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信息断裂带对重大工程高管团队绩效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下载:52 浏览:360

乐云 杨洁 万静远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2期

摘要:
为揭示信息断裂带对重大工程高管团队绩效的作用机理,构建了以重大工程高管团队信息断裂带为自变量、团队绩效为因变量、行为整合为中介变量、交互记忆系统为调节变量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并通过654位高管问卷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信息断裂带对能够直接及通过行为整合间接地正向影响重大工程高管团队绩效,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能够被交互记忆系统调节。

建设工程合同事后补偿引起的负向参照点效应研究 下载:55 浏览:355

严玲 李卓阳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2期

摘要:
在契约参照点理论的基础上,考虑建设工程合同事后补偿对初始合同参照点效应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构建了合同参照点被中介的调节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初始合同中风险责任条款通过公平感知这一中介促进承包人的积极履约行为,而合同事后补偿会以公平感知为中介,负向调节风险责任条款与承包人履约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而诱发负向参照点效应,合同补偿出现激励失灵。建设工程合同设计应注意固化契约参照点,同时保证合同事后补偿的执行情况与预期一致,并在事前补偿与事后补偿间找寻一个平衡。为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合同事后履约效率提供理论参考。

基于中介论的动态界面设计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 下载:35 浏览:453

罗军 《设计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动态界面一方面通过交互操作实现"工具中介",另一方面通过"符号中介"传达意义,两者是双向互动的过程,称为"双向中介"。研究以维果茨基的"中介论"和"活动论"为理论基础,以iPad的5种代表性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工具中介"和"符号中介"的观点分析其交互特色和符号意义。理论通过推出一款APP的原型设计应用于教学实践,证实了理论的可靠性,而具有符号意义的视觉运动能够作为打动消费者情感需求的重要设计手段。

品牌认知与品牌信任:基于品牌感知因素的中介作用 下载:38 浏览:229

袁胜军 胡甲滨 韩一朋 《中国经济》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以三种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品牌(温州鞋业、青岛家电、中关村示范区)为研究对象,探索品牌认知、品牌感知因素、品牌信任之间的关系,将产业集群的品牌感知因素归结为品牌个性感知、品牌价值感知、品牌质量感知三个方面,并建立了各品牌感知因素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品牌感知因素在品牌认知与品牌信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此外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品牌模型中品牌感知因素中介效应强弱存在差异,如在品牌感知因素中品牌个性感知对于中关村示范区的中介效应大于其它两个因素。因此,研究不仅证明了感知的中介效应,还针对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品牌提出不同的加强品牌信任的建议。

员工情绪劳动对创造力的“双刃剑”效应——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 下载:45 浏览:195

李姜锦 刘春林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面临领导较为粗鲁的对待,员工针对领导的情绪劳动会如何影响员工创造力?信任构建视角给出了两种不同预测:一方面,情绪劳动会让外显情绪发挥理想的社交功能,让领导更多看到员工的"好的一面",这能帮助提升领导信任从而促进员工创造力;另一方面,情绪劳动可能被解读为不真诚,反而降低领导对其信任,不利于员工向领导获得对其创新工作的支持。该研究基于情绪劳动的不同类型(深层调节与表层扮演),运用认知失调理论对上述分歧进行了研究与化解。通过历时三阶段,针对813位员工的实证研究发现:深层调节有利于增进领导信任以提高自身创造力,表层扮演起相反效果。此文贡献表现在:将情绪劳动的研究对象从一贯局限于"对组织外的顾客"拓展到"对组织内的领导",并从情绪劳动的视角丰富了员工创造力的前因研究。

冷冻胚胎的法律性质分析——围绕南京冷冻胚胎案判决讨论 下载:66 浏览:396

王劲超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3期

摘要:
随着辅助生育科技的不断发展,有关胚胎归属的法律问题不断出现,在立法存在空缺的情况下,审判机关的裁判观念决定着审判的走向。江苏南京鼓楼医院的冷冻胚胎归属案使冷冻胚胎的归属问题再次引起了学界的注意,本文旨在分析该案法院的裁判观念和理由进而引出对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定位分析。并阐述胚胎的法律属性学说,分析国外对于胚胎性质的立法判例和我国关于胚胎法律性质的学说和立法状况。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前景 下载:12 浏览:175

