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保护》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有关空气污染监测和建模、大气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控制等领域的最新论文,反映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环境保护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375

《中国环境保护》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改性棉籽壳对铬(Ⅵ)的吸附效果研究 下载:65 浏览:460
  • 张雯1,2,3 陈晓燕1,2,3,4 秦璐1,2,3 陈丽1,2,3 杨林红1,2,3 阴俊齐1,2,3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4期
  • 摘要:
    重金属铬是一种毒性较大的金属,铬污染也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研究开发一种高效低廉的铬吸附材料——农林废弃物棉籽壳,并对其进行改性,以提高对铬的吸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未改性棉籽壳的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为35℃,p H值为6,棉籽壳投加量为2 g,吸附时间为48 h时,Cr(Ⅵ)的去除率最高,达到72.42%,吸附容量为0.21 mg/g。采用Na Cl和交联改性方法改性后的棉籽壳对Cr(Ⅵ)的去除率有大幅提高,Na Cl改性棉籽壳吸附Cr在48 h的去除率为96.34%,交联改性棉籽壳在48 h吸附Cr(Ⅵ)的去除率为99.80%,分别比未改性之前提高了23.92%和27.38%。后续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期在将来制备出高吸附性能的吸附剂并实现工程应用。
  • 巢湖水源地水质对入湖河流的响应研究 下载:29 浏览:440
  • 高芮1 唐晓先1 蒋晨韵2 叶瑞2 钱新2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4期
  • 摘要:
    文章基于三维水动力模型ELCOM建模,模拟分析巢湖水源地水质对入湖河流负荷响应关系,以及从白石天河进行引水时调水量不同带来的不同水质改善效果。不同站点水质受到入湖河流负荷影响大小主要与其距离该入湖河流远近相关,但结果同时显示,站点邻近的大流量入湖河流会改变这种响应关系。西部入湖河流需要较长的时间才会对东部水源地水质产生影响。故而,应该优先选择对柘皋河的水质进行改善,以保障水源地的水质。调水对水源地水质改善的模拟结果表明,水源地水质随调水流量的增加而得到较好的改善,计算结果为调水方案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 蚯蚓生物处理猪粪肥效变化研究 下载:54 浏览:414
  • 陈杰1 谢飞2 雍毅1 吴怡1 孙永亮1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4期
  • 摘要:
    采用蚯蚓生物处理技术来处理猪粪和秸秆,有利于解决因畜牧业快速发展而带来的畜禽废物污染的负面效应问题。实验以不同新鲜猪粪的腐熟程度和不同秸秆粉末的添加质量分数为因素进行设计,将新鲜猪粪进行肥效测定后,分别在第15 d、第30 d、第45 d、第60 d对粪料进行取样,测定肥效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经蚯蚓生物处理后,不同粪料组合中的蚯蚓在养殖过程中有机碳、全磷、速效磷、全钾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全氮、硝态氮含量随时间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氨态氮、速效钾在养殖过程中逐渐降低。猪粪经蚯蚓生物处理后,具有较好的肥效。
  • 新疆小城镇生活污水生态利用技术模式研究——以鄯善县生活污水生态利用为例 下载:43 浏览:437
  • 马俊英1,2 祝婕1,2 高庆国1,2 王涛1,2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3期
  • 摘要:
    本研究以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氧化塘处理后出水灌溉生态林为案例,分析新疆小城镇生活污水生态利用可行性。选择3个示范点,分别对0.2 m、0.4 m、0.6 m、0.8 m、1.0 m五个深度生态利用前后土壤中有机碳、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盐分等污染物浓度进行监测,研究土壤生态系统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p H、全盐量、钠离子、氯离子灌溉区较对照区有均有降低,降幅分别为1.9%6.0%、71.43%95.71%、97.70%99.53%、95.76%98.99%。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均较非灌区有所增加,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其含量增加量逐渐减少,并呈现稳定趋势。研究区从2008-11月投入使用至今,区域地下水水质无明显变化。
  • 博尔塔拉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估及保护对策 下载:365 浏览:357
  • 焦键1,2 李慧菁1,2 摆晓虎1,2 白泽龙1,2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3期
  • 摘要:
    选取博尔塔拉河流域,结合流域生态现状,构建涵盖水域生境结构、水生生物、生态压力和陆域生态格局、生态功能、生态压力6大类19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通过水域、陆域健康指数加权求和,构建综合评估指数WHI,对流域生态健康展开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博尔塔拉河流域的健康状态为一般。诊断得到博尔塔拉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限制因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枯水期径流量、鱼类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综合指数、水源涵养功能指数和景观破碎度等,分析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 低流速废气中两种颗粒物测定方法的对比分析 下载:57 浏览:437
  • 李维军 姬广军 杨香林 张兴瑶 景一峰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3期
  • 摘要:
    现行固定源废气采样中要求等速采样跟踪率偏差不能大于±10%,当废气流速低于5 m/s时,跟踪率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固定流速采样可在低流速下,满足颗粒物采样对采气体积的要求,从而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在烟气低流速条件下,对两种不同方法测定废气中颗粒物的比较,发现固定流速测和等速流速测定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流速下,固定流速测定结果高于等速流速测定结果;同时,不同烟气低流速下,固定流速所测定的结果偏差不大。
  • 聚合硫酸铁的制备及二次废渣减量化处理的工艺研究 下载:65 浏览:420
  • 杨东奎1 黄文博2 朱顺广2 陈小哲1 王权永1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2期
  • 摘要:
