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科学与技术
测绘科学与技术
《测绘科学与技术》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内容包括:大地测量学同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卫星导航定位研究、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图像处理的智能化研究、遥感器原理和技术、风格的理论及其技术、测绘网络和虚拟技术、地图和地理的理论和技术、地图数据的符号化和可视化研究、3S技术及其集成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地理信息的综合分析与集成应用、矿山测量、海洋测量、激光扫描技术和应用、地图印刷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及与测绘相关领域的研究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测绘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0077

《测绘科学与技术》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基于GIS的湿地保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下载:78 浏览:499
  • 严瑞仇 海亮 汪洋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3期
  • 摘要: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它是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的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了日趋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在多地建成了国家湿地公园。聚焦地理信息与湿地管理工作的结合,通过发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可视化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管理与应用方面的优势,整合湿地环境、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调查数据,以建立基于GIS的湿地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为例,分析湿地保护的信息化管理需求,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数据组织、系统功能设计等内容,为开发湿地等自然资源的管理与保护信息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参考。
  • 国产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城市绿地提取研究 下载:83 浏览:506
  • 刘培1,2 李莹2,3 马威4 张晓颖1,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3期
  • 摘要:
    针对国产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在城市绿地信息提取中分割尺度选择问题,选取国产高分一号(GF-1)和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CBERS-04)遥感数据,在数据融合的基础上,采用控制变量法选取影像分割与合并尺度进行绿地信息提取,通过信息提取精度评价确定最优分割尺度。实验结果表明,对于GF-1和CBERS-04国产遥感数据,面向对象的方法均优于基于像元的方法,其中5m分辨率CBERS-04数据,面向对象方法绿地提取精度为90.53%,基于像元方法绿地提取精度为86.54%,推荐分割尺度与合并尺度为(25,70);2m分辨率GF-1数据,面向对象方法绿地提取精度为97.09%,基于像元方法绿地提取精度为83.49%,推荐分割尺度与合并尺度为(45,80)。研究结果能够为国产高分遥感数据城区绿地信息提取和地物分类过程中尺度选择提供借鉴和支持。
  • 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 下载:84 浏览:495
  • 徐朋磊 薛朝辉 车子杰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3期
  • 摘要:
    深度学习可以有效表达影像的深层特征,在遥感图像处理特别是在分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网络的高光谱遥感影像深度学习分类方法,该方法利用变分自编码器进行无监督训练,用分类层替换解码层,输入训练样本进行分类网络的微调,最后在分类器预测的类别概率图基础上使用条件迭代模型求解马尔可夫随机场,对分类结果进行优化。在两幅通用高光谱数据集上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取得了优于其它方法的分类效果。
  • 中小型城市地下管线二次普查关键问题探讨 下载:95 浏览:519
  • 胡平昌1,2 王玉堂3 唐博1 戴俊杰3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2期
  • 摘要:
    针对目前大多数城市地下管线首次普查存在管理效率低及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提出地下管线二次普查关键性技术问题,给出标准制定与扩展、管线普查项目办组建、已有数据收集与利用、原有数据重利用、信息系统建设与利用以及管网数据共享与交换六个阶段关键问题,提出一套适合管线普查、建库、质检、应用全方面的标准、由业主单位牵头其他各单位辅助成立专门工作组或项目办、充分收集并利用已有资料、处理原有管线数据实现高效利用、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城市已建共享与交换平台实现共享与交换等关键方法,有效辅助地下管网二次普查开展,避免出现首次普查问题,形成管网长期有效运行机制,促进城市地下管网高效有序管理,为今后中小型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提供有效借鉴。
