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记忆的战争与战争的记忆——有关20世纪中期中国的回忆与书写 下载:41 浏览:231

唐小兵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20世纪中期中国的革命与战争对于当时和其后中国的历史走向与社会发展影响至深且远,而对于精英与庶民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于这一页历史的回忆与书写引爆了在历史记忆场域的"诸神之争"。如何记忆、阐释和重构1945—1949年这段历史及其经验,成为当代中国人身份认同与心智生命形成分歧的关键点,而回溯真相与寻求共识,应该成为史学界直面这一议题、为公共文化与历史记忆做出贡献的题中应有之义。

沈阳市群众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下载:67 浏览:488

回忆 姜子维 王昊 王含 《中国体育科学》 2020年7期

摘要:
网球具有突出的健身性、时尚性、观赏性、休闲性及娱乐性的特征,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是一项老少皆宜、适合于不同职业、岗位及素质基础的人群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网球俱乐部在沈阳市开展的现状,探寻沈阳地区网球俱乐部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网球运动能在沈阳市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更好的发展。

曹禺综合研究述评 下载:44 浏览:403

刘川鄂 汪亚琴 《中国文学》 2020年11期

摘要:
本文的"综合研究"指曹禺及其戏剧综论、文学史中的曹禺研究、与曹禺相关的回忆录等,基本不涉及曹禺单部作品的专题研究。曹禺综合研究呈现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新中国成立前褒贬兼有、毁誉不一,新中国成立后到新时期综论性文章停滞、文学史研究定型,新时期至今海内外、多视角全面推进。研究者们都充分肯定曹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但对《原野》《日出》《北京人》等单个作品的评价存在较大反差。综合研究的"不综合现象"、批评思维固化等,也是需要整体反思的问题。

八十年代作家回忆录的分类——以《新文学史料》为中心 下载:65 浏览:378

徐洪军 《中国文学》 2018年8期

摘要:
作家回忆录的写作在八十年代是一个十分突出的文学现象,很多老作家发表、出版了一大批文学回忆录。但是,无论是从八十年代的文学现场还是从三十年来的文学史研究来看,作家回忆录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在推进"当代文学历史化"、"重返八十年代"的学术思潮中,这一现象实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新文学史料》为中心,兼及其他作家回忆录著作,对八十年代的作家回忆录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以期为后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扎实的学术基础。

也谈“鲁迅为何没多写小说” 下载:40 浏览:314

刘彬 《文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郜元宝最近重新提出并解释了"鲁迅为何没多写小说"这个老问题,他认为鲁迅后期弃写小说乃是基于现实考虑的不为而非不能,进而由此反思了小说"一超独霸"的现象。与郜文在鲁迅的小说之外找寻鲁迅不再写小说的原因不同,本文围绕鲁迅小说的特征与限度来重新考察其不再或不能多写的原因,认为由于鲁迅难以展布广阔翔实的背景、难以突破讽刺艺术的限度并解决相应的结构难题,也由于常用来经营短篇小说的文章笔法同样有其限度,鲁迅不能顺利地写出长篇小说。又由于回忆取材的局限、不善写都市题材的短处以及对宁少毋滥原则的坚守,也由于新的历史形势和文学潮流的规约,以及对杂文写作的日益自信和依赖,鲁迅后期弃写小说在所难免。应该说,鲁迅不多写或不再写既是因为不为也是因为不能,在这不能与不为之间,显示着他的文学理念、小说的特质以及写作限度等重要问题。

熟悉性对被试操作效应的作用:来自无线索回忆再认的证据 下载:38 浏览:352

刘贵雄 贾永萍 买合甫来提·坎吉 王新洋 刘欣欣 《心理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在动作事件的再认记忆中,被试操作后的记忆成绩优于单纯的词语记忆(SPT效应)。人们认为操作促进了回想加工,而熟悉性是否对SPT效应起作用仍然存在分歧。研究采用无线索回忆再认范式,考察了信息提取失败时熟悉性对SPT效应的作用。结果显示:(1)SPT和VT两种编码都引发了稳定的无线索回忆再认效应(RWCR效应)。(2)与VT编码相比,SPT编码引发更强的熟悉性加工,表现出无线索回忆再认的记忆优势。上述结果表明,即使无法正确提取细节信息,在SPT编码中被试凭借熟悉性辨认的能力仍然高于VT编码。该结果从信息提取失败的视角为熟悉性对SPT效应的作用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

论中国当代乡村电影的诗意空间呈现——以霍建起电影作品为例 下载:45 浏览:385

余月秋 《当代艺术》 2018年9期

摘要:
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和《暖》是中国诗意乡村电影的代表作,影片通过借鉴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以含蓄内敛的镜头语言营造出诗意空间。这种诗意空间不仅呈现出物质空间层面的诗意自然美,还传达出社会空间层面的和谐人情美。具体地讲,诗意空间呈现为开放空间的远境、封闭空间的幽境、回忆空间的虚境这三个维度。影片展现出浓厚的东方美学意蕴,无疑提升了中国电影的意境之美。

沟通生活,唤醒回忆——对初中数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思考 下载:54 浏览:484

王刚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初中数学知识体系非常庞大,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的学习效率很可能会因为知识的抽象与烦琐而降低,为此本文提出数学教学要注重沟通学生的生活,并以此来唤醒学生的回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建构认识、发展能力.

寻求“教”与“学”的最佳契合——以《回忆我的母亲》教学为例 下载:89 浏览:490

周洁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十分重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创新教学方法,寻求"教"与"学"的最佳契合成为教师努力的方向。以《回忆我的母亲》教学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如何促进"教"与"学"的最佳契合。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