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科杂志
中国儿科杂志
《中国儿科杂志》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儿科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儿科医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8-9885

《中国儿科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 全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检测在儿科发热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69 浏览:604
  • 张梅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4期
  • 摘要: 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检测在儿科发热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我院儿科急诊及儿科门诊就诊的3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儿血清CRP、血常规,探讨CRP联合WBC、中性粒细胞比检测在儿科发热患儿的敏感性。结果 300例患儿中,CRP异常者231例,阳性率为77.0%;白细胞计数异常者100例,阳性率为33.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异常者151例,阳性率为50.3%。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百分比+CRP异常者261例,阳性率为87.0%。
    结论 在早期发热患儿病因诊断中,联合检测CRP、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有助于鉴别发热患儿中细菌性感染与非细菌性感染,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

  • 儿科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安全管理与护理策略研究 下载:85 浏览:501
  • 蒿玲玲 吴江红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4期
  • 摘要: 该研究旨在探讨儿科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安全管理与护理策略。儿科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输血指征和输血风险,并进行相应的血型和交叉配血检测。在输血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输血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确保输血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对于溶血反应的处理要及时有效,及时停止输血并给予相应的抗过敏和抗休克治疗,严重病例应早期换血。在患者输血护理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提供必要的支持性护理和心理护理。该研究为儿科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安全管理与护理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重症肺炎临床治疗观察 下载:68 浏览:580
  • 陈雪辉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4期
  • 摘要: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重症肺炎临床治疗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入住我院儿科的重症肺炎患儿58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并将全部患儿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重症肺炎患儿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后,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重症肺炎患儿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后,体征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治疗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增加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缩短患儿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X向阴影消失的时间以及肝脏肿大消失的时间,促进患儿体征改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在小儿川崎病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58 浏览:770
  • 邱欢欢 许晓蕾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4期
  • 摘要: 观察小儿川崎病护理工作中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的具体措施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小儿川崎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将其分组,一组应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共35例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干预,共35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疾病症状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家长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中为小儿川崎病患者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改善患者家长的不良心理。

  •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8 浏览:771
  • 赵云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4期
  • 摘要: 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可行性。方法:我院儿科于2021年4月-2022年7月间收治的17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观察组患儿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根据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估结果等数据总结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差异。结果: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积极推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升护理质量,预防不良事件发生,解决了传统护理模式下儿童依从性差等问题,具有优势。

  • 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58 浏览:855
  • 陈敬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4期
  • 摘要: 分析对于儿科肺炎患儿运用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样本抽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8月,地点为我院儿科,疾病确诊结果均为小儿肺炎,样本数量7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病例数量均为37例,对照组患儿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对于2组患儿的康复进程、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以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患儿进行组间横向对比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喘息以及肺部啰音等消失所用时间均为观察组较短P<0.05;患儿病情康复效果总有效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7.30%、对照组86.49%,P<0.05;患儿治疗依从性优良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7.30%、对照组81.08%,P<0.05;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86.49%,P<0.05。结论:在儿科肺炎患儿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取得更为满意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患儿的病情康复,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并可显著提升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 分析人文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6 浏览:580
  • 孙宁红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4期
  • 摘要: 探讨人文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份在我院收治的100例儿科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结合两组患儿的HAMA评分、依从性、住院时间、护理效果、家长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家长SAS评分与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人文护理,可知观察组患儿的HAMA评分、依从性、住院时间、护理效果、家长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家长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文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可减轻患儿不适症状,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抗生素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36 浏览:868
  • 张娇1 刘婷2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4期
  • 摘要: 分析抗生素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该100例患儿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统计,并罗列出抗生素常用种类。结果:分析统计得知,在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口服头孢菌类的患儿共48例,占比48%,口服青霉素类的患儿共23例,占比23%,口服大环内酯类的患儿共15例,占比15%,口服林可酰胺类的患儿共8例,占比8%,口服其他类的患儿共6例,占比6%;分析统计得知,在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静脉输液2代头孢患儿共30例,占比30%,静脉输液3代头孢患儿共52例,占比52%,静脉输液大环内酯类患儿共18例,占比18%;分析统计得知,在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单联用药患儿共40例,占比40%,二联用药患儿共32例,占比32%,三联用药患儿共28例,占比28%;分析统计得知,在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咳嗽例数23例,所占比例23%,咳嗽患儿中,单用抗生素10例,所占比例43.46%,联用抗生素13例,所占比例56.52%;发热例数34例,所占比例34%,发热患儿中,单用抗生素14例,所占比例41.18%,联用抗生素13例,所占比例56.52%;咽喉肿痛例数15例,所占比例15%,咽喉肿痛患儿中,单用抗生素5例,所占比例33.33%,联用抗生素10例,所占比例66.67%;鼻塞流涕例数28例,所占比例28%,鼻塞流涕患儿中,单用抗生素12例,所占比例42.86%,联用抗生素16例,所占比例57.14%。结论: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一定抗生素治疗,有利于促进患儿恢复身体健康。