黄昊 《中国经济》 2018年3期

摘要:
在电子商务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国际贸易取得良好成绩,贸易影响力逐渐提升、贸易话语权不断增强,中国正在逐渐改变着世界范围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成为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的引领者。电子商务作为"桥梁"将供给方和需求方联系起来,发挥着信息中介、产品中介、服务中介、交易中介和结算中介的角色,共同构成了国际贸易的贸易中介角色。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重大影响作用,需要从法律法规制定、人才培养、服务专业性提升等方面进行改进。

汉语中介语的依存句法标注规范及标注实践 下载:55 浏览:348

肖丹1,2 杨尔弘1,2 张明慧1,2 陆天荧1,2 杨麟儿1,2 《中文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汉语中介语是伴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产生的,随着汉语学习在全球的不断开展,汉语中介语的规模不断增长,由于这些语料在语言使用上有其独特性,使得中介语成为语言信息处理和智能语言辅助学习的独特资源。依存语法分析是语言信息处理的重要步骤,英语中介语的依存语法标注语料已经有很好的应用,目前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对句法的关注度较低,缺乏一个充分考虑汉语中介语特点的依存句法标注规范。该文着眼于汉语中介语的依存句法标注语料库的建构,探讨依存标注规范,在充分借鉴国际通用依存标注体系(Universal Dependencies)的基础上,制定了汉语中介语的依存标注规范,并进行了标注实践,形成了一个包括汉语教学语法点的中介语依存语料库。

关于校企合作中职业中介服务机构地位的思考——兼论《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中“企业”的内涵 下载:71 浏览:408

雷思鹏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12期

摘要: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方的积极参与是校企合作得以开展的重要条件。目前,国家确定了"校企双主体"理论作为校企合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重要作用。职业中介服务机构尽管在性质上是企业,但其实质仍然是中介组织,不应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只应在"中介"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中职生自我效能感对成就动机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 下载:66 浏览:409

王亚茹1 吴真1 刘邵杰2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5期

摘要:
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在中职生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之间的中介作用。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中职生发放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领悟社会支持问卷(PSSS)和成就动机问卷(AMS)进行施测。得出中职生的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感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在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家庭支持在自我效能感和避免失败动机之间起中介效应。结论为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和成就动机之间关系密切;自我效能感会通过家庭支持进一步促进中职生避免失败的动机。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下载:23 浏览:289

叶宝娟 马婷婷 《心理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为考察社会支持、社交焦虑、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抑郁之间的关系,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社交焦虑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对6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显示:(1)社交焦虑在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社交焦虑—抑郁这一中介过程中的后半路径起调节作用。

气郁体质对女性抑郁作用的纵向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下载:13 浏览:167

刘明矾1,2 徐娅婷2 彭丹丹2 武厚3 《心理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为了明确气郁体质对女性抑郁的作用机制,研究通过纵向设计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了气郁体质和抑郁之间冗思的中介作用和生活应激事件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问卷法对468名女大学生进行追踪,通过间隔一年两个时间点的纵向设计,对女性的气郁体质、抑郁、冗思及生活应激事件进行调查。结果:交叉滞后模型结果显示,气郁体质可以显著预测女性一年后的抑郁水平;冗思在气郁体质对一年后抑郁的影响中起纵向中介作用;生活应激事件调节了气郁体质对一年后抑郁作用的直接路径和后半路径。结论:气郁体质与抑郁之间的纵向中介调节模型成立,这提示气郁体质的女性可以通过减少冗思,优化应对生活应激事件的方式来改善抑郁。

二胎环境下小学高年级“脱独”儿童父母教养方式与同胞关系:心理理论的中介作用 下载:22 浏览:178

郑治国1 廖华2 施怡君1 张慧3 《心理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研究采用问卷集体施测,收集了788名小学高年级"脱独"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同胞关系以及心理理论的状况,探讨小学高年级"脱独"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对同胞关系的影响及心理理论作为中介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心理理论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过分干涉、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惩罚严厉、母亲过分干涉与同胞关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心理理论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偏爱与同胞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认为,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个体提高心理理论,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同胞关系。

