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工程管理
建筑与工程管理
《建筑与工程管理》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建筑及工程管理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07-9942

《建筑与工程管理》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基于个体需求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与平台设计 下载:65 浏览:365
  • 黄伟1 袁竞峰2 李灵芝3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1期
  •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以及养老服务需求的增长,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问题日益突出。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智慧城市等新技术与新理念的发展为提升养老服务供给效率与效度开辟了新路径,即智慧养老的理念应运而生。从收集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出发,定位智慧养老服务内容,从服务需求、服务内容、智慧实现手段与服务供给机制4个维度构建了基于个体需求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设计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平台以支撑服务体系运转,为落实多层次需求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智慧化路径。
  •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保障房与商品房市场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下载:66 浏览:387
  • 张跃松1 张英杰2 贾庆光3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1期
  • 摘要:
    确保京津冀保障房与商品房市场协调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体化目标的基础和保障。选取京津冀保障房和商品住房市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分析法,对2001~2015年保障房和商品房市场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进行测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保障房和商品房市场发展呈平稳上升趋势,发展水平已处于良好协调阶段,但还需要不断增加保障房建设才能满足需求;京津冀区域保障房投入主要集中在北京,与河北省发展呈两极分化趋势;京津冀保障房与商品房市场发展不均衡;相对于保障房建设,北京商品房市场发展超前而保障房滞后。未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政府应打破户籍和区域限制,缓解北京住房保障压力,使保障房在京津冀范围内跨区域空间流动起来,实现京津冀一体化。
  • 全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下载:58 浏览:364
  • 刘宁 董焕影 乔瑞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1期
  • 摘要:
    基于2011~2015年我国房地产业相关数据的量化分析和DPSIR模型,构建了全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全面分析各种因素对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找出我国房地产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及其产生原因,为房地产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建立DPSIR模型,利用DPSIR模型对我国19个典型城市房地产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给出了综合评价;结合我国国情,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利于我国房地产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建议。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及以下的城市占这19个城市总数的42.11%,深圳和厦门的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哈尔滨的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弱。
  • 转型期设计企业适应EPC管理节奏机理研究 下载:57 浏览:364
  • 刘永红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1期
  • 摘要:
    随着市场资源配置融合趋势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传统设计企业介入EPC管理领域。然而EPC管理流程和运行节奏与传统的设计行业在工作理念、界面、风险划分、利益相关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参建各方有必要根据项目的内在需求和发展规律对管理节奏进行调整与适应。通过提炼若干影响EPC管理节奏的要素单元并予以适应性系统分析,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关键链展开节奏控制,深入探讨了EPC项目节奏管理体系架构设计,节奏管理的涵义、节奏管理界面的基本功能和特征、对节奏管理实施阶段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剖析,对转型期设计企业的EPC管理具有借鉴价值。
  • 基于ISM与AHP的斜拉桥主梁施工阶段风险分析 下载:65 浏览:399
  • 杨珍珍 樊燕燕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1期
  • 摘要:
    以喀腊塑克水库特大桥为背景,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该特大桥主梁施工阶段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多层递阶结构模型,明确风险因素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找出施工阶段中存在的表层、中间层和深层风险;再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主要的风险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综合分析,通过对风险因素的权重比较,找出主要的风险源。结果表明:主梁施工阶段出现的风险因素中,施工技术风险和人因风险是影响主梁施工安全的主要风险,控制和监督主梁施工阶段的风险可以从这两点入手。合理、可靠的结论为该工程以及类似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分析提供参考,以降低施工阶段风险发生概率。
