非线性特性。模型的输入层在引入延迟抽头模拟功放线性记忆效应的基础上,对每一个延迟抽头进行非线性级数展开用于补偿功放的非线性记忆效应,从而更好地抑制功放的动态非线性失真导致的带内失真以及带外频谱扩展等问题。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本文采用100MHz的5GNR信号作为测试信号,对一个中心频率为2.6GHz的5G射频功放进行数字预失真线性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增强型LSTM神经网络数字预失真器的带外抑制可达16dB,相比于其他几种预失真器展现出更好的线性化效果,验证了基于增强型LSTM神经网络数字预失真器的有效性。
  • 无线网络安全与防范技术 下载:51 浏览:439
  • 郭一缜 《天线研究》 2022年3期
  • 摘要:
    伴随着无线网络的迅速发展,其安全性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由于无线网络是通过无线介质进行传输,信息容易遭到窃取和破坏,因此仅靠物理控制是不能保证网络安全的。虽然无线网络大都采用了ESSID、密码访问控制和无线加密协议等技术来控制无线网络的安全,但仍然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无线网络设备的存储容量有限,处理速度慢,带宽低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像有线网络那样靠高强度的密钥及算法来保证安全性。本文针对无线网络的分类状况,对无线网络的加密解密算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对比了WEP和WPA、WPA2的加密模式,并提出相应的解密原理。
  • 船舶舱室环境中无线信道全波建模与分析方法 下载:57 浏览:452
  • 张燕军 王健时稳 《天线研究》 2022年3期
  • 摘要:
    为保证船舶舱室的通信质量,研究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金属共形技术引入时域有限差分法,用于曲形舱室结构的电磁传播特性和信道建模分析。具体地,通过修正共形网格处磁场迭代方程的系数,减少FDTD方法在计算曲形物体时存在的阶梯近似误差。通过与CST软件场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接着,将该方法用于模拟大型船舶舱室环境中的超短波无线信道,并通过CLEAN算法对时域信号进行数据后处理,得到了舱室下多径分量的功率分布及簇的数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用增大网格的剖分精度,仍可获得较高的计算精度,适用于不规则大型物体目标的电磁求解。
  •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2.6GHz频段信号室内穿透损耗检测 下载:55 浏览:440
  • 嵇又诚 《天线研究》 2022年2期
  • 摘要:
    为了验证2.6GHz频段中,室内的实际穿透损耗情况,提出基于卡尔曼滤波的2.6GHz频段信号室内穿透损耗检测方法。测算穿透性高分辨率检测波形,采用卡尔曼滤波下设计弹性波动信号导出结构,进行迭代双节点检测模型的创建。最后,采用频域法实现2.6GHz频段信号室内穿透损耗的检测。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辐射深度环境下,对比于传统的接地信号检测组以及传统声波穿透检测组,本文所设计的卡尔曼滤波检测组最终得出的检测偏差相对较低,更好地表明此检测方法在面对复杂检测情况时,可以形成更佳的频段控制环境,对于室内的损耗与穿透情况进行强化控制,具有更强的实际应用意义。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天线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77
访问量 120587
下载量 30695
总被引次数 405
影响因子 0.47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