  • 观察儿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 下载:29 浏览:553
  • 呼格吉勒图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4期
  • 摘要: 本研究针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了科学性治疗,并进一步观察与分析临床疗效。方法:在2020年期间我院收治的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筛选出7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随机分配与本次研究目的指导下,将其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性治疗法与特殊性治疗法,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特殊治疗方案支撑下的实验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间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结论:结合患儿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症状,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实现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

  • 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29 浏览:587
  • 石凡贺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4期
  • 摘要: 探究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措施,以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收治的100例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为对象,参照组(50例)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50例)添加匹多莫德治疗,对2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了两组的感染控制时间以及再次感染时间后发现研究组更低一些,对比了两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等数据后发现研究组更低一些。对于再次感染次数、复发率,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时,可以将匹多莫德治疗法和常规治疗法结合在一起,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快速缓解患儿的炎症反应,并有效降低再次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 持续护理在儿科门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78 浏览:640
  • 魏程歌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3期
  • 摘要: 儿科是医院重点科室,主要诊疗对象为小儿,与成年人不同的是,小儿年龄小,生理发育不足,在患上各种病症后可能存在表述不清晰的情况,进而较大程度的影响诊疗,并形成了安全隐患。目的:在儿科门诊护理风险管理中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10月-2022年10月,研究期间选取84例中心医院儿童门诊患儿进行分析,使用计算机软件录入患儿的相关资料同时使用分组软件将患儿划分为两个小组,其中42名分到研究组,另外42名分到参照组。两组使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分别使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常规护理,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护理的过程中,统计两组所产生的相关数据,将护理风险、纠纷、缺陷发生率以及风险管理质量等项目作为本研究中的主要分析内容。对组间所产生的数据详细统计,完成两组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记录两组风险问题、纠纷及缺陷发生率并对比,研究组(2.38%)、(2.38%)、(0.0%)比参照组(7.14%)、(7.14%)、(4.76%)低,存在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质量统计后进行比较,遗研究组比参照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能够有效地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还能够促进风险管理质量的提高,可在今后加大推广和借鉴力度。

  • 延续性护理对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影响 下载:88 浏览:287
  • 陈淑儿 张慧英 李柳贞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3期
  • 摘要: 分析对于前列腺手术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对其术后尿失禁的实际影响。方法:回顾性的收集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行前列腺手术的患者,总样本数量80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病例数量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延续性护理,对2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的尿失禁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术后6周、12周的ICIQ-SF尿失禁评分均为观察组较低(P<0.05);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术后尿失禁的持续时间以及发生频次均为观察组较短或较低(P<0.05)。结论:对前列腺手术患者运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尿失禁。

  • 优质护理应用产房护理中对产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以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下载:29 浏览:508
  • 陈明兰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3期
  • 摘要: 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产房护理中对产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16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产房护理中对产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有效降低,可以有效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应用。

  • 探讨家长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在减少儿童百白破(DPT)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中的价值 下载:27 浏览:404
  • 陈安萍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3期
  • 摘要: 百白破疫苗(DPT)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合一疫苗,是国家向儿童提供的无偿免疫疫苗之一,可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及破伤风疾病;百白破疫苗可以有效阻断上述三种疾病的传染,降低对人体的危害,同时也可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促进成长,这种免疫接种形式是目前我国主要预防传染疾病的重要干预方式,一直被沿用推广【1】。但在实际接种过程中儿童在接种后易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对接种效果、家属及儿童依从性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接种率受到影响,不利于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有必要实施科学对症护理服务降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接种配合度,维护儿童健康成长。

  • 常规鼻饲喂养和重力喂养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下载:26 浏览:412
  • 陈思翘 梁颖璇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3期
  • 摘要: 分析对比新生儿护理中常规鼻饲喂养和重力喂养的具体应用。方法:采用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护理的79例新生儿,根据喂养方式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分别实行常规鼻饲喂养、重力喂养,对两组喂养指标、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喂养指标均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鼻饲喂养相较,新生儿护理中重力喂养效果更优,可改善临床喂养指标,减少并发症,应用价值高。