  • 基于LCA的装配式建筑建造全过程的碳排放分析 下载:66 浏览:407
  • 高宇 李政道 张慧 喻博 王家远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0期
  • 摘要:
    基于预制构件的生产、物流运输、现场安装施工3个阶段资源能源消耗的基础数据,构建了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系统核算了深圳市某装配式建筑的总碳排放量,识别了各个阶段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对碳排放贡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量最大(88%),主要由剪力墙和叠合梁的钢筋消耗引起,是预制构件碳减排的重点阶段,运输阶段的碳排放量次之(11%),施工阶段的碳排放量相对较小(1%)。该结果可以为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提供基础数据,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 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需求分析研究 下载:65 浏览:394
  • 唐寅1,2 陈敏1 蒋家健1 黄琳琳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0期
  • 摘要:
    在利用典型工程测算的人工消耗量下降幅度数据的基础上,选用线性回归模型与灰色GM(1,1)模型分别进行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预测,但鉴于两种模型的局限性,引入线性回归与灰色预测组合模型进行预测,并通过3种预测方法结果的对比,论证了组合模型预测结果的合理性。选取2020年与2025年两个典型时间点,预测建筑业从业人员需求量。考虑装配式建筑比例和现场作业人员比例,计算因发展装配式建筑减少现场作业人员的用工量,结合预测数据得出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需求量,并根据测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装配式住宅设计施工阶段经济效益分析 下载:80 浏览:392
  • 王幼松1 孟巅1 闫辉1 张雁1 张佳盛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0期
  • 摘要:
    我国当前装配式建筑发展尚不成熟,装配式建筑成本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开发商关注的前期建设阶段,探究装配式住宅的经济效益。以深圳市某住宅项目为例,从设计成本、施工成本方面的直接效益,工期和政策方面的间接效益,来计算装配式住宅在设计施工阶段较现浇式住宅的经济效益,并分析影响各部分经济效益的因素。研究发现,装配式住宅在设计施工阶段能产生经济效益,其中工期效益对增量效益影响最大,施工成本效益对增量成本影响最大。
  • 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现行标准对装配式建筑适用性评估 下载:70 浏览:385
  • 付光辉1 唐如建1 李小阳2 程志军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0期
  • 摘要:
    针对我国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环境条件,研究现行标准对装配式建筑适用性的评估方法。标准的适用性评估内容从标准自身有效性、标准条款匹配性和标准内容支撑度3个层面展开,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基于传递熵和距离矩阵模型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获得评估结果。选取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两本标准进行实证评估,根据15位专家的评估结果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标准的适用性评估能够为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同时也对现行标准的制修订起到一定的基础和指导性作用。
  • 房地产开发雨水利用激励机制研究 下载:70 浏览:397
  • 魏营1 杨高升1 俞妙言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0期
  • 摘要:
    我国房地产开发雨水利用的发展面临开发商动力不足与政府激励力度不足两大问题。遵循激励理论和博弈理论,分析雨水利用的外部性特征,量化雨水利用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估非对称信息下政府与开发商间的博弈关系,设计政府对开发商的经济激励模型。研究发现:开发商努力程度不可观测时,最优的政府激励机制要求开发商在获得激励同时承担一定的风险成本。激励成本与开发商的风险规避程度和外生随机变量方差正相关,与开发商努力边际成本和溢出性收益负相关。并采用算例分析实际操作中政府最优激励水平,为制定激励政策提供依据。
  • 回应性监管理论下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社会化监管机制研究 下载:70 浏览:386
  • 蒋昆1 汪玉亭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9期
  • 摘要:
    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建设领域的社会化监管作用日益显著。由于目前的工程建设市场主体政府监管与市场化发展进程之间存在较大矛盾,从剖析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监管现状出发,结合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回应性监管理论,提出了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社会化监管机制,分析了社会化监管机制包含的主体、内容以及手段,揭示社会化监管本质是信用规范化动态发展过程的观点。为构建新常态下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社会化监管模式奠定基础。
  • 互联网时代的住宅装修模式研究 下载:62 浏览:395
  • 项秋银 李忠富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9期
  • 摘要:
    随着传统住宅装修模式弊端的日益暴露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住宅装修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势在必行,互联网时代的住宅装修模式应运而生。但是我国目前的互联网家装行业属于新兴产业,各种模式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装修业界的改革任重而道远。通过分析我国互联网家装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对国内外住宅装修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互联网家装领域更加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基于BIM+GIS的长距离引水工程建设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载:56 浏览:398