新冠疫情下过度胜任教师会进行知识共享吗?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和知识共享意愿的链式中介作用 下载:10 浏览:172

赵慧军 刘西真 李岩 《心理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教育部要求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本文以人-环境匹配理论为基础,探讨疫情之下过度胜任教师的知识共享行为。采用126份一线教师问卷调查数据,应用bootstrap进行了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过度胜任感较高的教师会产生更多的知识共享行为;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和知识共享意愿在过度胜任感影响知识共享行为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且角色自我效能感和知识共享意愿还存在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成果深化了过度胜任感影响教师知识共享行为作用机制的认识,在重大社会事件下探索过度胜任带来的积极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学校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以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社会比较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下载:60 浏览:295

孙庆民 刘一帆 《心理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探讨社会比较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机制,采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和抑郁问卷,对98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比较和物质主义价值观都显著正向预测了大学生抑郁;2.物质主义价值观在社会比较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正念在社会比较通过物质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生抑郁产生影响的中介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正念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因此,在社会比较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过程中,物质主义价值观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正念起到了调节作用。

大学生自尊和宽恕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下载:56 浏览:277

周炎根1 刘贤敏1 赵李华2 张岩3 《心理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采用问卷法对5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自尊对大学生宽恕的影响,同时考察共情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特质愤怒的调节。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尊与宽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共情在大学生自尊和宽恕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3)特质愤怒在共情和宽恕之间具有调节效应,特质愤怒越高,共情对宽恕影响越小。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职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两类共情的中介作用 下载:42 浏览:381

张璟1,2 袁悦1,3 卫博峰1 熊红星1 《心理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中职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分别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检验特质共情与状态共情在这个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情感温暖、信任鼓励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中职生亲社会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专制、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对中职生亲社会行为起负向预测作用。(2)特质共情在情感温暖型、信任鼓励型父母教养方式与中职生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经试验操纵的状态共情的中介效应与特质共情的中介效应同样显著。结论: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影响中职生的共情进而影响其亲社会行为。

中小幼教师职业倦怠对心理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观幸福感与人生意义的中介作用 下载:21 浏览:270

张旭东1 庞诗萍2 《心理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为了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探讨主观幸福感和人生意义在职业倦怠对心理生活质量影响的中介作用机制,采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心理生活质量评价问卷""主观幸福感量表"和"人生意义感量表"对广东省581名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实施调查。结果表明:(1)中小幼教师职业倦怠、主观幸福感、人生意义和心理生活质量两两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中小幼教师职业倦怠能显著负向预测心理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生活质量、人生意义;人生意义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生活质量;(3)主观幸福感与人生意义在职业倦怠对中小幼教师心理生活质量影响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

沪深港通背景下的资本市场开放与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信息透明度的中介效应研究 下载:54 浏览:402

王建新 丁亚楠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资源配置效率;信息透明度在资本市场开放与资源配置之间起到了中介效应,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相比于融资约束较低的公司,融资约束高的公司信息透明度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资源配置效率更高。因此,推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有助于提高信息透明度,改善市场信息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土地流转行为、农业机械化服务与农户农业增收——基于CFPS2016数据的经验分析 下载:25 浏览:478

刘明辉1 卢飞2 刘灿1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土地流转分化了农村劳动力,使得农业机械化服务不仅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是小农户、兼职农户进行农业作业的技术首选。农业收入作为农户脱贫的最后屏障,农业增收是推进脱贫攻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执本之举。本文在理论部分剖析了土地流转行为、农业机械化服务与农户农业增收的作用机制,并提出本文假说,进一步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2016CFPS)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证实:第一,土地转入行为、农业机械化服务显著推动农户农业增收,且表现出鲜明的个体异质性和地区差异性。土地转入、农业机械化服务对高收入的影响系数大于低农业收入农户。东部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服务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系数最为显著,东北地区的土地转入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系数最大;第二,农业机械化服务是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增收的重要渠道。此外,社会网络关系、政府补助、集体分配土地、家庭定期存款、个体经营行为等也是影响农户农业收入的重要因素。鉴此,应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引导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