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领域国际竞争:态势、动因及参与策略 下载:19 浏览:180

吴奇龙1 龙坤2 朱启超3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包括"天星天网"和"天星地网"两种架构,相较于地面通信具有覆盖广、成本低、部署快等优势;较于传统高轨卫星通信则在整体布设、传输模式、覆盖特性、拓扑结构上独具特点,在全球通信和互联网接入,5G、物联网和航天产业带动,以及太空军事能力应用方面极具潜力;不仅是商业航天技术的"竞技场",更是主要大国太空和军事战略博弈的新"杠杆",引发了更多航天国家和企业在这一领域积极参与布局、力图抢占先机。当前,各航天国家在低轨卫星通信网络领域竞争激烈,呈现出"美国主导、其他航天国家加速跟进"的竞争态势,其更深层次的动因在于抢占频轨资源、争夺先发优势以及着眼国家安全考量。为应对和参与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可以从布局中低轨道频段资源、发展低成本的航天技术、优化商业航天发展模式、加强国际社会多方合作四方面入手,和平开发和利用低轨空间,争取提供一流的中国产品和服务。

供给侧改革的动因与规制研究:基于政府与市场的博弈关系 下载:73 浏览:412

王赫奕 王义保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供给侧改革作为当今的热点话题之一,对我国今后的紧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政府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者,推行供给侧改革具有深刻的动因。旧常态下全面政府的博弈组合模式不再能适应新常态的大环境,使得经济增速下降,此时的政府在博弈之中需要对市场做出适当的让步,恢复与"强市场"的并存的均衡路径,通过对两部门模型的分析,找到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所在。并且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者——政府对微观经济体的规制也需要革新。如此,在实现有限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良性互动的条件下,才能使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以有效实施。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动因、距离因素与区位选择 下载:79 浏览:471

邸玉娜 由林青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科学识别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动因和距离因素是实施针对性政策措施、规避投资风险及拓展投资空间的重要前提。文中通过拓展经典的引力模型,利用Heckman两阶段估计法,从是否投资、投资规模两个阶段分析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区位选择的经济动因与多维距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及资源禀赋是中国各阶段投资决策的多重动因;东道国与中国的地理距离和政治距离是影响中国是否对其进行投资的距离因素;地理距离和语言距离是影响投资规模的距离因素。未来中国对一带一路的投资区位选择应综合考量多重动因带来的投资收益与多维距离带来的投资风险,拓展投资范围,实现包容共享的发展目标。

晋华宫矿煤矸石山植物群落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 下载:86 浏览:477

李侠1,2 任豪1 贝水宽2 何广2 戎婷婷1 苏世鸣3 《中国土壤》 2018年6期

摘要:
为明确煤矸石山植物群落分布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因素,以山西省大同市晋华宫矿自然恢复煤矸石山(恢复年限约50~60年)为研究对象,对该煤矸石不同部位植物群落的空间变化及土壤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煤矸石山共分布有9科14属18种植物,优势种为万年蒿,亚优势种为白茅、狗尾草和猪毛菜;煤矸石山不同部位间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密度和盖度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植物总生产力、总盖度和总密度从煤矸石底部到顶部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植物群落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有机质是影响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生产力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含水量、速效磷和AM真菌是影响植物群落的重要因素。相关结果可为今后煤矸石山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参考。

逆向物流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 下载:41 浏览:237

刘娟 赵晴晴 《中国经济》 2020年6期

摘要:
本文对近几年有关逆向物流活动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分别从逆向物流研究的驱动因素、逆向物流的相关战略研究展开,主要对包括回收模式的选择战略和回收活动优化战略的逆向物流战略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对其相关代表性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文章最后探讨了逆向物流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实体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探析 下载:31 浏览:224

高会生1 王成敏2 《中国经济》 2020年6期

摘要:
目前,零售业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紧密程度日益提高,受电商零售发展的影响,传统零售企业面临着诸多竞争,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逐步走上了数字化道路。在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动态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充分协调企业内外部资源和智能来提升企业核心优势的弹性能力,将动态能力有效运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对推动企业数字化变革、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收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选取天虹商场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其在2009-2017年间逐步采用数字化的转型过程,以期能够找出影响零售企业实现数字化的影响因素和演化路径,为零售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流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时空动因、时空契合与创新路径 下载:15 浏览:196

冯高飞 《中国经济》 2019年5期

摘要:
文章立足于时空契合与商业模式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流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时空动因,并从价值创造、收入和要素支撑系统模式三方面出发,具体探讨了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时空契合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业模式的具体创新路径,以期促进我国流通企业与商业业态协同发展。