  • 蒋乐龙 张社荣 潘飞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9期
  • 摘要:
    针对长距离引水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可控性弱、信息共享交流困难等问题,提出了Skyline平台集成BIM信息模型的方法,实现了施工进度模拟和工程量统计,通过Skyline软件的二次开发建立了基于网络的长距离引水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系统以三维空间大场景为可视化交互环境,为各参建方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平台,同时实现了以进度和工程量管理为核心的八大项目管理功能,满足引水工程建设管理需求,体现了BIM和GIS融合在引水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目前系统已应用到某引水工程中,效果良好。
  • 技术创新与基础环境对建筑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 下载:60 浏览:365
  • 罗明英 卢明湘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9期
  • 摘要:
    运用2000~2014年建筑业相关数据,建立技术创新及基础环境与建筑业能源效率的多元回归模型,探究建筑业技术创新及基础环境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从而提高建筑业能源利用效率。研究表明:主要技术人员和R&D人员全时当量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较大,即技术人才、创新人才是提高建筑业能源效率的关键,其中技术人才是基础环境的保障,创新人才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建筑业R&D人员全时当量相当少,目前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无显著影响,但从预测值及影响程度分析,技术创新能提升能源效率。中国建筑业最重要的是注重培养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走人才强业、技术兴业之路。
  •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量测量基础方法研究 下载:57 浏览:397
  • 韦奉青 郭婧娟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9期
  • 摘要:
    在全球性的节能减排大背景下,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 EPC)在节能减排上正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我国EPC在推广上仍有诸多障碍需要解决,准确合理的测量节能量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分析了国内外常用的节能量测量和验证的规范、标准,在此基础上总结了3个节能量测量方法。并从方法的概念、测量参数、测量步骤、实证案例等方面分析3种方法的应用。并从复杂程度,准确性和成本费用3个方面分析各测量方法的差异,为不同EPC项目选择测量方法提供依据。该研究是IPMVP中节能量测量方法的细化和补充,为我国形成科学的节能效果测评体系和技术检测监督体系提供坚实基础,帮助合同双方客观评价节能量,引导合同能源管理科学健康发展。
  • 片区整体开发型重大工程项目治理研究——以上海西岸传媒港为例 下载:65 浏览:391
  • 谢坚勋1,2 温斌焘3 许世权2 翟曌1 姜爱娟3 乐云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8期
  • 摘要:
    片区整体开发项目涉及到利益诉求多元化的开发主体,这些主体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合作,从而影响项目绩效,作为管理者,应采用适合的治理手段和工具来应对这种新型项目中的问题。在分析项目治理研究现状及我国重大工程项目治理特殊性基础上,结合上海西岸传媒港项目开发建设案例,采用单案例探索分析的方法,提出城市片区整体开发型重大工程情境下的一种基于"政府—市场"二元视角,包含"政府—合约—关系"3个维度的项目治理结构概念模型,并在案例中予以了验证和应用。旨在拓展重大工程情境下项目治理结构研究的内容,构建新的理论模型,并供类似的城市片区整体开发型重大工程建设实践参考。
  • PPP模式下电网公司参与合肥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融资分析 下载:45 浏览:393
  • 朱晓虎 刘士李 李建青 刘丽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8期
  • 摘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线的铺设问题成为当今关注的热点,政府开始大力推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在综合管廊项目的建设中,投资难成为其发展的阻力。因此,各地政府积极通过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综合管廊的建设。以安徽电网公司在合肥的某综合管廊项目为背景,介绍了PPP模式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融资的因素,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角度,分析不同模式下电网公司在综合管廊中铺设110k V电缆的情况。根据分析结果,针对电力管线通过PPP模式纳入地下综合管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互联网+”视角下的住区停车位工作日共享机制研究 下载:67 浏览:374
  • 李玉龙 毛鹏 罗杰 吕茁琳 罗会琳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8期
  • 摘要:
    针对日益严重的停车难问题,以盘活存量为视角提出"互联网+"模式下的住区停车位工作日盘活机制,不但是一种很好的商业模式,而且还是用来缓解乃至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重要手段。从市场、技术、资金3个角度阐述了该盘活机制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盘活机制的关键要素,基于车位提供者、意愿停车人、物业管理方3个行为主体,阐述了停车位盘活机制的运行原理和系统构成。并选取了北京市的一个小区进行了案例模拟测算。结果发现,住区停车位盘活机制在比较繁华、写字楼办公地比较多的商业区具有可行性。"互联网+停车"的住区停车位工作日盘活机制对缓解停车难、促进停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建筑与工程管理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8
访问量 110289
下载量 25263
总被引次数 391
影响因子 0.726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