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教育教学领域内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教育教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273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 新加坡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探究式学习 下载:75 浏览:435
  • 冯强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新加坡初中历史教科书编者希望学生像初级历史学家一样去"做历史"。教科书通过创设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寻找答案;指引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探究历史。教科书的课文辅助系统通过导言、练习栏目与视野拓展栏目的梯度性、层次性结构,如同搭建起历史知识大厦的脚手架,为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殿堂准备了知识"拐杖"。新加坡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探究式学习编写理念是对新加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贯彻与体现。中国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入到一个重在落实的关键期,可以借鉴新加坡初中历史教科书探究式学习的他山之石。
  • 品读物理教材 用好学科例子 下载:84 浏览:485
  • 文久江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7期
  • 摘要: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经典名言时下成为许多教师不重视教材的一个借口,其实,这句名言的主旨在于强调发挥教材的"举一反三"作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这个"例子"作为辐射点,通过教材这个"例子"达到"举一反三""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让学生在教材例子的学习中学会学习。
  • 小学英语教材知识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 下载:45 浏览:447
  • 方雪琴 毛齐明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 摘要:
    本文以教育部所属出版社出版的人教版英语教材PEP和非官方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自编的英语教材NSE为研究对象,从知识呈现方式的角度比较了两种教材的异同,主要维度有知识呈现的主题性质、知识组织的结构、栏目设置和排版插图四个方面。通过对教材的比较分析,发现了两种教材知识呈现方式的异同点,以及体现的价值取向和优缺点,并为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和改编提供一些建议。
  • 中美两国教育中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差异研究 下载:61 浏览:403
  • 王薇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问题解决能力是中美两国数学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但中美两国在其内涵、重点及要求上存在差异。中国于1978年首次提出问题解决能力,近年来逐渐对其加以重视;美国历来重视问题解决能力,将其视为数学能力培养的核心。中美两国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等培养重点上存在相同之处。中国在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时,应明确数学知识技能与问题解决的双向关系,设计好"问题",建立起方法之间的知识联系,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意识。
  • 课堂学习共同体视域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57 浏览:423
  • 黄威1 杨延从2,3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针对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内驱力未充分调动、探究式合作学习浮于表面、师生互动效率较低、科学课堂生态效果不佳的情况,通过研究并实践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广泛性、适应性的小学科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策略,建立师生共情共学、有机融合的小学科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打造合作深入、共学共享、质优效高的科学课堂,以达到学生个人成长与课堂团队整体进步的双赢目的。
  • 做中学:小学《科学》教学的应然诉求 下载:49 浏览:490
  • 姜新生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 摘要:
    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都强调小学《科学》教学要从"做中教",学生要"做中学"。科学课程的特殊性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也决定了小学《科学》教学需要"做中学"。深入了解"做中学"并运用于教学中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高段语文深度阅读学习策略研究 下载:66 浏览:404
  • 陆娟萍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阅读过程应是学生自主发现文本意义的过程,是运用一定策略获得信息、自主构建、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发现,学生存在思维断层,没有进入深度阅读。对此,可以从"任务驱动""梯度目标""整合教材"三个方面来设计阅读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以阶梯目标为导向,整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自觉走入阅读,掌握阅读技巧,不断由浅阅读走向深阅读,促使学生思维不断由低阶走向高阶。
  • 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科学探究的实践研究 下载:82 浏览:501
  • 杨玉佩1 彭虹斌2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6期
  • 摘要:
    在项目学习的理论指导基础上,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性项目的意识、家校联合开展基于项目的科学探究活动及参加科技竞赛的策略,对实施科学项目探究的内容及其效果做实践研究。以项目学习为基础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科学探究氛围、拓宽了科学教育的资源和空间、更新了科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今后的科学教学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究基于项目学习的科学探究评价以及推进基于项目学习的科学探究活动常态化。
  • 小学科学教科书调适的逻辑和实践 下载:47 浏览:494
  • 张昕 李臣之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 摘要:
    随着我国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科书作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中不可替代的要素,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如何让教科书适应学生成长,发挥教科书教育性的本质,已成为教学实践的关键。小学科学作为国民素质的奠基课程,科学教科书理应受到重视,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教科书调适究竟是何、小学科学教科书为何必须进行调适,以及怎样进行调适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进行基本探讨,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讨论。
  • 以“四化”提升哲学课堂魅力 下载:60 浏览:461
  • 张勉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6期
  • 摘要: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高中哲学显得更抽象难懂、乏味枯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和学的效果。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实现教学情境真实化、教学案例趣味化、教学模态多样化、教学过程体验化,提升哲学课堂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养培育转变。
  • 深度学习背景下“历史年表”的选用策略例谈 下载:58 浏览:369
  • 谢有亮 李文巍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历史年表"是高中历史复习走向深度学习的重要支撑。我们应遵循唯物辩证法事物联系普遍性与多样性的原理,根据教学主题的呈现需要,对教材文本提供的时空节点进行大胆因革损益,合理选用不同类型的历史年表,突出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显性联系,挖掘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隐性联系,指导学生自主刻画教学主题发展脉络,学会科学建构历史认知模型,提升自身历史学习的整体性,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 初中生的地理学家形象认知调查研究 下载:80 浏览:465
  • 杨代虎1 王从戎2 傅文茹3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6期
  • 摘要:
    国内对初中生理解的地理学家形象的研究尚处于空白。这方面的研究对了解学生对地理学家的认知、地理学习兴趣、职业意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绘画地理学家的方式,调查了合肥市212位学生对地理学家形象的认识,多数学生认为:地理学家以男性、年轻的自然地理学家为主,在室外或野外从事观察或调查工作,身边常伴有地图、地球仪与书籍;地理学家有着丰富的地球、地理、地形、植物、生态环境、区域知识;地理学家有毅力,且勇敢、能吃苦,具有创新、观察、冒险、发现与生存能力。多数学生对地理学家持正面印象,但是这种正面印象没有转换为职业意愿,绝大部分学生不愿成为地理学家。
  • 基于学习心理学的物理复习教学模型与策略 下载:46 浏览:485
  • 马亚鹏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 摘要:
    针对物理复习教学低效乃至无效的现象,运用学习心理学对程序性知识的习得及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成果,合理解释优秀物理教师的教学经验,建构基于学习心理学的物理复习教学模型,提出相应的基本教学策略。这一研究沟通理论与实践,将研究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有助于突破传统物理教学研究过于经验化的现状,具有方法论意义。
  • 例谈“史料实证”素养的内涵与培养 下载:75 浏览:382
  • 赵素芹 周爱花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0期
  • 摘要:
    史料实证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史料实证"素养的内涵包括:收集鉴别史料的方法、获取解读史料的能力、着眼再现的合理想象、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去伪存真的辨析能力、求真求实的证据意识、科学阐释的表达能力等学科能力和品质。教师应引导学生收集、整理、辨析、运用史料,设计基于史料研习的探究活动和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1
访问量 130578
下载量 56217
总被引次数 506
影响因子 1.00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