  • 融合多特征的城市不透水面覆盖率估算方法 下载:91 浏览:505
  • 李方刚 李二珠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2期
  • 摘要: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准确估算城市区域精确不透水面信息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数据源。为了利用高分遥感影像精确估算不透水面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的城市不透水面覆盖率(Impervious Surface Percentage,ISP)遥感估算模型。该方法利用Sentinel-2光学遥感数据和珞珈一号夜间灯光遥感数据,从多个角度提取了反映不透水面信息的指数特征,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多因子不透水面覆盖率估算模型。以南京市为研究区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多因子不透水面覆盖率估算模型可以有效融合多种遥感信息,明显提高了城市ISP估算精度。
  • 一种顾及背景信息的遥感影像自动化水体提取方法 下载:99 浏览:513
  • 李林蓉 吴曌月 郑盼姚 文静 苏红军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2期
  • 摘要:
    水资源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有效的水体提取可为水文、气候建模、生态系统评估等不同学科研究提供基础性数据。针对遥感水体提取方法中存在的最优阈值难以确定、建筑阴影噪声难以抑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特征指数的水体提取方法,能够削弱指数法对最优阈值的依赖性并抑制建筑阴影产生的噪声。针对水体提取模型自动化程度不高、单一方法难以针对不同背景水体完成高质量提取等问题,发展了顾及背景信息的自动化水体提取方法,基于OTSU阈值法利用植被指数、建筑指数与坡度等信息对背景进行分类,然后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水体提取。实验证明,提出的方法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依赖先验知识,能在保证水体提取结果完整性的同时抑制由建筑与山体阴影产生的错误信息。
  • 一种基于GMM和MeanShift的目标跟踪算法 下载:93 浏览:509
  • 陈超1 赫春晓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2期
  • 摘要:
    经典MeanShift算法仅使用了影像的颜色直方图信息表示目标特征,并不包含目标的空间位置、纹理特征等其它信息,因此当目标被遮挡或目标和背景颜色相似时,容易跟踪失败。针对此种情况,结合了颜色直方图与空间位置信息对经典算法进行改进。在获取目标和背景区域的样本数据后,利用高斯混合模型获取每个颜色单元的质心位置,并利用颜色直方图与空间信息计算得到新的候选区域中心位置,进而完成目标跟踪。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使用了目标区域颜色分布的空间信息,改善了传统MeanShift算法中丢失像素点空间信息的不足,在背景复杂时依然能够成功跟踪;避免了迭代计算,提高了跟踪效率。
  •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徐州市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估 下载:97 浏览:528
  • 李洁1 黄岩2 刘昭贤3 欧德品1 谭琨1,4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2期
  • 摘要:
    以2016、2017和2018年中高分辨率哨兵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支持下利用变异系数法构建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模型,并对徐州市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大部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较好的水平,但市区生态环境质量略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区域集中在徐州市云龙湖周围的老城区一带,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区域主要聚集在城市郊区以及大龙湖附近。通过引入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地表湿度和地表温度是影响徐州市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 无锡市地铁1号线竣工规划测量关键技术与质量控制经验赏析 下载:96 浏览:510
  • 张艳炜1 韩吉1 高琦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1期
  • 摘要:
    伴随着地铁工程的发展,竣工测量从地上向地下推进,如何快速、准确地开展地铁竣工规划测量工作,是当前测绘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地铁竣工规划测量属于竣工测量范畴,又不等同于传统竣工测量,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相比竣工测量具有一定的难度,地方测绘生产部门涉猎不多,测量成果将直接影响到规划管理部门的竣工验收。本文以无锡地铁1号线竣工规划测量为实例,介绍了地铁竣工规划测量过程,并深入总结了竣工规划测量涉及的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针对技术难点提出了解决办法,可为地铁工程竣工规划测量从业人员提供科学指导和参考。
  • 二三维楼盘表联动展示查询在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中的应用 下载:92 浏览:505