从江西护军使、讨袁都督到“止戈和尚”——二次革命中欧阳武的角色变换及背后动因 下载:67 浏览:469

尚小明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欧阳武在民初本是赣督李烈钧手下健将,但反袁态度并不激烈,加之其兄众议院议员欧阳成等在幕后积极活动,因此得以在袁世凯罢免李烈钧后出任江西护军使,并经黎元洪保荐兼代赣督。他一方面暗中表示拥护中央,另一方面公开谋求赣省自保,故他对北军以震慑"乱党"为由入赣,竭力阻止。二次革命在湖口爆发后,欧阳武在袁世凯方面笼络、施压下,一度表示要派兵进攻湖口,但很快他又接受讨袁派推举,出任赣督。随着北军逼近南昌,欧阳武的态度再次发生变化,他以"不忍使南昌为战场"为由弃城而去,并以"止戈和尚"名号入山为僧。为了脱罪,他将自己就任赣督及其后所为一概称之为"被胁",将讨袁派称之为"乱党",从而彻底倒向袁世凯一方,并通过多方活动,最终获得袁世凯特赦。他保住了性命,但丢掉了气节,结果两面皆不讨好。

美国社会转型期中产阶级女性就业动因与特征(1870—1920) 下载:68 浏览:314

洪君1.2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美国初步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并由此形成一股女性就业高潮。虽然"家庭天使"的文化形象仍然根深蒂固,越来越多年轻的中产阶级女性开始离开家庭,进入劳动力市场,从事专业工作和新兴的白领工作。尽管不可避免地遭遇着职场上的性别歧视,中产阶级女性用自身的行为缓慢而有力地改写着美国女性发展史。

动态内生视角下关键股东增持动因研究——基于创业板的统计数据 下载:66 浏览:446

赵淑芳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12期

摘要:
从动态内生性视角出发,通过2013年第三季度到2015年第二季度数据对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分析,考察了高管和实际控制人增持动因,并对二者的增持动因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增持不但是一种财务行为,有时是为稳定市场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公司财务绩效是高管增持的主要动因。从股权安排的视角研究降低代理成本的机制,给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路径,以期对股权安排、资本市场监管及中小股东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数字赋能与用户需求双重驱动的产业价值转移研究——以海尔集团为案例 下载:48 浏览:231

王文倩1 肖朔晨2 丁焰1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7期

摘要:
基于"用户需求"和"数字赋能"的视角审视传统企业向数字化企业转型的机理和模式。依据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特征,从价值共创与价值转移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划分为用户需求驱动的双赢模式、员工赋能和用户赋双重驱动模式和基于用户需求的全面化数字赋能模式的三个阶段。通过对海尔集团案例的归纳总结可知,传统产业价值转移演化进程中的驱动因素主要体现在移动互联化、数字化、融合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等方面。基于此,对于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具有较高的实践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数字赋能与用户需求双重驱动的产业价值转移研究——以海尔集团为案例 下载:47 浏览:235

王文倩1 肖朔晨2 丁焰1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7期

摘要:
基于"用户需求"和"数字赋能"的视角审视传统企业向数字化企业转型的机理和模式。依据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特征,从价值共创与价值转移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划分为用户需求驱动的双赢模式、员工赋能和用户赋双重驱动模式和基于用户需求的全面化数字赋能模式的三个阶段。通过对海尔集团案例的归纳总结可知,传统产业价值转移演化进程中的驱动因素主要体现在移动互联化、数字化、融合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等方面。基于此,对于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具有较高的实践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中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以QC公司为例 下载:28 浏览:320

李勤 《当代市场营销》 2020年11期

摘要:
文章旨在研究中小企业的战略决策和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强调价值链分析在战略执行中的重要性,同时提供实际解决方案。为达到这一目的,使用以下基本方法:分析与综合、描述性统计、对比法以及个案研究法,研究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价值链进行战略成本管理,提出战略成本管理的具体应用流程。

中美贸易之争的演变特征、动因及走势 下载:75 浏览:477

唐宜红1 张鹏杨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中美贸易之争由来已久,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历史上中美贸易争端演进的特征并剖析其原因,旨在预测中美"贸易战"的走势。本文研究发现:长期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演进呈周期波动特征,现阶段处于上升趋势,目前正在从单纯的贸易摩擦向涵盖贸易、投资甚至规则的全面摩擦演化,涉及的领域逐渐转向高端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而"去规则化"的单边主义已经成为美国对华贸易摩擦的重要形式。就以上特征而言,本文认为"美国利益优先"和"公平贸易"在不同时期的内涵差异成为中美贸易摩擦演变的直接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经济层面的"全球经贸格局调整"和政治方面的"大国博弈"则是中美贸易摩擦演变的根源。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中美贸易摩擦未来的走势进行了预测:(1)贸易摩擦不会停滞,但激烈程度会在较长的时间里有所下降;(2)"去规则化"的单边主义不可持续,将形成更有利于美国利益的双边或多边框架;(3)美国对华贸易争端将向高端制造业与金融领域不断蔓延。

