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干预不良喂养方式对2~6岁厌食症儿童临床疗效的影响 下载:13 浏览:156

李战 倪菊秀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干预不良喂养方式对2~6岁厌食症儿童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我科门诊确诊为厌食症伴不良喂养方式患儿3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55例和非干预组145例。干预组给予不良喂养方式的纠正,非干预组口服山麦健脾口服液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身高和体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6.75%,高于非干预组的76.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组降幅大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身高、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身高、体质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干预组体质量增幅高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身高增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的喂养方式是引起小儿厌食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正确识别和纠正不良的喂养方式,尤其是纠正过度喂养,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一个重要措施。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喂养方式的观察 下载:263 浏览:2440

徐菲 谢小群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分析新生儿黄疸采取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护理组和观察护理组,各40例。对照护理组给予常规化护理,观察护理组开展综合性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血清胆红素监测值接近,P>0.05;护理后观察护理组血清胆红素监测值优于对照护理组,P<0.05。观察护理组黄疸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优于对照护理组,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清胆红素监测值,加速黄疸消失,减少并发症。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喂养方式的观察 下载:352 浏览:2338

徐银 姚海燕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喂养方式。方法:甄选2019-2至2020-3我院61例生理性黄疸患儿为A组,选择同期61例病理性黄疸患儿为B组:停止对患儿母乳喂养,改为人工喂养;实施蓝光照射,开展光照疗法等措施。结果:B组在消退时间、胎盘排出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低于A组,(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黄疸情况进行观察,并开展相对应护理措施,更改喂养方式,可快速消退机体黄疸情况,控制相关不良反应出现,确保新生儿机体健康发育。

个性化健康宣教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及喂养方式引导价值 下载:185 浏览:2618

计佳音 《国际护理学》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宣教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及喂养方式引导价值。方法:将我院80例初产妇,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个性化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爱丁堡抑郁量表评分、母乳喂养率、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喂养方式知识认知评分。结果:实验组爱丁堡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喂养方式知识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实施个性化健康宣教效果确切,可减轻产妇的抑郁程度,提高其对新生儿护理能力及喂养方式认知,提高母乳喂养率。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