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文献计量视角的中国与东盟科技合作状况研究 下载:19 浏览:263

赵帆 刘娅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一带一路"是科技合作之路,东盟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和优先领域,科技合作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新亮点。为了解"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与东盟的科技合作状况,本文以2011—2019年间SCIE收录的中国与东盟国家科技合著论文为研究对象,开展定量、定性分析,揭示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展科技合作的特点,分析其科技合作模式,认识其科技合作现状,以便为今后科技合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研究发现,我国与东盟科技合著论文的总规模和质量逐步提升,在重点合作领域存在国别差异,两国合作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主流合作模式,中国-东盟地区合作呈现国际化趋势。

四川博物院微信导览设计研究 下载:42 浏览:336

张鸶鸶 孟文斯 吴章洪 《设计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研究如何设计出更加符合用户行为习惯和操作需求的微信导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给参观者带来便利。通过四川博物院微信导览的设计实践,从用户研究、流程与规范、信息构架和界面设计等方面进行论述。探索出未来博物馆微信导览设计的新方向,即结合艺术与科技,在大数据、云计算、AR、VR、智能定位等技术手段的加持下,融入有温度的地域文化元素,进一步简化交互流程。博物馆微信导览将为用户带来真实友好的沉浸式体验,开创出博物馆展陈的新空间。

比较艺术学的“平行研究”及其方法运用 下载:32 浏览:301

彭吉象1,2,3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方法,在某种意义上看,可能更适合用于比较艺术学的研究,可以将其改造为比较艺术学自身的研究方法。如果我们将美术当作比较艺术学"平行研究"的例子,不难发现,在近现代之前,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分别具有自己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传统,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此外,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电影流派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更是可以成为比较艺术学"平行研究"的绝佳案例。

新媒体语境下的信息设计研究 下载:52 浏览:343

王文婷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7期

摘要:
近30年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信息渗透到生活中各个领域,信息一词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信息设计的表达随处可见。本文试从信息设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列出信息设计在新媒体语境中的表现方式,并在新媒体的特征基础上总结出若干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面向东盟的物流人才培养研究 下载:65 浏览:410

刘雪梅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12期

摘要:
广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发挥地理、平台、战略、定位和政策五大优势,主动对接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格局新需求,培养跨境物流、冷链物流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快物流职业教育与培养体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法治社会新秩序的责任思维及其体系建构 下载:42 浏览:424

宋云博1,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国内社会都存在"零和博弈"与"互害现象"。这与本国优先主义、民粹主义和社会组织或个体的责任意识淡薄、责任思维不强、责任定位不准及责任功能错位等问题紧密关联,因而应系统强化责任思维及其体系建构,明确法学教研的引领责任、立法规则的衡平责任、行政执法的管控服务责任、司法公正裁判责任、企业组织的社会发展责任和公民的社会主体责任等,才能协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下法治社会新秩序的建构及其善治。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自制饮料中10种合成色素的含量 下载:76 浏览:494

何林飞1 刘常凯1 唐文武2 辛丽娜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8期

摘要:
建立一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自制饮料中10种常见合成色素含量的方法。样品经25%氨化甲醇提取,冷冻沉淀法除蛋白后,采用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以Agilent5HC-C18(2)(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进行分离,甲醇和0.02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扫描范围(190~700)nm],选择254 nm作为检测波长,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0种常见合成色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为(0.1~5.0)mg/L,相关系数为0.9996~0.9999;检出限为(0.012~0.024)mg/L,平均回收率为91.2%~101.4%(n=3),相对标准偏差为0.6%~2.4%。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性高,可广泛用于自制饮料中10种常见合成色素的含量测定。