  • 肖亮明1 徐月生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1期
  • 摘要:
    二维楼盘表展示查询方式在原有不动产登记系统或地籍管理系统中曾发挥独特作用,但随着复杂建筑物、构筑物的兴起和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推进,二维楼盘表展示查询方式逐渐暴露其弊端,如权属信息表意不明、缺乏三维立体可视化效果等。三维楼盘展示查询方式的提出,能有效弥补二维楼盘表展示查询方式的缺陷,却缺少二维楼盘表展示查询方式的便捷。因此,提出一种遵循二三维联动思路来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查询的方案,基于Cesium开源框架、FineReport报表和GeoJSON地理数据结构编码格式实现二三维楼盘表联动展示查询模块的研发,在金坛区二三维一体化不动产权籍信息管理系统中得以应用,并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给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中的信息管理与查询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和应用模式。
  • 框幅式数码航摄仪影像质量检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98 浏览:520
  • 蒋汪洋 陈荣波 柴永利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1期
  • 摘要:
    目前,数字航空摄影技术已经成为获取地表信息的主要途径,它因具有航摄面积大和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从而广泛应用在农业、林业、水利、军事、城市规划等各个领域。但现有的框幅式数字航空摄影质量检查方法效率很低。本项研究以Visua1 C++为集成开发工具,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研究了框幅式数码航摄仪影像质量检查系统,从而实现程序软件自动质量检查,并输出检查报告。此项研究可以减少人工投入、提高效率、增加自动化程度,并实现全新的质量检查解决方案。
  • 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与查询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下载:94 浏览:511
  • 汪洋 唐华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1期
  • 摘要:
    不动产登记相关信息高效、安全的互通共享是不动产登记优化流程、压缩环节、精简材料,高水平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提升便民服务水平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以南京为例,从"数、云、管、端"四个方面,设计了网络分级分域的安全管理框架,研究应用了安全加密处理、多源信息融合、高效信息交换共享等关键技术,解决了房产交易与不动产登记在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多部门异构系统间信息高质量通讯、流程再造、数据安全共享、高效服务等技术难题,为构建高效、多样、便捷、安全、可靠的不动产登记共享与查询云平台进行了有益探索。
  • 互联网地理信息监管方法设计 下载:96 浏览:528
  • 卢清超1 王宇沁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1期
  • 摘要:
    由于地理信息传输使用互联网这一方式成为普遍现象,测绘管理工作必须适应这一方向转变,探索互联网地理信息监管方法、设计的有效监管思路是测绘管理工作者当前的主要任务。分析互联网地理信息监控的主要内容和逻辑框架,提出通过爬虫技术搜集互联网地理信息,存储后及时进行研判,查找"问题地理信息",以工作报告方式发布,实现互联网地理信息监管。论文设计的监管方法是从地理信息元素的字符、图片特征出发,抓取互联网站发布的地理信息,解决互联网地理信息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能有效提高测绘管理的效率,提升测绘管理部门的行政能力和行政效能。
  • 顾及地形梯度变化特征的DEM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实例研究 下载:51 浏览:411
  • 滕敏1 赵明伟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12期
  • 摘要:
    以高精度曲面建模(HASM)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顾及变量梯度变化特征的DEM构建方法,将地表高程的梯度变化方向融入到HASM方法中的高斯方程构建中。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DEM无论是从高程精度还是形态精度都优于对比方法。构建的DEM高程数值误差的绝对值最大值、平均绝对值误差、均方根误差等指标均低于对比方法,同时该方法构建的DEM高程误差的空间分布更为随机,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好地稳健性,受数据质量、地形复杂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小。此外,构建的DEM生成的等高线与原始等高线偏差最小,生成的山体阴影与参照DEM生成的山体阴影相似度最好,表明构建的DEM具有更好的形态精度。本研究对复杂地形区域的DEM构建及应用分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定点扫描声呐在海底管道维护治理工程工效评价中的应用 下载:50 浏览:411
  • 李东德1 郑震生2 熊爱成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12期
  • 摘要:
    主要介绍了定点扫描声呐系统(MS1000)的扫测原理,以及在海底管道维护治理工程工效评价中的应用。为了解决海底管道隐患治理工程工效检查、评价技术手段不足等问题,提出使用定点扫描声呐技术来提高功效评价客观性和准确性的方法。通过侧扫声呐系统、多波束系统、扫描声呐系统分别对同一区域进行地貌调查,对其扫测图像以及10个特征点的绝对坐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扫描声呐效果最佳的结论。此外,通过对两个工程应用实例的分析,发现定点扫描声呐在海底管道维护治理工程功效评价应用中优势明显,在浑浊水域依然具有高分辨率,尤其适用于渤海胜利油田水域。
