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小梁切除术联合抗代谢药物应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效果评价 下载:54 浏览:359

李文娟1 单武强1 张小强2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72例(172只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86)及研究组(n=86),对照组实施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中加用丝裂霉素与干扰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眼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3、6、12个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功能性滤过泡形成、视力提高、新生血管全部回退例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4%,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3%(P<0.05)。结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实施小梁切除术及丝裂霉素、干扰素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眼压,提高患者视力,促进患者新生血管消退,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及应用。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眼球按摩护理方式对患者的影响 下载:77 浏览:376

饶晓英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眼球按摩护理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9月-2019年1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n=50)在一般护理前提下,给予术后眼球按摩护理。比较两组眼压水平、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眼压值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采取眼球按摩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可以促使眼压迅速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合康复护理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112 浏览:1182

薛瑶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接受小梁切除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中辅以综合康复护理,对其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纳选对象为2021.01至2023.11在院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100例青光眼患者,按数字奇偶法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提供常规护理和综合康复护理,比对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术后3个月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康复护理作为辅助性的治疗方式,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及改善眼压水平,建议推广。

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下载:35 浏览:366

王继康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行引流器(Ahmed)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30例(39眼)作为观察组,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行小梁切除术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30例(40眼)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眼压及视力情况,并统计随访期间眼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眼压均较低,术后1个月两组眼压均较术后1周升高(P<0.05);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观察组眼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视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眼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较小梁切除术,联合引流器植入对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眼压的控制效果更佳,对视力的改善也更显著,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小切口手法非超乳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疾病的效果 下载:110 浏览:1123

刘长青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伴有白内障患者给予小切口手法非超乳三联术完成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1年1月~2022年2月阶段的150例青光眼伴有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均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完成治疗,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压水平、视力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手术前,光感-0.01患者70例、0.02~0.1患者60例、0.1~0.5患者20例以及>0.5比例0例;手术后,光感-0.01患者0例、0.02~0.1患者20例、0.1~0.5患者60例以及>0.5比例70例;手术后青光眼伴有白内障患者视力水平均优于手术前(P<0.05);手术前,青光眼伴有白内障患者眼压水平为(31.25±5.25)mmHg,手术后1周为(12.25±4.12)mmHg;手术后1个月为(11.79±2.25)mmHg;手术后6个月为(11.13±3.25)mmHg;手术后1周眼压水平、手术后1个月眼压水平以及手术后6个月眼压水平同手术前比较,均呈现出显著降低(P<0.05);完成手术后,表现出角膜水肿患者5例,程度均为轻度,在3~7d后,达到透明程度;表现出前房出血患者3例,主要在虹膜周切时出现,在2~3d后,全部吸收;表现出浅前房患者1例,对患者实施3d加压包扎后,均全部恢复。表现出前房以及人工晶体表面纤维素性渗出患者2例,选择皮质类固醇实施治疗后,全部消退。未表现出角膜失代偿的情况,脉络膜下爆发性出血以及囊样黄斑水肿等系列并发症。结论:临床对青光眼伴有白内障患者在治疗期间,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的有效应用,呈现出安全有效的特点,术后不会表现出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可将患者的眼压变化以及视力水平显著改善,可对青光眼伴有白内障患者的良好预后给予促进。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150 浏览:1528

巩绪刚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探讨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联合应用超声乳化与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接收72例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给予回顾性分析,按患者所用手术治疗方式设为常规组(n=36)、研究组(n=36),常规组给予小梁切除术,研究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眼压、散光、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前对比,两组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眼压、散光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高于术前,眼压、散光低于术前并且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高于常规组,眼压、散光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前房渗血、眼核肿大、角膜水肿、后囊破裂、瞳孔异常等并发症总发生率13.89%低于常规组33.33%(P<0.05)。结论: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联合应用超声乳化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具有确切疗效,能够改善视力,加深中央前房深度,减低眼压,减轻散光,降低并发症。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下载:292 浏览:2937

侯密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分析小梁切除术与周边虹膜切除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与43例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小梁切除术与周边虹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相较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8.37%虽略高,但两组比较其间并不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术后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眼压,观察组患者眼压明显要低,术后视力水平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视力水平更高,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5%较对照组的18.60%明显要低,两组在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方面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可首选周边虹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相比小梁切除术,周边虹膜切除术更有利于患者正常眼压及视力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相对较高。

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实施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下载:277 浏览:2788

蔡金玲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产生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探讨治疗继发性青光眼的一些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产生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原因与临床表现,探讨应对及治疗措施。结果经过药物和手术治疗,50例患者的视力较治疗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眼压也基本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结论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多样且复杂,治疗难度较大,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损伤类型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下载:287 浏览:2894

李明君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记录患者视力、眼压信息,用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眼压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数据明显较优(P<0.05)。结论: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时,应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方案,能够控制眼压,恢复患者视力,疗效较为理想。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293 浏览:2940

陈燕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采取不同手术方案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中病例采集均为本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病例数:64);将纳入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均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予以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小梁切除术干预,后者采取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干预;比较采取不同干预方案下,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眼压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该组患者视力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采取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效果明确,值得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