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建筑学领域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建筑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9-9155 (Online)
ISSN: 3008-0053 (Print)

《中国建筑》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节约型社会背景下寒冷地区农村单元式节能住宅整体优化策略 下载:60 浏览:87
  • 李虎 董姝婧 卢玫珺 《中国建筑》 2018年8期
  • 摘要: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住宅建设量持续增长,住宅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室内热环境差的现象。节约型社会背景下,探索低成本、低能耗且具有良好室内热环境的农村住宅设计策略成为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之一。该文选取农村单元式住宅为典型建筑,结合寒冷地区气候特征,综合运用建筑设计与热工理论,从建筑选址与布局、住宅的平面布局与形态控制以及自然资源的利用入手,提出农村单元式节能住宅整体优化策略,以期为寒冷及其他地区解决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设计策略。低能耗、低成本且具有良好的室内热环境的农村住宅设计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激发我国新型农村社区住宅建设的生命力。
  • 区别性整合设计——对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的另一种思考 下载:76 浏览:503
  • 刘浩1 汤朝晖2 《中国建筑》 2018年7期
  • 摘要:
    妇幼保健医疗建筑的服务范畴既包含了成人范围的妇女,又包含了低龄范围的儿童这两大特征差别较大的服务对象。如何在一所综合型的保健医院中处理好这两种完全不同类型服务对象的区别性设计,同时又不使建筑过于分隔,尽量完整,合理安排各种流线,使患者享受舒适的医疗服务体验,是时下妇幼保健类建筑设计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该文拟通过在高安市妇幼保健院的投标设计过程中,以"区别性整合设计"的设计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对妇幼保健院传统设计思路进行加工再创新,这次全新尝试,希望能对同类建筑创新设计有所帮助。
  • 赣中地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质研究——以渼陂古村为例 下载:69 浏览:490
  • 高巍1 周清华2 赵玫3 《中国建筑》 2018年7期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古村古镇的保护规划日益受到关注,赣中地区传统村落虽然数量较多,保存也较为完整,但系统性地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进行梳理和整理的较少。该文以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1)的渼陂村为例,在进行大量现场调研、测绘及相关资料整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沿革、空间现状及空间行为类型进行分析,得出其空间特质,希望对赣中地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有所帮助。
  • 基于建筑形态下的景观方案生成——以烟台中海海悦府为例 下载:74 浏览:489
  • 王圣保1,2 赵洋3 《中国建筑》 2018年7期
  • 摘要:
    景观方案生成对于景观规划设计的最终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景观方案生成的思维过程正是促使城市景观发展的驱动力与活力,同时对经济、社会、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以中海地产在山东省烟台市的房地产项目为例,对烟台中海国际社区海悦府景观方案进行场地分析、分区设计、植物空间及其尺度把控,归纳总结基于建筑形态下的景观方案生成的设计要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 沣西新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浅析 下载:72 浏览:490
  • 伍雯璨1 李榜晏1 马越2 《中国建筑》 2018年7期
  • 摘要:
    在我国高速城镇化进程中,"水多、水少、水脏"等问题日益严重。海绵城市理念提出构建城市海绵体,系统地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问题。该文阐述了海绵城市建设途径,分析总结沣西新城在区域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社区与场地三个层面构建海绵体的规划布局与建设措施,以期为我国西北缺水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 园艺疗法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设计初探 下载:80 浏览:501
  • 武倩倩1 李建娜2 宋秀华1 《中国建筑》 2018年6期
  • 摘要:
    园艺疗法能够改善人们的认知、心理和生理功能,为人们提供积极的价值观;休闲农业园为人们提供一处休闲观光以及体验自然的场所,两者相结合,发挥两者优势,给人们提供享受自然的空间。该文以山东省泰安市未来田园休闲农业园为例,对园区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其规划设计布局以及园区内进行的感知活动,并进一步调查分析游客对园艺疗法的喜好程度及环境空间取向,探讨基于园艺疗法的休闲农业园设计要素运用,为休闲农业园的规划设计提供新视角。
  • 高铁站区生态规划设计探讨——以赣州西站为例 下载:72 浏览:488