日本对东南亚的联通政策构想及战略运作 下载:61 浏览:397

杨达1,2,3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以宏观、微观层面联通来拉拢东南亚国家并助力自身发展为目标,日本二战以来对东南亚实施联通政策,并进行了两个阶段的战略运作:二战后到21世纪初,依次侧重于经济、政治、制度和平衡类型实施联通战略;从21世纪初开始,着眼走廊联通战略,并凸显其中环境保护的"绿色"属性。走廊联通战略包括陆地和海洋,前者主要针对中南半岛的东西、南部经济走廊,后者主要涉及马来群岛的"东盟经济走廊"。同时,日本特别融"绿色"理念于"陆地走廊"联通,并通过依托日本企业、输出国内治理模式、设立环境关联中心等落实战略运作。针对日本战略运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需做好如下应对:找准"一带一路"与东盟地区相关走廊的联通机遇、深化"一带一路"的联通机制效应、落实"一带一路"多元联通的具体实践。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深化发展面临的障碍与路径选择 下载:85 浏览:485

尤宏兵1 徐孟云1 王恬恬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并对金融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中国—东盟货币合作不断深入,互设金融分支机构逐渐增加,区域金融稳定机制逐步完善,金融交流平台不断增多。实践证明,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推进在促进双边经贸关系发展、提升基础建设效率、推动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及加快人民币区域化等方面意义重大,但双边金融合作的推进仍然面临着诸如双边政治互信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东盟部分成员对"一带一路"倡议心存疑虑、双边金融合作的战略设计高度及制度创新不够及双边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障碍,如果双方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提升相互信任、实行"求同存异"的金融监管政策、加快双边金融合作创新,同时加强与国际、地区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双边金融合作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专利质量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基于文献的评述 下载:67 浏览:355

李展儒1 莫婷婷2 《管理与科学》 2019年7期

摘要:
专利质量的研究是产业经济和知识产权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对我国专利现状及国内外专利质量的研究进行梳理,基于管理学视角阐述专利质量是指具有广泛考虑专利的特点,涵盖有意义的发明和创造商业优势的特点。在一般产品质量具有功能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和有效性五大质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专利质量应具备技术性、法律性及经济性的内涵特征。

人民币在东盟使用进程中的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策略分析——以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为例 下载:47 浏览:261

李智满 元程 彭志浩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基于对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的实地调研,深入探讨产业园内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发展以及未来可行的创新模式。本文认为中马钦州产业园可通过建立FTA账户体系、发行境外机构人民币衍生品、发行境内外人民币债券、设立RQMII账户等模式作为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推进策略。进一步针对资本项目开放可能产生的资本外逃、热钱冲击、信用缺失以及交易代理经营不善等风险,提出相关风险防范的策略措施。

论“上海金”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意义——基于中国——东盟贸易的实证视角 下载:37 浏览:423

廖怡 陆雅婷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信用货币时代,货币自主权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黄金的金融属性、贮藏功能和国际清算功能在传递中国黄金市场信息、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应发挥黄金对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的作用。"上海金"基准定价的推出对于我国货币信用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影响因素研究——以广西贵港为例 下载:63 浏览:424

李世炎 何冬莉 余坤莲 《金融研究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强调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面对潜力巨大的东盟市场,小微企业争夺市场首先要解决的是融资可得性问题。但是在现行的金融环境和金融市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本文设计调查问卷借助Logistic模型对贵港市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主特征中,企业主年龄、社会关系、对融资政策了解程度与融资可得性呈正向关系;企业特征中,目前发展阶段、职工人数、技术成果、抵押物、信用状况与融资可得性呈正向关系。本文最后就如何提高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提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个层面政策建议。

关于推进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的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 下载:43 浏览:321

陈俊宏 《金融研究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各项金融改革旨在将人民币推向东盟各国,是推进人民币实现东盟区域化的重要试验区,而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作为满足跨境本外币兑换需求的重要渠道,其发展自然成为沿边金改区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下,沿边金改区特许业务在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本文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沿边金改区特许业务的优势、劣势及其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依此从特许机构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推进特许业务在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发展及其启示 下载:67 浏览:791

李珉昊 冉阳 《中国音乐学报》 2024年11期

摘要: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只有在经历时间的推演下,不断地从实践中获取经验,找寻真相,才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音乐教育也是历经了漫长的时间沉淀,不断地从实践中探寻真理,逐步寻找到了适合于中国的标准。本文从历史的维度去分析、梳理中国音乐课程标准的演变,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东盟国家金融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 下载:67 浏览:754