  • 城市网格化管理在管线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5 浏览:403
  • 刘西岭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12期
  • 摘要:
    城市管线测量与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城市进行的网格化管理,如何将网格化的理念及方法在管线管理中进行实践,则显得至关重要。对城市网格化管理在管线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针对管线建设中信息延后、漏报及流转不及时的问题,提出进行网格化管理管线的基本流程,当发生事件后,快速反馈至指挥中心,并流转到联动指挥中心进行处理,以管线数字化管理中心为纽带,联结给排水、强电、执法、测绘等多个部门的信息,最终完成对事件的协调处理。该方法在江宁区进行管理试点,实现了管线事件的快速、自动化上报及响应,对其他地区推广网格化管线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 对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的辨析和认识 下载:54 浏览:415
  • 崔巍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12期
  • 摘要:
    从调查与监测的基本词义辨析、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出发,针对当前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涉及的土地、森林、草原、湿地、水、海洋、矿产等七大自然资源类型,经过系统调研,分析了调查与监测的区别与联系,并结合"两统一、六方面"职责要求定位,提出了自然资源监测方面的建议。认为:①在若干年开展一次的自然资源调查之间,适宜开展每年一度的综合性自然资源监测;②针对特定自然资源类型、特定地区、特定自然资源考核指标,开展一年一度甚至更高频次的专题性自然资源监测;③针对突发自然资源事件开展不定期的应急监测;④针对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多方面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评价分析。
  • 基于Sentinel-1影像和SBAS技术的昆明地区地表形变研究 下载:53 浏览:405
  • 张国飞 岳彩荣 章婉秋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12期
  • 摘要:
    利用2016年4月—2017年3月间获取的17景sentinel-1SAR数据(VV极化),采用短基线集技术(SBAS)获取昆明地区地表形变信息,并对重点沉降区域沉降的时序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昆明地面沉降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不均匀性,且沉降分布区域有所扩张;②昆明老城中心区、王家营至呈贡大学城一带等地区保持相对平稳;③老城区南部、东部和西部等多个沉降区相连,形成横跨昆明盆地的一条滇池近岸半弧形沉降带;④研究区域内最大沉降速率位于小板桥-义路村-广卫村一带,最大沉降速率为-52mm/a。
  • 大型精密工业设备变形量检测方法研究 下载:54 浏览:424
  • 陈勇 黄亮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11期
  • 摘要:
    大型精密工业设备的变形检测具有目标尺寸大、精度要求高、绝对定位难等特点,使得常规单一的检测方法难以满足要求。因此,通过对已有测量方法的改进与组合,研究出一种高效率且高精度的大型精密工业设备变形量检测方法。使用工业摄影测量系统、激光跟踪仪、高精度全站仪相结合的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相机辅助拍摄伸缩杆,在不同姿态与温度条件下可以对目标设备进行全面快速的数据采集,进而解算出重力差异与温度差异导致的变形量。考虑到摄影测量成果是局部独立坐标系,缺乏与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关联,将激光跟踪仪建立的局部重力水平坐标系作为过渡,实现了摄影测量坐标系到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高精度转换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具备数据采集容易、检测精度可靠、坐标能够统一等优点,对大型精密工业设备制造与检测技术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EVA装置项目中精密测控控制网的建立 下载:55 浏览:412
  • 郭沈凡 奚冠凡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11期
  • 摘要:
    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无毒材料,其高温高压的严苛运行环境对生产设备的安装、联接都提出较高的要求。EVA装置采用厂家在工厂内制作,运抵现场后,根据预埋工件的位置进行精确拼装方式进行。由于工厂化生产可以达到较高精度,为满足全套设备的正常运行,对EVA生产装置的现场安装精度提出了很高要求。结合连云港EVA项目实践,探索了在地质条件较差的滩涂地区提供经济可行的精密控制网的方式,采用精密测控的方法对EVA装置施工过程进行控制,研究了精密测控的技术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将来类似工程开展积累了经验。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测绘科学与技术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08
访问量 112751
下载量 25876
总被引次数 306
影响因子 0.617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