    研究了利用烷基化废硫酸溶解铁泥制备聚合硫酸铁的新工艺,考察了该工艺的可行性以及最佳投料比,得出了以烷基化废硫酸和铁泥为原料,在一定投料比下控酸、氧化,可以得到符合国标要求的聚合硫酸铁产品。同时考察了水洗、酸洗以及高温灼烧工艺对二次滤渣的处理效果,得出了酸洗、水洗工艺为二次废渣最佳处理工艺的结论,并将该结论应用于实际生产。该研究的实际实施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环境污染,减小了环保压力,变废为宝,实现了危险废物的回收与利用,又优化了生产工艺,实现了二次废渣的减量化、减害化处理,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 哈密伊州区地下水压采机制 下载:47 浏览:372
  • 李森1 程艳2,3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2期
  • 摘要:
    哈密伊州区地表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资源为其经济社会用水的主要来源。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地下水资源超采日益严重,严重超采区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已达到70 m。有效的地下水压采监督管理与保护机制,是遏制与修复地下水超采导致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建立地下水压采管理体制、完善监测监督网络、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充分利用舆论工具宣传等方面对伊州区地下水压采的合理机制进行了分析。此机制有利于区域水资源管理目标的实现。
  • 模拟土地处理系统对再生水中氨氮去除效率对比研究——以准噶尔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典型包气带土壤为例 下载:48 浏览:443
  • 茉莉得尔·金斯汗1,2 王晓愚1,2 赵晨曦1,2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2期
  • 摘要:
    本文以准噶尔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的典型地带土壤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在室内设计3种模拟土壤柱试验,研究氨氮在土壤柱中的迁移规律,探讨不同深度及不同质地的土壤对氨氮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做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处理系统对再生水中的氨氮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并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各柱在土壤表层30 cm厚度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出水浓度不稳定,受进水浓度的影响较大。随着深度的增加,在土壤层60 cm厚度,各柱对氨氮的去除率均达到95%左右,出水达到地下水回灌标准。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能力主要发生在土层60 cm以内。由于土壤质地的差距,砂柱(柱1)的去除效果最好。系统启动初期,三柱的氨氮出水浓度均不稳定,因此,该装置在运行的初期,不适宜处理进水氨氮浓度<1mg/L的污水。
  • 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载:44 浏览:435
  • 荣伟伟1,2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1期
  • 摘要:
    当前,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国内外开展了很多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方面,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推进领域的研究,特别是从政策设计层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效比较突出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但总体上看,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过程中,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结合作者在职能管理部门实践工作中掌握的情况,基于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分析,探讨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决策参考。
  • 土壤重金属高光谱反演研究综述 下载:45 浏览:389
  • 郭颖1,2 毕如田2 郑超1,2 袁宇志1 柴敏1 郭治兴1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1期
  • 摘要:
    土壤是地理环境统一体的重要组成要素。目前,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生态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快速获取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前提。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快速高效定量监测土壤重金属含量提供了科学的手段。通过对近20年利用高光谱遥感实现土壤重金属定量反演的方法以及不同光谱处理对反演模型精度的影响等方面的总结以及定量反演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基本流程及实现间接反演土壤重金属的相关性元素的简要概述。发现反演模型决定了反演精度,光谱预处理影响反演精度。最后探讨分析了高光谱遥感在土壤重金属研究方面的不足以及发展趋势。
  • 黑麦草修复重金属中外源改良剂的研究进展 下载:43 浏览:439
  • 徐信阳1 陈伊豪1 李丽2 陆敏英1 吴兴飞1 李非里1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1期
  • 摘要:
    植物修复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技术,逐渐成为土壤原位修复的首选方式。在众多植物中,黑麦草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对黑麦草修复时添加的重金属活化改良剂、稳定化改良剂,以及多技术联合的调控方式进行综合论述,讨论了黑麦草修复后对土壤pH值、养分以及微生物等性质的影响,以及重金属活化剂施用后存在的环境风险。提出了低浓度螯合剂复合生物炭的调控技术,更适合复杂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因此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将是未来黑麦草修复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
  • 化工项目地下水事故源强计算与污染预测 下载:56 浏览:426
  • 周梦甜1 韩龙喜1,2 陈博1 刘甜甜1 张奕1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1期
  • 摘要:
    以南通市某化工项目为例,分析地下水事故的主要污染途径,进行地下水污染源识别,提出源强计算方法。利用Visual MODFLOW建立三维地下水水流和溶质运移模型,选取特征污染物COD为预测因子,模拟预测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在地下水的迁移与浓度变化。研究表明,20 a后污染物超标范围已超出厂区,对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厂区应做好分区防渗,建立监控体系等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环境保护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1
访问量 140562
下载量 30568
总被引次数 382
影响因子 0.81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