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学报
能源学报
《能源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热力学,流体机械,湍流模型,热物理特性,传热与传质,多相流,燃烧学,测试与可视化技术,热能工程与电厂,内燃机,流体机械与工程,航空航天推进,制冷与低温,核科学与技术,热交换设备,先进能源系统,能源与建筑,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能源节约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相关的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能源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0093

《能源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浅谈产能前线在油田生产建设运行中的应用 下载:69 浏览:432
  • 刘殿峰 《能源学报》 2018年5期
  • 摘要:
    油田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以后,油田综合调整挖潜难度加大、产油量递减加快、生产操作成本增加。因此,一方面要做好稳油控水,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另一方面全力组织好新建产能建产,油田产能建设是油田增油上产、持续稳产的重要手段,而设立产能前线是完成好这一工作的重要措施。
  • 基于IPSO神经网络的风电机组主轴状态监测 下载:82 浏览:428
  • 罗勇 《能源学报》 2018年5期
  • 摘要:
    风电机组主轴是叶轮和齿轮箱的连接部分,在机组传动链中具有传递转矩和能量的作用,因此对主轴进行状态监测关系到风电机组的稳定性。将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构造主轴温度模型并进行预测。当主轴发生故障时,模型输入的观测向量发生异常变化,导致模型预测残差发生改变。为提高主轴异常预警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文中采用基于莱依特准则的双滑动窗口对预测残差序列进行实时的统计分析,如果残差均值或标准差超出设定的故障报警阈值时,发出报警信息。
  • 恒速和双馈感应风电机的稳定性研究 下载:463 浏览:371
  • 王丹 《能源学报》 2018年5期
  • 摘要:
    随着并网风电容量的增大,风电在电力系统中比重的增加,为研究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性,采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SILENT/PowerFactory对恒速和双馈感应两种异步风电机进行建模仿真,分析其在短路故障时不同风电机组及电气参数对系统恢复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馈感应风电机的故障动态响应比较敏感,具有明显优势。
  • 界面管理任务复杂度对数字化核电厂操纵员作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下载:86 浏览:428
  • 甘文娟1 张力2 《能源学报》 2018年5期
  • 摘要:
    核电厂主控室数字化后,操纵员需要完成大量的界面管理任务来实现对整个系统状态的监控。通过在核电厂模拟仿真平台上开展实验,研究界面管理任务复杂度对操纵员作业绩效的影响。界面管理任务的复杂度由完成主要监控任务所需执行的界面管理任务的次数来表征,作业绩效的评价指标由完成每一个监控任务所需要的平均执行时间和监控任务的失误率构成,探究在无时间压力水平下和低时间压力水平下界面管理任务复杂度对操纵员作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时间压力和低时间压力水平下,完成不同复杂度的界面管理任务的平均执行时间具有显著差异,完成不同复杂度的界面管理任务的失误率虽有所不同,但并无显著性差异。
  • 仿生翼型的气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下载:85 浏览:441
  • 刘顺超 张开顺 吴正人 宋瑞坤 《能源学报》 2018年5期
  • 摘要: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添加仿生脊状结构对翼型流场和气动性能的影响,讨论了添加脊状结构后翼型流场的流动特性和涡结构特性。研究发现:(1)在α=6°攻角下,仿生翼型改善了边界层分离情况,后段布置的脊状结构能够有效推迟翼型边界层分离点,抑制边界层大涡形成,控制分离涡的发展和脱落,表现出更好的控制效果。(2)仿生翼型不仅提高了翼型的升力系数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翼型的阻力系数,升阻比较原翼型有了较大提高。
  • 提升中国能源效率的产业空间重点 下载:85 浏览:434
  • 胡安俊1 孙久文2 《能源学报》 2018年4期
  • 摘要:
    提高能源效率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巴黎协定的关键举措。本文首先分析了产业和区域两个尺度上能源消费的结构与效率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筛选出能源消耗大、利用率低的产业和区域,作为提高能源效率的重点。从产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延压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6大产业能耗较大、效率较低,是提高能源效率的重点产业。从区域看,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的能源消耗量大,而且利用效率较低,是提高能源效率的重点区域。
  • 应对气候变化下发展低碳能源科技的路径 下载:88 浏览:415
  • 莫神星 《能源学报》 2018年4期
  • 摘要:
    发展低碳经济与能源低碳科技创新紧密相联,并相互作用。发展低碳能源必须发展低碳能源科技。在应对气候变化下,发展低碳能源科技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能源低碳科技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动力之源。能源低碳科技创新,将会极大地改变世界的政治格局和地缘政治。我国在低碳技术的研发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缺乏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低碳技术项目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推进低碳科技创新,加强法律政策对低碳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
  • 面向2050年的中国电力发展展望 下载:410 浏览:424
  • 张宁邢 璐鲁刚 《能源学报》 2018年4期
  • 摘要:
    电力转型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自主开发的适合我国中长期电力发展的源网荷储协调规划模型,将各类电源、骨干电网、需求侧资源与储能等统筹考虑,在计及相关发展目标与约束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系统整体优化,求解了我国当前至2050年电力系统发展优化方案,可为研判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路径、制定合理转型政策提供量化参考
  • 我国煤炭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下载:88 浏览:477
  • 张同功 赵得志 《能源学报》 2018年4期
  • 摘要: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煤炭价格作为一个特殊的指标,其不仅反映了煤炭市场的供求状况,也反映了中国能源市场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本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运用逐步回归法,实证了煤炭产量、煤炭进出口、下游产业产品产量以及国际石油价格等影响因素对我国煤炭价格的影响程度,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新时代中国能源安全分析及政策建议 下载:86 浏览:503
  • 程蕾 《能源学报》 2018年3期
  • 摘要:
    能源安全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进入新时代赋予了能源安全更为丰富的内涵。新时代能源安全内涵主要包括可获取性、可支付性、可高效清洁利用性和政府能源治理能力4个方面。本文基于新架构对中国能源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能源安全状况良好,但仍然存在风险。为更好的提升未来能源安全水平,我国应推行深入能源供给侧改革以及促进能源协同发展等政策。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改革回顾与评价 下载:89 浏览:500
  • 刘小丽 《能源学报》 2018年3期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体制机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一系列改革政策和措施相继推出,涵盖了上游准入、市场化定价、管网改革、市场监管、原油进出口管理等。201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从顶层设计上指明了我国油气行业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路径和任务。油气行业改革的各项举措有效地增强了市场活力,促进了市场对油气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国内油气行业持续稳步发展打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 我国天然气供需现状、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下载:85 浏览:488
  • 孙德强1 张涵奇1 卢玉峰2 饶远1 冯棋3 王智锋4 《能源学报》 2018年3期
  • 摘要:
    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缓慢复苏背景下,中国天然气供需基本平衡,供应渠道更加多元化,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储运设施逐渐完善,消费增速快速回升。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政策和试点措施正在深入开展。但受国外气源国供气量突然减少、我国冬夏季天然气峰谷差距拉大以及"煤改气"等因素影响,2017年冬季出现一段时间"气荒",这种气荒前些年也曾出现过,这是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的又一次集中体现。本文将从我国天然气供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三个方面开展分析与研究,希望对我国天然气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 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国际竞争力分析 下载:81 浏览:476
  • 樊金璐1 宋梅2 《能源学报》 2018年3期
  • 摘要:
    本文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从煤炭加工、燃煤发电、煤炭深加工等方面总结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发展现状,从技术及其应用方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技术发展水平,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另外,本文还分析了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走出去"的现状,总结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在国内应用的潜力,提出应继续推广应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及其进一步"走出去"的建议。
  • 我国核电站乏燃料管理立法思考 下载:85 浏览:499
  • 李宏业 张琦 《能源学报》 2018年3期
  • 摘要:
    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是实现清洁能源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而乏燃料长期安全管理一直是制约核电规模化发展的瓶颈之一。为了保障乏燃料后处理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应加快有关领域的立法工作,为我国乏燃料的科学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本文从我国乏燃料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该领域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给出了有关建议。我国乏燃料管理领域立法应完善核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相关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乏燃料管理基金利用效率,重视公众参与,切实保障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
  •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电力消费变化规律 下载:83 浏览:470
  • 陈彬 《能源学报》 2018年3期
  • 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电力消费的变化趋势,可以很好把握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走向。实践证明,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同步波动的特征,随着经济周期起伏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也将波动,人均电力消费在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后趋于稳定。经济结构变化将深刻影响用电量的变化,高耗能行业用电比例将随产业结构调整逐渐降低。生活用电量将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并且城乡居民的生活用能水平将逐渐趋同。
  • 2017年我国石油市场形势政策分析与2018年展望 下载:89 浏览:399
  • 田磊1 付晓晴2 刘小丽1 高虎1 《能源学报》 2018年2期
  • 摘要:
    2017年,我国经济形势向好拉动成品油消费增长,汽油、柴油、煤油消费均呈增长态势,但受替代能源发展、出行方式变化因素影响汽油消费增速有所下滑;国内原油产量继续下滑,原油进口大幅增长,致使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再创新高;国内炼化产能继续扩大,成品油净出口持续增加。面对国内外石油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我国着力推进油气行业体制改革,《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明了油气体制改革总方向、提出了改革总要求,年内多项配套文件和举措出台,进出口、价格、管网、炼化、油气加工、科技创新等各个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展望2018年,预期油气体制改革相关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将陆续出台。应结合当前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在管网改革、炼化去产能等方面重点推进。
  • 北京市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87 浏览:380
  • 《能源学报》 2018年2期
  • 摘要:
    本文参考IPCC的方法,测算了2005—2015年北京市交通运输业化石能源消费及其CO2排放总量,并对其总体变化趋势进行探讨;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模型(LMDI)将北京市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因素分解为人口效应、经济增长、产业规模、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5个因素,并对其贡献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业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研究期内其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速处于波动下降态势,但总量仍在增加;北京市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增量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经济增长、人口效应、能源结构,减量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产业规模和能源强度。本文基于分析结果,为北京市交通运输业碳减排政策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 中美两国全球气候治理行动模式的对比分析 下载:84 浏览:438
  • 雷丹婧1 高翔2 王灿1 《能源学报》 2018年2期
  • 摘要:
    全球气候治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一国际法体系之外,陆续涉及到其他多边合作机制。这些机制与国际法体系互为补充,也相互挑战,共同构成了全球气候治理的机制复合体。中美两国作为在全球事务中发挥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在气候机制复合体下的各种机制中都发挥了重要但有区别的作用。美国非连续的气候政策背后有一条不变的原则,即要求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国的政策相对连续,且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要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美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主要采取主导的模式,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影响有正有负;中国主要是示范式引导的模式,到目前为止对全球气候行动起到了正面推动的贡献者作用。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为深入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坚持公约的唯一合法性;寻求有利于公约推进的新机制;增强提出新议题的能力。
  • 我国建筑行业温室气体减排机会分析 下载:85 浏览:444
  • 张建国 杨宏伟 《能源学报》 2018年2期
  • 摘要:
    我国建筑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且增长快,建筑建造和运行阶段是建筑行业减排的重点环节。本文分析了建筑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从技术进步、能源结构优化、建设模式转变三方面识别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十大减排机会,并对每个减排机会进行了具体分析,为建筑行业碳减排提出了建议。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能源学报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62
访问量 150623
下载量 49812
总被引次数 681
影响因子 1.28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