惠州市经济增长驱动因素实证分析 下载:59 浏览:410

陈宏寿 宋天枭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8期

摘要:
为了量化分析惠州市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建立了以2007-2017年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因变量,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和旅游总收入等为自变量的检验模型,并利用SPSS19.0软件对惠州市近10年来的经济增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驱动经济增长的若干建议,以期为政府相关决策部门提供针对性建议。

我国出口国内增加值驱动因素的影响效应数据挖掘研究 下载:35 浏览:236

邢光远 冯宗宪 《当代管理》 2018年12期

摘要:
本文在相关研究以及欧盟第7框架计划项目支持编制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IOD)的基础上,完成不同国家1996到2011年出口国内增加值变化率Va和出口总额变化率Vs的测算。基于EMD数据分解我国Vs和Va的年增长率发现,Va的趋势RES就是Vs的IMF3分量,揭示出口增加值的增长速度由开始加快在2004年达到高峰后开始回落,呈现偏倒U型特征;Va的IMF1和IMF2分量与Vs的IMF1和IMF2分量变化态势完全一致。借助引力模型测算发现,Vs IMF1和GDP直接关联d I的相关系数为0.652,Vs IMF2和贸易成本变化率的相关系数为-0.447,给出Va的IMF1、IMF2分量的驱动因素分别是GDP和贸易成本。研究结论对于准确识别我国出口国内增加值驱动因素及其效应提供了支撑技术和决策依据。

中国高专利密集度制造业技术创新绿色转型绩效及驱动因素研究 下载:18 浏览:177

侯建 陈恒 《当代管理》 2018年11期

摘要:
针对目前对高专利密集度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绿色生态转型问题的忽视,运用改进的松弛测度方向距离函数(SBM-DDF)测算了中国13个高专利密集度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绿色转型绩效,并探讨了产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驱动作用。研究发现:样本期间我国高专利密集度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并没有达到相应匹配水平,且行业异质性特征明显。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烟草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的排名最高,是生产前沿面上绿色技术创新最佳实践行业;医药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排名最低,还没有发挥相应的低污染、低能耗效应;环境规制对高专利密集度制造业绿色技术绩效起到抑制效应,企业规模要素、资本深化、市场竞争和外资引进均显著促进了产业绿色技术绩效的提升,而技术引进配置结构对绿色技术绩效的驱动作用不明显。

江西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及自然环境驱动因子研究 下载:43 浏览:412

郭芸1 何小芊2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以江西省100个县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基础上,运用地理探测器对影响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的自然环境因子进行探测,主要结论如下:(1)江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正向空间相关性且空间集聚特征趋于明显,空间集聚类型以"高—高"和"低—低"为主,"高—高"集聚区分布于环鄱阳湖平原地区,"低—低"集聚区分布于赣南东部地区。(2)河流密度、平均海拔和山区比例对江西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的解释力不显著;5个驱动因子之间两两交互作用呈现非线性增强,以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与河流密度的交互作用最为典型。(3)江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河流密度呈线性正相关,县域平均海拔、山区比例与经济发展水平呈非线性负相关,山区比例显著地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基于混合改进GSO与GRNN并行集成学习模型 下载:82 浏览:402

简书强1 倪志伟2 李敬明3 朱旭辉2 倪丽萍2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针对萤火虫群优化算法(GSO)不稳定、收敛速度较慢与收敛精度较低等问题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网络结构导致预测误差的特性,提出基于混合改进萤火虫群算法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并行集成学习模型,应用于雾霾预测.首先构建融合多种搜索策略的混合改进萤火虫群优化算法(HIGSO),并使用标准测试函数验证算法性能.然后结合HIGSO与引入扰动因子的GRNN模型,建立并行集成学习模型,并通过UCI标准数据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北京、上海和广州地区的雾霾预测,进一步验证模型在雾霾预测中的性能.

并购动因、融资决策与主并方创新产出 下载:85 浏览:517

佟岩1 王茜1 曾韵2 华晨3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并购是企业获取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不同并购动因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将有助于企业发挥并购对创新的推动作用。本文将创新作为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以2012-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实证验证了并购动因与主并方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并购融资决策对并购动因与主并方创新产出关系的调节作用。其中融资决策包括股票和现金两种支付方式的选择,以及现金支付方式下三类融资方式的选择。本文发现:不同并购动因对主并方创新产出具有差异化影响,创新动因的并购对主并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但这种作用具有时滞性;当并购价款以现金支付时,创新动因对主并方创新产出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并且在现金支付下,当现金通过发行股票筹集时,对创新动因与主并方创新产出的关系具有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