杨超 《金融研究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在过去的十年里,东盟经济体在金融上更加一体化。事实上的一体化和东盟经济共同体(东盟经济共同体)下的区域协定使该区域各国之间的财政联系日益加强。金融服务自由化、资本市场发展和资本账户自由化方面的区域性举措也促进了区域金融市场的深化。事实上,截至2015年底,东盟国家已完成《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87%的规定措施,实现服务自由流动和金融领域资本自由流动。然而,虽然区域金融一体化明显加强,但东盟经济体似乎与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高于与区域邻国的一体化程度,这是基于数量和基于价格的一体化措施所表明的。这是由于区域内分散风险的机会有限,缺乏足够的流动性,缺乏足够的金融基础设施联系,以及各国之间的监管质量差距,特别是协调/维持最低标准和监管的需要。因此,为了进一步深化东盟的金融一体化,至关重要的是:(a)促进金融市场发展的政策应继续作为优先事项;(b)东盟应致力于加强国家一级方案的实施;(c)监测区域金融一体化应更加紧迫;(d)由于区域金融一体化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旨在实现发展目标的政策工具,因此需要加强宏观经济和政策协调。

我国绿色金融债券的现状及发展思考 下载:69 浏览:740

孙培信 《金融研究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我国在2020年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绿色金融体系的参与,需要绿色债券金融工具的资金支持。而在2022年,作为绿色债券重要组成部分的绿色金融债券,发行量再攀高峰达到了2963.57亿人民币的发行规模,发展潜力十足。在此背景下,本文总结了绿色金融债券的三类发行主体,梳理了有关绿色金融债券的政策文件,分析了2016年到2022年绿色金融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并从中提炼出遇到的问题与挑战,最后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实现我国绿色金融债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的政府管理研究 下载:71 浏览:781

韦家道 《金融研究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已经迈入了小康社会。国民以“量入为出”为标准的传统观念发生显著变化,消费方式持续多样化。消费者越来越意识到高消费和信用消费模式。当今时代,互联网影响社会方方面面,消费金融也迅速发展。同时,也始终存在资金渠道受限、财务风险高、信用风险高等问题。这些风险问题监管不力,必然影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稳定和发展,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本文为保障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健康稳定发展,从监管的角度对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和监管措施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以政府关于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监管为对象,通过基于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剖析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运用调研和层次分析法涉及有效的监管指标体系,开展效应分析,针对性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得出本文结论成果。本文借助通过对政府监管指标体系和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监管措施的研究提高政府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监管水平,进而推进互联网消费金融蓬勃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大尺度城市设计规划策略研究——以山东齐河东盟国际生态城城市设计为例 下载:57 浏览:474

贾海发1 邵磊1 李鹏飞2 《中国建筑》 2018年10期

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的社会形势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任务与更高的要求,尤其对大尺度城市设计带来了新的考验。传统的缺乏战略思考的城市设计已不能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部分学者已经认识到城市设计所关注的范围不能仅限于物质空间,而是应扩展到经济、社会、生态等更宏观的领域。该文以山东齐河东盟国际生态城城市设计为例,结合资源禀赋和现实条件,从空间、交通、产业、生态四个方面提出了规划引导策略。期望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探讨,为今后同类型的城市设计项目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借助群文阅读优化高中语文诗词课堂 下载:261 浏览:1601

​刘长春 《文学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标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这一理念深入人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基于“整合”、以“多文本”为特征、围绕某一议题选择一组诗词或文章的群文阅读,是目前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阅读形式,它与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理念上有很好的适配性。由于部分省市还未使用新课标教材,使用新教材的地方对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操作上还处在探索阶段,而群文阅读发展已接近十年,一些做法相对成熟,高中语文教师可借助群文阅读部分与新课标理念相匹配的做法来优化古诗词课堂,并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对古诗词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均有积极意义。要把群文阅读落实到位,给予学生足够的参与群文阅读的时间和机会,使其掌握好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