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我国经济学领域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经济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08-0304

《中国经济》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 下载:65 浏览:330
  • 张莹 《中国经济》 2019年5期
  • 摘要:
    本文从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剖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重点围绕如何营造有利于物流管理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如何构建现代化信息化的物流管理体系,如何深化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加快信息技术在物流业的推广应用,如何融入"一带一路"构建跨境电商物流发展格局,提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创新物流管理、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措施。
  • “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贸易便利化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规模的影响 下载:22 浏览:245
  • 柴利 董晨 《中国经济》 2019年4期
  • 摘要: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贸易方式,在国际贸易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是亚洲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因此沿线亚洲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于促进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基础设施、电子商务、规章制度、海关环境和金融服务这5个一级指标,并将其细化16个二级指标,建立贸易便利化测评体系,采用2006-2017年的面板数据,基于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验证了贸易便利化对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不同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对我国跨境电商向东亚、西亚、中亚、南亚地区出口贸易有不同的影响程度,最后依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 共享经济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创新研究 下载:11 浏览:172
  • 陈梦 夏淑雅 周清凌 《中国经济》 2019年4期
  • 摘要:
    本文就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存在信息化程度低、流通成本高、供应链观念不强、农业精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和美国、日本、荷兰等国不同的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模式,总结其农产品供应链资源共享的优秀经验,提出适宜的共享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该模式借鉴共享经济的思想和方法,可有效提升农产品供应链效率。
  • 农产品协议流通的最优路径选择——基于绿色供应链视角 下载:11 浏览:217
  • 李萍1 聂正英1 王海松2 《中国经济》 2019年4期
  • 摘要:
    农产品协议流通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但在绿色供应链视角下,农户与企业存在机会主义与敲竹杠行为,农产品协议流通最佳路径尚不明确。由此,本文基于绿色供应链视角,采用博弈模型构建农户与企业收益矩阵,实证研究农产品协议流通的最佳路径。结果表明,在农产品协议流通过程中,农户与企业均选择履约,为最佳策略;在双方履约情况下,签订价格分享协议,可提升履约率;"履约+价格分享"模式,是农产品协议流通的最优路径。且在流通过程中推行农产品价格保险机制、构建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完善农产品价格交易体系,有利于"履约+价格分享"路径的实施,提高农业订单履约率。
  • 农产品淘宝村集群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 下载:22 浏览:236
  • 王丹 张俊娥 李明 《中国经济》 2019年4期
  • 摘要:
    依托电子商务而形成的淘宝村,可借助电商圈的协同规模效应加速农产品的交易与流通,从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其消费水平提升。文章从农产品淘宝村集群的形成机理出发构建了计量模型,并联合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淘宝村集群可以显著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在淘宝村集群中,农产品销量与利润的提高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农户经营支出与工作时长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因此,可从对接外部关联资源、建立双向流通体系、健全淘宝村产业链方面出发,通过推进农产品销量与利润的增加,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 新农村建设驱动农村居民消费的效应机理与实证 下载:48 浏览:310
  • 孙天柱 《中国经济》 2019年4期
  • 摘要:
    自2005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其取得了丰厚成果。但这一政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驱动作用仍有待研究。文章基于现有文献分析得出了新农村建设所具备的五种消费推动效应,并依据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和因子分析法构造了新农村建设综合指数,并利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正向影响作用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大差异性,进一步构建新型农村消费市场是提高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
  • 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对居民消费能力影响研究 下载:41 浏览:319
  • 巨虹1,2 《中国经济》 2019年3期
  • 摘要:
    近年来,提升城镇化水平、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向。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平均城镇化率为57.35%,我国西北地区城镇化率虽呈现逐年上涨趋势,但却并未达到国家平均水平。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对居民消费能力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会在短期内提高该地区的居民消费能力,而这一提升作用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趋于平稳态势。
  • 我国小城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阻碍及突破 下载:41 浏览:232
  • 卿珏 《中国经济》 2019年3期
  • 摘要:
    商贸流通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它既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又是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等的重要引擎,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中小城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突出,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增添了活力,给城市功能配置与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持续增长的空间。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阻碍,影响和制约着中小城市商贸流通业的进程。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小城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进行探析,文章在讨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湖南省娄底市为例,对其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现状及阻碍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突破小城市商贸流通业发展阻碍的建议。
  • 精准扶贫中的区域流通服务体系构建分析 下载:18 浏览:220
  • 苏卉 李玉辉 《中国经济》 2019年3期
  • 摘要:
    "精准扶贫"作为我国扶贫开发攻坚战的顶层设计,是确保我国贫困人口2020年如期脱贫的核心措施。文章根据现有文献分析得出精准扶贫所具备的四种经济效益,并采用了我国云南省16个地州的面板数据和主成分分析法构造了精准扶贫综合指数,最后利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了精准扶贫与流通需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实施的精准扶贫政策与区域流通需求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联系,精准扶贫的不同效应在不同经济基础的地州间存在较大差异,故应因地制宜的构建区域流通服务体系。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 下载:41 浏览:236
  • 郑海燕 崔春山 《中国经济》 2019年3期
  • 摘要:
    当前,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逐步回升,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在发展中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本文在研究中针对我国实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采用了综合分析、归纳演绎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我国最大的区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为例,分析了我国区域协调的宏稳发展,对进一步分析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我国出口企业跨境电商业务模式研究 下载:10 浏览:150
  • 许定洁 《中国经济》 2019年3期
  • 摘要: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明显趋缓,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的新模式逆势而上,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跨境电商业务的兴起为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电商的业务环境,并对我国出口企业跨境电商业务模式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了跨境电商业务模式的构成要素及我国当前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 新时代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基于SWOT模型 下载:16 浏览:175
  • 靳少华 《中国经济》 2019年2期
  • 摘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其随之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对此,文章结合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对电商金融发展历程与运行模式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中小微企业贷款、消费贷款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两种主要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采用SWOT模型分析了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风险,并从行业发展规范、政府监管、融资渠道、平台创新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 植入互惠性偏好的线上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激励契约研究 下载:28 浏览:265
  • 徐鹏1,2 《中国经济》 2019年2期
  • 摘要:
    近年来线上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取得了快速发展,银电合作已成为企业业务开展的主要模式。文章以农产品电子订单质押为例,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银行与B2B平台间的激励契约设计问题,并依据B2B平台互惠性偏好因素构建了委托代理模型,最后得出B2B平台努力水平与银行收益较传统模型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考虑互惠性偏好情况下,B2B平台偏好行为越强,其努力水平提升程度就越高,银行收益只在有效集范围内增加。
  •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监管的理论与实施效果分析 下载:20 浏览:224
  • 张兆侠1 靳建国2 《中国经济》 2019年2期
  • 摘要: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证券市场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端管制不断放松,前端管制的放松为证券市场注入了活力,从而带来了证券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文章以2006年为临界点,从投资者收益、上市公司绩效、投资效率等方面入手,实证分析了股权再融资的监管效果,并由此提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监管的改进路径。
  • “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经济与港口协同——基于哈肯模型的实证分析 下载:52 浏览:256
  • 曹峰 《中国经济》 2019年2期
  • 摘要: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的东部沿海地区优良港口众多,本文以我国30个港口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协同学理论对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为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协同研究提供了不同方法。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引入GDP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后发现,两者之间不同程度反映经济发展状况,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引入港口建设投资完成额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后发现,港口吞吐量是港口建设投资完成额的序参量,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口物流建设水平。
  • 物流业发展、消费金融促进对我国网络消费的影响 下载:22 浏览:216
  • 李琳 《中国经济》 2019年1期
  • 摘要:
    研究基于2011-2015年蚂蚁网络消费水平指数的省际面板数据,以熵值法和突变级数法构建的物流业水平指数作为发展的代理变量,以人均其他消费信贷规模作为消费金融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物流业发展、消费金融对我国网络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物流业发展、消费金融均显著促进了网络消费水平的提升,且促进作用的强弱存在地区差异。
  •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分析 下载:12 浏览:146
  • 邓阳 《中国经济》 2019年1期
  • 摘要: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快速提升,在收入分配改革与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对于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也日趋显著。因而本文聚焦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通过构建划分收入群体的城镇居民跨期收入理论模型,讨论收入差距对二者的影响。同时运用2000-2016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递进回归的动态面板模型,分区域对财产性收入及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消费水平对财产性收入具有替代效应、转移投入能够促进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的基本结论,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有效提升的相关建议。
  •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体育消费市场发展前景探讨 下载:36 浏览:264
  • 丁举岩 《中国经济》 2019年1期
  • 摘要:
    "一带一路"是我国重大倡议,其以发展经济为导向,把我国与沿线亚、非、欧国家紧密联系起来,推动沿线国家经济以及各方面的发展,继而推动国际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应该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抓住全球经济发展的机遇,调整我国体育消费市场的构成模式。着重解决体育消费市场中不合理的组成部分,为我国体育消费市场在"一带一路"下找到发展重点,为促进我国体育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经济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61
访问量 158962
下载量 59812
总被引次数 795
影响因子 1.27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