  • 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63 浏览:2015
  • 常朝霞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3期
  • 摘要: 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从我院随机抽取2022年1月份-2022年12月份收治的94例肺炎患儿,并将这些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细致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措施,每个小组中分别有47例患儿,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发热、气促、咳嗽、肺啰音症状消退时间分别为(1.67±0.24)、(2.67±0.63)、(4.02±0.77)、(5.64±1.04),常规组分别为(2.78±0.46)、(3.38±0.38)、(4.09±0.82)、(5.69±1.37),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较短,可以对比(P<0.05)。研究组患儿的总体护理满意度为95.74%,常规组患儿的总体护理满意度为82.98%,研究组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肺炎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让患儿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体验,建议临床实践中大范围推广和应用优质护理模式。

  • 新生儿高直接胆红素血症临床预后分析 下载:23 浏览:425
  • 曾志荣 唐上纯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3期
  • 摘要: 分析新生儿高直接胆红素血症的临床预后。方法:纳入本次研究患儿的数量为40例,时间范围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该4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选择同时期来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40例健康新生儿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分析两组新生儿的体格以及智能发育水平。结果:实验组患儿通过治疗后血清指标显佳,p<0.05,同时其智能发育水平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体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高直接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而言,其预后相对较大,其智能发育水平低于正常新生儿,应给予有效的干预。

  • 发展性照顾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护理效果 下载:42 浏览:415
  • 曹见红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3期
  • 摘要: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用发展性照顾护理的价值。方法:对2022年2月-2024年1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诊患儿(n=8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40人,前者采取发展性照顾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睡眠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住院时间和睡眠时间:试验组(11.36±2.49)d、(20.39±2.17)g/d,对照组(15.73±3.16)d、(13.64±1.73)h/d,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试验组发生率2.5%,对照组发生率17.5%,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低(P<0.05)。护理质量:试验组达到(98.52±0.94)分,但对照组却仅有(90.48±1.35)分,比较发现:试验组护理质量更好(P<0.05)。家属满意度:试验组达到97.5%,但对照组却仅有80.0%,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高(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用发展性照顾护理,患儿的睡眠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短,家属满意度更高,不良事件更少,护理质量改善更加明显。

  • 不同层级护理人员搭配管理在儿科住院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25 浏览:525
  • 陈楠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3期
  • 摘要: 分析在儿科住院部护理管理中执行不同层级护理人员搭配管理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儿科住院部2023年1月~12月期间在岗护士30名,均行不同层级护理人员搭配管理,对比层级管理前(2023年1~6月)与层级管理后(2023年7~12月)的护士岗位胜任能力、护理质量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分析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管理后护士基础知识(97.27±2.03)分、专业技能(97.26±2.14)分、急救技能(96.48±2.05)分、语言交流(97.57±2.03)分、病历书写(96.45±2.48)分均高于管理前(t=11.522,8.322,11.189,11.079,8.176;P<0.05);分析护理质量,管理后护理服务(90.63±8.85)分、护理安全(92.48±6.32)分、护理文书(92.72±5.69)分、基础护理(92.88±6.57)分、健康宣教(94.02±5.42)分均高于管理前(t=4.230,4.135,5.738,8.318,7.065;P<0.05);管理后患儿家长满意度96.67%较管理前76.67%有明显提升(x2=5.192,P<0.05)。结论:不同层级护理人员搭配管理可显著提升儿科住院部护理管理质量及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同时可改善患儿家长满意度。

  • 不同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下载:60 浏览:525
  • 王希珍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2期
  • 摘要: 探析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采取不同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以期为此类患儿寻求更为科学安全的干预模式。方法:纳入2023年1月~12月间由本院收治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100例为分析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原则将收治患儿进行分组,分别命名为A组、B组,均采取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方案治疗,红霉素对应剂量分别为3~5mg/kg、10~15mg/kg,各组有患儿50例。从两种红霉素剂量联合多潘立酮治疗下患儿临床病情改善、临床指标变化以及安全性事件差异进行评价。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病情控制方面,A组患儿疗效评价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一氧化氮(NO)、促胃液素(GAS)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后两组患儿指标有所提升,A组患儿指标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A组患儿药物方案引发不良反应事件例数显著低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方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病情有良好干预效果,相对于大剂量,小剂量红霉素在病情控制、安全性方面优势更为明显。

[1/26]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儿科杂志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0
访问量 140632
下载量 49623
总被引次数 492
影响因子 0.99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