  • 谢楚 何天一 王中原 《中国建筑》 2018年6期
  • 摘要:
    高铁站作为城市的重要门户之一,是城市生态环境与视觉景观的重要窗口。如何在高铁站规划设计中既体现城市生态,又能满足其作为交通枢纽的一系列不可或缺的功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该文以昌赣铁路赣州西站站区概念规划为例,对高铁站区生态规划的设计进行分析,探讨站区生态规划设计中所采取的策略,以期在此方面对未来的站区规划设计起借鉴作用。
  • 老旧住区基础医疗设施布局GIS评价研究——以宜昌西陵区为例 下载:70 浏览:496
  • 徐文锋 武思标 尹杰 《中国建筑》 2018年6期
  • 摘要:
    老旧住区基础医疗设施布局合理性评价与选址优化,对于落实国家分级诊疗制度、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宜昌西陵区为研究区域,运用ARCGIS软件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社区两级基础医疗设施进行缓冲区和叠置分析,并对其覆盖区进行分级评价,直观显示了老旧住区的基础医疗服务等级。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基础医疗设施布局不尽合理,呈现集中化、重复供给化、城乡差异化特征,大部分老旧住区基础医疗条件较好,局部亟待改善。
  • 基于场域理论的扬州佛寺空间解析 下载:85 浏览:501
  • 宋桂杰1,2 韩卫然2 王军1 《中国建筑》 2018年5期
  • 摘要:
    以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视角,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研究扬州地区汉传佛教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其载体——佛寺空间的转换和演进。通过对扬州佛寺空间形态特征的分析,建构佛寺空间场域体系。并结合惯习理论,研究扬州佛寺空间形成及发展的机制和动因,阐释佛寺空间发展与佛教仪式活动及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提出扬州佛寺空间环境、城乡、建筑、园林意境的4个梯阶场域,探索及解析佛寺空间与历史文脉关系的新方法。
  • 基于EEB模型的高校教学区景观适宜性设计——以哈理工南区为例 下载:79 浏览:489
  • 陈科平1 高中鹏2 《中国建筑》 2018年5期
  • 摘要:
    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促进了高校校园景观环境的建设和更新。高校校园教学区景观设计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新教学理念背景下的重要课题。该研究把EEB模型应用到教学区景观设计中,并以哈理工南校区为例,把影响使用者的客观物理环境、个体差异、情景、社会条件、文化五个方面因素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对使用者多元化的使用需求提出设计策略,从而实现设计的适宜性。基于EEB模型的教学区景观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为校园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 基于GIS的城市老街区街巷空间结构的演变与自组织模式研究 下载:81 浏览:502
  • 何韶瑶 党航 张梦淼 《中国建筑》 2018年5期
  • 摘要:
    老街区是传统社会最基本的空间组织结构,介于城市道路与城市步行空间之间的老街区具有疏通城市道路、连接城市步行空间的特殊潜质,是影响城市空间扩展最显著的空间类型。以城市老街区的街巷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人在街巷中的行为模式与空间需求为研究特征,利用GIS和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分别建立建筑,街巷和地块的GIS空间数据库,分析街巷空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路网结构及其用地布局形态,结合调研数据,定性、定量分析传统街巷空间各要素间的相关性,探究建筑空间、行为需求的改变而导致的街巷空间在此过程中的演变与自组织模式,从而积极寻求城市自组织背景下老街巷空间带来的具有积极性和可交往性的空间环境的营造方式。
  • 基于数据统计的陆家嘴中心区高层建筑群规划及发展研究 下载:79 浏览:490
  • 李论 刘刊 《中国建筑》 2018年5期
  • 摘要:
    城市的集约化趋向决定了高层建筑出现以及发展的必然性,高层建筑群的出现是当代城市中心区今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上海陆家嘴中心区是上海乃至全球范围内高层建筑群建设及发展的典型代表。该文以陆家嘴中心区高层建筑群为切入点,梳理其开发建设过程、规划及发展历程;并从数据统计的角度出发,对建设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汇总,并将其图表化,更为直观地量化了高层建筑群规划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以及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和数据成果。
  • 织就写意山水——仙居文化中心设计回顾 下载:80 浏览:501
  • 陈建 蔡弋 应倩 《中国建筑》 2018年4期
  • 摘要:
    寻求特定的城市山水情怀与文化建筑功能需求之间的平衡,是探索如何以现代的建筑语言构筑山水城市空间节点的有效方式。结合仙居文化中心设计回顾,阐述了在文化建筑设计中如何对建筑空间的感性创作与功能、建造的理性表达进行平衡,进而讨论了实现"情与理"的矛盾统一对文化建筑创作的指导意义。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建筑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6
访问量 166527
下载量 51065
总被引次数 782
影响因子 1.68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